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師夷長技以制夷”——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文節選】
“是書何以作?曰: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海國圖志》
【原文釋義】
寫作此書的目的是什么呢?答:為了利用西方列強之間的矛盾,使其自相攻伐;為了學習西方的禮儀,與其和談、和議;通過學習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用以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
【經典簡介】
《海國圖志》是思想家魏源受林則徐囑托,編著的一部有關世界地理、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圖書。它以林則徐主持編譯的《四洲志》為基礎,將當時搜集到的其他文獻、書刊資料和魏源自撰的很多篇論文進行擴編,初刻于道光二十二年,為五十卷。道光二十七年增補刊刻為六十卷。隨后,又輯錄徐繼畬在道光二十八年所成的《瀛環志略》及其他資料,補成一百卷,于咸豐二年刊發。
書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種資料,系統地介紹了西方各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狀況和許多先進科學技術,例如火輪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
在百卷本的《海國圖志》中,作者由對西方“堅船利炮”等奇技的驚嘆,拓展為對西方近代資本主義民主政體的介紹,并主張學習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
《海國圖志》被譽為為國人談世界史地的“開山”之作,梁啟超贊譽說:“治域外地理者,(魏)源實為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