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互聯網金融開始出現在人們眼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我國傳統商業銀行造成巨大的沖擊,為了不被時代所淘汰,我國的商業銀行開始注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目前,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商業銀行中所占的比例變得越來越大。商業銀行應抓住這次機遇,使商業銀行能夠迎合時代的需求,進而獲得更好的發展。由此可見,研究互聯網金融對于商業銀行的發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將通過研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以及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沖擊,進而尋找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使我國商業銀行能夠更好地發展。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發展地越發成熟。目前,互聯網技術在我國不同工作領域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其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人們的理財以及購物方式都變得越發便利,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或電腦等通信工具來操作轉賬以及付款等操作,使人們不必在銀行花費大量的時間。如果商業銀行沒有重視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仍然使用傳統的經營模式以及經營理念的話,商業銀行將會失去大量的客戶,這對銀行的發展將造成巨大的打擊。因此,商業銀行應順從應時代的發展,積極吸取先進的經營理念,使銀行能夠更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只有適應時代的發展,及時對行業做出一定的調整與創新,才不會在時代的發展潮流中被社會淘汰。
一、互聯網金融在我國發展的趨勢
在社會的發展中,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銀行傳統的經營服務模式面臨改革。商業銀行如何進行改革創新,環節互聯網金融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壓力,已成為其迫切解決的問題。通過CNNIC的相關調查,截止于2016年6月份,我國網民數量已經超過7.1億人,如此龐大的群體給金融行業帶來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如此龐大規模的網絡用戶中,手機網民占據了其最主要的部分,根據相關信息顯示,在7.1億人的網民數量中,有92.5%的人數是通過移動客戶端來進行互聯網連接服務的,也就是通常說的手機用戶,其數量已經超過6.5億。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必然帶來互聯網副產品的發展,例如,網購購物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這也是很多人樂此不疲的一項娛樂性活動。網絡已經成為了居民日常消費的重要環境場景,網絡購物、網絡支付、網上銀行的使用率分別為66.7%、46.9%、46.3%,互聯網理財客戶的規模也正處于不斷上升過程中,與此同時管理規模也正處不斷發展完善中。正如上文所述,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在各行業領域內的影響都是前所未有的,對于我國商業發展的影響亦是如此。因此,商業銀行應意識到互聯網金融對于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而言既是一次巨大的沖擊,同時也是一場機遇。互聯網金融產生的巨大的交易量是傳統商業銀行無法達到的,如果我國商業銀行能夠巧妙地利用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將會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當今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造成的影響
(一)經營模式發生轉變,弱化商業銀行的中介作用
互聯網技術帶來的一個重要影響是對于傳統商業格局的改變,在以前的商業銀行運營過程中,商業銀行的獲益方式較為單一,僅僅依靠基本的人工服務來獲取相應的經濟利益,商業銀行的經營方式是一對一的人工服務,這在一方面將使客戶獲得更好的服務,然而這將花費大量的時間,使很大一部分客戶無法及時獲取需要的服務,這將使銀行流失一部分客源。與此同時,我國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模式存在很嚴重的同質化,每個商業銀行的經營方式幾乎一致,使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變得十分激烈。互聯網金融的到來沖擊著金融市場上所有行業的發展隨著網絡金融的發展,平臺化的商業模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突,互聯網金融大大地弱化了商業銀行的中介作用。例如,隨著支付寶以及“京東白條”等模式的出現,人們的貸款、付賬以及轉賬等操作可直接通過手機進行,這使得傳統商業銀行的中介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人們對于銀行的依賴性將大大地減小,人們可通過手機進行一些基本的金融操作,還可在網絡平臺上得到最新的金融資訊,因此,商業銀行的發展重點應逐漸轉移到互聯網金融方面。
(二)大大地節省了交易成本
隨著金融技術的不斷創新,“互聯網金融”已成為當前的熱門詞匯之一,顧名思義,互聯網金融是數據處理技術與金融產業發展相結合的產物,是基于信息時代大數據平臺而構建的一種新型的服務模式。在傳統的商業銀行中,商業銀行不僅需要支付銀行工作人員的薪酬,還需花費大量的資金宣傳新的金融產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支付的手段變得越來越簡單,這不僅為商業銀行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使銀行工作人員能夠給專門為詢問金融信息的客戶解答問題,使客戶能夠達到專業的投資指導,同時,由于網絡平臺能夠滿足客戶基本的金融操作,因此商業銀行可適當地減少銀行工作人員的數量,這將為銀行節約一部分固定成本。除此之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絡能夠更好地傳播信息,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可以通過網絡渠道宣傳新研發的金融產品,這不僅能夠更好地達到宣傳的效果,而且還能為銀行節約宣傳成本。
三、在互聯網金融形勢下商業銀行的發展策略
(一)轉變經營方式,發展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
傳統的商業銀行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收益,在研發新的理財產品時往往只針對一些大客戶,這雖然能為銀行帶來巨大的收入,但同時商業銀行也將花費較高的研發成本。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人們能夠通過互聯網了解最新的金融資訊,因此,商業銀行可將研發的重心放在普通客戶身上,使更多人能夠使用商業銀行推出的金融產品,雖然單筆生意無法獲得較大的利益,但能夠通過數量來彌補金額的不足。以普通客戶為主的經營方式不僅能增加銀行的客戶資源,而且還能有效地降低研發成本,只有不斷增加銀行的客戶量,才能使商業銀行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組建全新的客戶平臺,增強客戶對互聯網金融的依賴性
互聯網金融為人們提供了很好的交易平臺,目前,人們可通過支付寶等支付軟件來滿足生活消費的需求,使人們不必隨身攜帶大量的現金,這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因此,我國商業銀行應認識到這一現象,使研發的金融產品能夠滿足客戶的需求。然而,我國的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之間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導致商業銀行無法最大化利用互聯網金融提供的平臺。商業銀行可通過與互聯網巨頭的合作,使平臺能夠從客戶的生活場景切入,增強客戶對互聯網金融的依賴程度。同時,還應注意與其他行業的合作,這將大大地增強平臺的使用效率,例如,中信銀行與騰訊以及阿里巴巴的合作為中信銀行帶來巨大的收入,實現了雙贏。
(三)增強技術分析以及數據處理的能力
隨著使用互聯網金融人數的不斷增加,網絡上的交易量將呈現爆炸性增長的趨勢,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增強處理數據的能力,才能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網絡中出現大量的信息,商業銀行應增強云計算技術,使商業銀行工作人員能夠迅速地處理客戶的相關信息以及分析客戶的數據,進而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由此可以看出,數字化的流程管理將大大地提高商業銀行管理流程的工作效率。
四、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以及我國互聯網技術的進步,互聯網金融對于傳統銀行的沖擊將越來越大。商業銀行只有順應時代的發展才能更好發展。為此,商業銀行應加強對互聯網金融的了解,從而將銀行的相關業務與互聯網金融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我國商業銀行的整體水平能夠進一步提升。本文主要針對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發展的影響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例如弱化商業銀行的中介作用、大大地節省了交易成本等,并提出了發展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增強客戶對互聯網金融的依賴性等發展策略,僅供參考。(作者單位為泛博制動部件(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