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法治精神是指將法治的基本要義如法律至上、依法辦事、制約權力、保障權利、公平正義等作為崇高價值追求的內在自覺,而法治能力則是指將法治精神外化為行動、實現法治目標的能力。在高校研究生黨建領域開展法治精神與能力建設,是指高校研究生黨建部門對高校研究生黨員系統地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培育和法治能力提升的建設活動。在高校研究生黨建領域開展法治精神與能力建設,提升研究生黨員的法治精神與能力水平,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新時期高校黨建提出的新要求。當前在高校研究生黨建領域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還存在重視不足、力度不夠等問題,應盡快提高思想認識,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研究并掌握建設規律。
在高校研究生黨建領域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重要性
首先,完成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偉大任務,需要全面提升全體黨員的法治精神與能力。1997年,黨的十五大將“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我們黨新的戰略目標。1999年,全國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寫入憲法,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上升為國家戰略目標。此后,無論是從黨員義務還是公民義務角度,培養法治精神與能力,推進依法治國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已經成為全體共產黨員義不容辭的重要責任。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又明確要求:“黨員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要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迸囵B法治精神和提高法治能力,已經成為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黨的建設重要而急迫的任務。
其次,在高校研究生黨建領域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是提升全黨法治精神與能力的重要途徑。像任何生命體一樣,政黨需要不斷發展黨員以實現新陳代謝,保持活力和生機。從我們黨近年發展黨員的情況看,2013年全黨新發展黨員240.8萬名,從學生中發展的黨員就有94.6萬名,占總數的39.3%;2014年,從學生中發展黨員76.7萬名,占新發展黨員總數的37.2%。同期從農牧漁民中發展黨員雖然位居第二位,但分別只有42.6萬名和35.2萬名,不及從學生中發展黨員的一半。這些新發展的學生黨員,除了極少數是中學(中職)生外,絕大多數是大學生和研究生,其中又主要是研究生。顯然,從大學生特別是從研究生中發展黨員已經成為我們黨肌體實現新陳代謝、保持生命活力的最重要方式。因此,在高校研究生黨建領域開展搞好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提高研究生黨員的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水平,就能通過持續不斷補充的方式提升全黨的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水平。
最后,在研究生階段對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的最佳階段。從根本上說,法治精神是一種價值觀念,法治能力是一種思維和行為習慣。青少年階段特別是大學生、研究生階段是人的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定型的關鍵階段,也是對其開展價值觀和行為習慣教育的黃金階段。尤其是研究生階段,青年人的生理、心理已近成熟,知識積累也有了相當基礎,人生閱歷也比較豐富,又經過多年科學訓練,對事物事理和規律性的認識也有了一定的深度,價值觀和行為習慣到了形成和定型的最后階段。如果此時能夠不失時機及時介入,對其開展法治精神與能力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高校研究生黨員還處于集體生活和學習階段,黨建部門也易于將他們組織起來開展系統教育和培養。所以,從抓住最佳教育時機、節省教育成本、收取更好教育效果角度看,對高校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是不容錯過的好機會。
當前在研究生黨建領域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從重要性來看,最為突出的問題是:一些同志想當然地認為,研究生黨員學歷高,受教育時間長,又是共產黨員,法治精神與能力水平低不了,因此沒有必要對其開展專門的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培養工作。可實際上,按照我國現行大學培養方案,法學專業以外的其他本科專業,只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中安排有10個左右課時的法治基礎教育,研究生階段沒有法治教育類課程。就是說,從本科到碩士、博士畢業,廣大非法律專業的黨員只有在大學一年級時有極少的接受比較系統的法治教育的時間。這點時間,對于學習法治基礎知識都非常緊張,更遑論培養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了。從緊迫性來看,一些同志盡管認為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工作確實必要而且重要,但缺少緊迫感和主動性。他們認為,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培養工作難度大、任務重,單靠研究生黨建部門一個部門來完成,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力度不夠。由于認識上的不足,目前高校研究生黨建對于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培養的力度也明顯不夠。根據我們2015年對北京市20所高校的180名研究生黨建工作主管教師(含校(院)負責的領導、院系專職黨務工作干部)的抽樣調查,專項開展過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黨支部目前沒有,即使開展和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有關的學術道德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也只有14.5%的博士生黨支部能做到一季度一次。52%的博士生黨支部是一學期一次,21.5%是一年一次,還有2.2%從來沒有開展過此類活動。對博士生黨支部書記(61.9%是博士生)的調查也印證了這一情況。開展學術道德和反腐倡廉教育能夠做到一季度一次的是19.5%,一學期一次的是43%,一年一次的是19%,沒有開展的占13.5%。換句話說,在為期3年的博士研究生學習期間,只有不到20%的博士生黨支部經?;虮容^經常地開展有關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活動(一季度一次或者三年不少于12次)。從而從側面反映出,目前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力度是相當不夠的。
