山西煤化所與陜西寶氮集團合作項目試車成功
科學導報訊 記者耿倩 2月29日,記者從山西煤化所獲悉,陜西寶氮集團搬遷技改一期10萬噸/年甲醇制汽油項目正式投料,一次試車成功并實現滿負荷運行,生產出輕汽油、重芳烴、LPG。該項目采用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賽鼎工程公司和云南煤化工集團共同開發的固定床絕熱反應器一步法甲醇轉化制汽油工藝,所使用催化劑由山西煤化所獨立研發和生產。
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國科學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連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掛牌成立。1961年,煤炭研究室擴建為中國科學院煤炭化學研究所并遷址太原,1978年9月改名為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并沿用至今。建所以來,山西煤化所以滿足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以及國防安全的戰略性重大科技需求為使命,以協調解決煤炭利用效率與生態環境問題和重點突破制約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材料瓶頸為目標,圍繞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新型炭材料制備與應用開展定向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系統集成創新。
一步法甲醇轉化制汽油技術由煤化所與化二院共同開發并在能源化工中試基地完成中試。中試規模為日處理甲醇500kg。汽油選擇性為37wt%~38wt%,LPG選擇性為3wt%~4wt%,催化劑單程壽命22天,每噸(汽油+LPG)消耗甲醇2.48噸。產品汽油具有低烯烴含量(5%~15%)、低苯含量(lt;0.5%)、無硫等特點,汽油辛烷值為93~99(RON)。ZSM-5分子篩催化劑由煤化所獨立開發,工藝過程由煤化所和化二院合作開發,催化劑和工藝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一步法甲醇轉化制汽油技術與國外MTG技術的區別是:一步法技術省略了甲醇轉化制二甲醚的步驟,甲醇在ZSM-5分子篩催化劑的作用下一步轉化為汽油和少量LPG產品,其顯著優點是工藝流程短,汽油選擇性高,催化劑穩定性和單程壽命等指標均優于已有技術。甲醇轉化生產的汽油經簡單加工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作為優質汽油組分進行高清潔汽油(國III標準)的調和。此外,以煤炭/天然氣為原料經甲醇生產汽油的技術還可以實現對汽油生產原料的置換,達到優化石油化工資源配置的目的。
另據了解,該項目是2015年陜西省政府考核的重點工程項目,產品無鉛、無硫、低苯,辛烷值高、品質好;生產過程節能環保,廢水循環利用,屬環境友好型項目。該項目建成投產,對促進甲醇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改善生態環境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