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朔州市委、市政府“兩大任務”的戰略部署,在平魯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2015年以來,榆嶺鄉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謀求新發展,全面實施“1234”戰略,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這條主線,緊扣基層組織和信訪維穩這兩大主題,大力實施“支重好鄉、農業立鄉、民生富鄉”三大發展步伐,大力建設項目工程、基礎工程、平安工程、亮點工程,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
在政治理論學習上不松手。一年來,鄉黨委將理論學習作為強化干部政治定力、提升素質的總抓手,采取專家講學、集中輔導學、抽時間自學等方式,認真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學習貫徹省、市、區主要領導講話精神,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召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促進干部作風進一步轉變,精氣神進一步提升。
在落實“兩個主體”責任上下功夫。黨的十八大以來,鄉黨委始終將紀律挺在前面,鐵腕治吏、有案必查、有錯必究,先后配合區紀委、區檢察院清查了14個村的村務、財務賬目,并視情節予以處罰,判處徒刑的3人、給予黨政紀處分的24人,其中開除黨籍9人、留黨察看2人、黨內嚴重警告6人、黨內警告5人、責令辭職2人。全鄉涉紀信訪案件“大起底”工作開展以來,榆嶺鄉黨委、紀委全力配合區紀委開展工作,對群眾反響強烈、線索具體的案件進行了重點查處。2015年6月以來,以整治群眾舉報鄉村干部腐敗和農村“三資”管理工作為切入點,抽調專業人員,成立農村“三資”管理整頓領導組,全鄉清退種糧直補款17451元,涉及14人;清退退耕還林款3980元,涉及4人;清退虛報冒領款194317元,涉及25人。同時,鄉紀委對所有清退人員進行了批評教育。為規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六權治本”制度,2014年鄉政府成立農村財務核算中心,實現了村財鄉管制度,將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里。
在嚴守紀律規范制度上做文章。一是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每季召開一次干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會議,統一學政策,學法律,參觀警示教育基地,觀看警示教育片,推行鄉黨委成員上黨課制度,提高了廣大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二是作風建設常態化,繼續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狠抓作風建設,在對征求的91條“四風”方面的意見建議全部整改的基礎上,加大對修訂完善的28項制度的執行力度。嚴格按照“八項規定”的要求,一把手不直接管人事、財務、項目建設,嚴格執行了來客零接待制度和節假日公車封存制度。三是全面推行公開公示制度,不斷深化農村黨務政務村務公開工作,進一步規范了鄉、村公開欄,對涉及民生事項的種糧直補、退耕還林、搬遷補償、青苗款等全部公開公示。村村成立了村民理財小組,涉及村內所有開支,必須經村民理財小組簽字后方可支付,違反規定一律拒絕支付。
在推進支重服務搬遷上求突破。支重工作始終是全鄉工作的重頭戲,全市八大園區之一的東露天循環經濟園區就位于榆嶺鄉,一期工程規劃搬遷全鄉6村。近年來,鄉黨委、政府舉全力開展支重服務工作,整體搬遷了磚井、喬前、喬后3村,啟動了南洼、薛家港兩村整體搬遷工作,開展了榆嶺村整體搬遷清丈工作。完成了引黃工程、榮烏高速公路涉及榆嶺鄉境內的各項施工任務。配合完成省級重點工程蒙西110萬千伏、平朔公司等多家輸變電工程征地、施工任務。配合中煤平朔公司整合了境內10家煤炭企業,蘭花集團整合了兩家煤炭企業。“十二五”成為榆嶺鄉支重任務最繁重、業績最輝煌的鼎盛時期。
在開展服務三農增收上抓提高。傳統的種植業、養殖業仍是全鄉的支柱產業,依托種植業、養殖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種植業方面以鄉農科站為龍頭,由鄉政府每年貼付資金10萬元左右,將農民所需600多噸化肥,10萬多斤優種、地膜、農藥等農資統一調運,確保村民及時下種。在養殖方面,興建了投資100多萬元的萬海養殖專業合作社,優種羊發展到600多只,種地300多畝,使萬海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為全市的龍頭企業。投資80多萬元的陶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優種羊發展到800多只。投資30多萬元的興唐源養殖專業合作社,優種羊發展到300多只,驢發展到30頭。通過典型示范,促進了全鄉養殖業的快速發展。
