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關于推進作風建設的講話中,提到“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重要論述,稱為“三嚴三實”講話。習總書記提出的“三嚴三實”,是對作風建設的進一步升華,“三嚴三實”體現著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的基本原則和本質要求,是新時期下共產黨人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行為準則,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價值。
一、“三嚴三實”的理論依據是黨的“三大作風”
“三大作風”是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所作的《論聯合政府》中總結概括出來的,是在延安整風中全面形成的,“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黨作風建設的三大法寶。“三嚴三實”的“嚴”,體現了三大作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實”正是“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的總結和升華。“三嚴三實”與共產黨人三大優良作風其實是一脈相承的,是“三大作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繼承、創新和發展。
延安整風運動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1941年5月,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作了《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標志著整風運動開始,1945年4月20日六屆七中全會通過《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止。針對當時存在嚴重的“左”傾錯誤思想、黨內教條主義和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傾向,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毛澤東同志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用一場題為《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拉開了整風運動的序幕。他指出,我們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而是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念和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要從客觀實際出發,而不是憑主觀臆斷,要把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走中國化的革命道路。他對“實事求是”作了著名的論述:“‘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隨后,毛澤東又相繼作了《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的報告,號召全黨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1945年4月,中共六屆七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大革命失敗后黨內重大歷史問題作出了系統總結。通過整風運動,提高了黨員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全黨達到空前的團結和統一,為奪取抗日戰爭和民主革命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
第一,“三嚴三實”是“理論聯系實際”作風的具體體現。
通過延安整風,中國共產黨不僅初步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破除了將蘇共經驗和共產國際指示神圣化的教條主義,而且還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從而極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直到今天,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作風依然是我們黨最重要的優良作風之一,中國共產黨人一直把實事求是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并把調查研究作為理論聯系實際的最根本途徑,“三嚴三實”中就滲透著這種優良作風,并把矛頭直接對準了那些閉門造車、脫離實際、華而不實的領導干部,是對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又一次再學習、再宣傳、再教育。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不少領導干部都是直接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的“三門干部”,很少能有機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進行調研,導致拍腦袋決策、想當然辦事等問題屢有發生。而一些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也有不少人是長年躲在象牙塔內、辦公室里,寫出的文章、做出的課題不少脫離實際,導致讓基層黨員、群眾一聽就頭疼、就想睡覺的大話、空話、套話盛行,不僅很難對國家、社會進步起到推動作用,而且無形中消解了我們黨的威信。這些問題多年積累下來,導致理論和實際相脫節的問題比較嚴重。“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讓我們的領導干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讓我們的決策、研究更加契合實際,讓我們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進程中更好地造福人民。“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至今仍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值得廣大領導干部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對照自身深刻反思。
第二,“三嚴三實”是“密切聯系群眾”作風的實踐基礎。
作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三個方面之一,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黨90多年來不斷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尤其是在延安整風中全面形成的“三大作風”中的密切聯系群眾,被認為是對群眾路線的最精彩概括。從2013年6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更是讓密切聯系群眾這一優良作風全面回歸。因此,在廣大領導干部自覺踐行“三嚴三實”的今天,能不能真正做到密切聯系群眾,能不能把密切聯系群眾這一優良作風更進一步地發揚光大,不僅是自覺踐行“三嚴三實”的必由之路,更事關“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成敗。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在敵我力量懸殊的長期艱難環境里,經過無數次犧牲、付出不少代價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我們黨之所以取得社會主義革命、改革、建設的勝利,與人民群眾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但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全球化、市場化、網絡化等大潮沖擊下,一些領導干部漸漸脫離群眾,漠視、侵害群眾權益,由此引發了不少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造成干群關系緊張。對這些問題,毛澤東同志談起當年在革命根據地做調研工作的體會時說的一段話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和深思:“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欲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這些話一針見血,至今仍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值得廣大領導干部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對照自身深刻反思。
第三,“三嚴三實”是“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的現實要求。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黨根據長期革命斗爭的經驗總結出來的解決黨內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是我們黨解決思想作風問題的傳家寶,是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手段。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明確提出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中央明確提出要以整治“四風”問題為切入點,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說到底還是要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利器”之“利”,“利”在時時砥礪,“利”在不斷交鋒,在砥礪中清除思想上的污垢和灰塵,在交鋒中銼除行為上的懈怠和散漫。應當肯定,現在黨內生活總體上是正常的、健康的,但也存在黨內生活庸俗化、同志關系功利化等問題。有些人把相互批評變成了相互吹捧,信奉“多講好,少說壞,互相之間不見怪”,結果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把自我批評變成了自我表揚,講成績夸夸其談,講問題避重就輕,工作上報喜不報憂,甚至是以喜掩憂。非要開展批評時,對別人也是少栽刺,多栽花,明知不對,也是少說為佳;對自己則是得過且過,認為自我批評是“自找麻煩”。有人則是在重大是非面前不開口、遇到矛盾問題繞道走等等。如果長期發展下去,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利器”就會有被丟掉的危險,“利器”變成“鈍器”,刀槍入庫、銹跡斑斑,不良傾向就會在黨內滋長蔓延。“三嚴三實”的“嚴”,不僅要求黨員干部在行為上要管好自己,而且在思想上要時刻警醒自己,隨時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檢討工作、檢討思想、檢討作風,實行“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而使領導干部以身作則地為全黨、全社會樹立起標桿和導向,切實增強我們黨的執行力。
二、“三嚴三實”的實踐價值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44年9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央警備團追悼張思德同志的演講中指出,我們共產黨“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這是毛澤東同志在公開場合第一次提出“為人民服務”。1944年10月4日,毛澤東同志在看望解放日報社和新華社工作人員時指出,無論自己從事什么工作,要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都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他第一次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是對“為人民服務”思想的完善。隨后,他在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強調:“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和最廣大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也是在黨的七大上,“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服務的精神”這句話被寫入了黨章。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宗旨,是黨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區別其他政黨的最根本標志,也是每位共產黨員應盡的義務和根本的人生價值觀。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既是堅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的客觀需要,也是黨性原則的突出體現。所謂“宗旨”,就是必須堅決、堅定、堅持,不能改變的東西;所謂“宗旨”就是本質、本色;“宗旨”要是變了,就叫做變質、變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只要共產黨存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不能改變。每位共產黨員都必須通過勤奮學習和實踐鍛煉,牢固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
“三嚴三實”,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時期作風建設的新標準。在“三嚴”中,嚴以修身指的是“要加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嚴以用權指的是“要堅持用權為民,按規則、按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不以權謀私”;嚴以律己指的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于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在“三實”中,謀事要實指的是“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使點子、政策、方案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好高騖遠、不脫離實際”;創業要實指的是“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做人要實指的是“要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襟懷坦白,公道正派”。
“三嚴”和“三實”是密切相聯的,是相互促進的。“三嚴”是內在要求,是主觀世界的改造,“三實”是實踐基礎,是行動指南。“三嚴三實”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經得起各種各樣的沖擊和誘惑,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對于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至關重要。我們任何時候都必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踐行“三嚴三實”,認真履行為人民服務的職責和使命,修為人民服務之心、用為人民服務之權、做為人民服務之事,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的體現,也是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的基礎。只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造就“三嚴三實”的干部隊伍,我們就能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