第三,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規律知之不多。要開展好對研究生黨員進行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工作,必須認清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規律,必須深入研究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能力建設的實質、內容、形式、目標以及與其他方面建設的關系。但是,迄今為止,關于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培養和建設的研究成果還近乎空白,我們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研究還做得很少,對規律的認識還很缺乏。
在研究生黨建領域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幾點建議
第一,盡快提高思想認識水平。一是認真學習黨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重要論述,科學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客觀形勢和黨的目標對于黨的建設的總要求,準確把握研究生黨建的方向和內容。二是通過科學調查摸清楚當前研究生黨員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的實際水平和研究生黨建部門開展研究生黨員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實際情況,客觀評價現有水平、實際情況與新時期黨的奮斗目標對于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總要求之間存在的差距。三是重新審視和構建研究生黨建工作內容和體系,為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進行科學定位。四是拋棄等待和觀望思想,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現有條件把工作開展起來。
第二,將建設工作落到實處、見到實效。搞好對研究生黨員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重要的是見行動、獲實效。具體而言,一是要將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置于研究生黨建的重要位置。有必要將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納為高校研究生黨建的主要內容,并賦予與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同等重要的地位。二是要根據研究生黨員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的實際情況,和黨對于全黨法治精神與能力水平的總要求,以及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學的特點,制定出合理的建設目標。三是要將學習和實踐法治理論作為建設的核心環節。研究生黨員既要比較系統地學習《憲法》《立法法》等國家重要法律,又要學習《中國共產黨黨章》《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條例》以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內重要法規,通過學習較好地理解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理論、立法原則與主要內容,以及依法治黨、從嚴治黨的治黨原則和具體制度;還要學以致用,在行動中將內在的法治精神外現出來。例如,在開展黨員發展、黨內外評優和選舉等重要工作時,能否嚴格照章辦事?在遇到違反規章制度的情況時,能否主動進行抵制和批評?四是要將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情況列為黨員和支部建設考核的重要內容,并作為獎懲的重要依據。
第三,積極探索在研究生黨建領域開展法治精神與法治能力建設的規律。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在實踐和調查的基礎上獲取準確全面的材料,然后通過研究不斷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再將理性認識放到實踐中加以檢驗,如此不斷反復,是獲取規律性認識的基本方法。因此,要掌握研究生黨建開展法治精神與能力建設的基本規律,鼓勵一線從事研究生黨建工作的同志利用工作機會收集材料開展理論研究,同時調動理論工作者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揮長于經驗總結和理論思維的特點開展相關研究。對研究生黨建管理部門來說,要想辦法促使實際工作者和理論工作者聯合起來開展研究,并在項目、人員、經費和時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本文系2014年北京市教工委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題重點課題“北京高校博士生黨建問題與對策研究”中期成果,項目批準號:BJSZ2014ZD04】
(作者單位:姜恩來,北京林業大學校長辦公室; 鐘愛軍,北京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孫信麗,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工作部)
責任編輯:宋明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