在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上促保障。為使嚴修身、嚴用權、嚴律己漸成常態,在領導班子建設方面嚴把兩關。一是嚴把選人用人關,第十屆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時,選人中嚴格落實新規矩,即實行“六查、六全程”,查檔案、查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民意、查業績、查線索、查案件;全程民主、全程考察、全程署名、全程留跡、全程監督、全程追責。對原任5名村支部書記、3民村委會主任屬“十種人”范圍,全部取消當選資格。2名鄉干部在村支部換屆選舉時指導不到位,把關不嚴,分別受到黨內警告處分。匡正了選人用人風氣,任性權力有了制度約束。二是嚴把干部約談關,年初鄉黨委與24個村黨支部簽定了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書,明確具體任務要求,層層承接壓力責任。對各村發生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鄉黨政主要領導第一時間親自過問、親自協調、親自督辦。先后數次與班子成員和支部書記約談,與6名村支部書記進行個別談話,堅持抓早、抓小、抓了。
在信訪維穩矛盾化解上見實效。從2013年至今受理各種信訪案116件,其中2013年是15件,區信訪局轉辦11件,自辦4件;2014年是59件,省信訪局轉辦2件,市信訪局轉辦3件,區信訪局轉辦34件,網上投訴13件,各級政府轉辦5件,自辦2件;2015年是42件,區信訪局轉辦38件,網上投訴2件,各級政府轉辦2件。116件信訪案中已解決落實111件,正在解決的5件。
2016年,榆嶺鄉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進一步加大支重服務力度。實行鄉、村兩級干部包戶責任制,做好薛家港村剩余15多戶的整體搬遷動員工作,確保年內全村進行整體清場。盡快啟動南洼村整體搬遷清場工作,加大榆嶺村整體搬遷清丈工作力度,做好磚井、喬前、喬后三村搬遷善后工作,確保重點工程建設如期推進。
進一步加大關注民生力度。搞好農村養老保險、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收繳工作,確保黨的惠民政策惠及民生。搞好清潔衛生工程,整治環境污染,完善好朝陽灣、上梨園兩個新農村建設工程,對東露天循環經濟園區造成周邊村斷水、斷路問題及時解決,做到支重與民生兩促進、兩不誤。
進一步加大矛盾化解力度。針對全鄉土地糾紛、村礦矛盾多的現狀,不斷加大信訪矛盾排查化解力度,實現受理登記“零障礙”,服務群眾“零距離”,調查處理“零拖延”,責任追究“零容忍”,具體運作“零差錯”。
進一步加大反腐倡廉力度。以抓鐵有痕、踏實留印的作風,始終將紀律挺在前面,促進干部作風轉變。不斷加大對鄉、村兩級干部的考核力度,上班實行簽到制度,平時工作要有工作日志,到村調研要有民情日記,充分發揮每個干部的工作正能量。
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發揮本地優勢,積極引進外資,發展一批短、平、快的適用型項目。重點完成投資5000萬元的朝陽灣村污水處理廠,確保早日開工、早日投產、早日見效。
進一步加大基層組織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強化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全鄉24個行政村,除6個整體搬遷村外,其余18個行政村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基本達到“四化六統一”,即環境潔化、硬化、綠化、美化,場所統一墻體外觀顏色、統一升國旗、統一設置公開欄、統一上墻內容、統一文件臺賬、統一工作制度規范。同時要加大對后備干部的培養力度,將致富本領強、工作能力強,能為群眾辦事和愿為群眾干事的優秀青年吸收到黨員干部隊伍中來,解決村干部“后繼無人”的問題。對村級后備干部實行動態管理,定期考核、擇優劣汰,使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始終保持生氣和活力。
進一步加大農村綜合治理力度。只有賦予鄉村黨組織一定的調動和約束手段,管理制約那些素質差的群眾,解決干部難當、工作難搞問題,才能使基層組織真正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