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科技大學管理學院2014級會計專業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企業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得到快速發展,企業的規模、數量在不斷增多,特別是一些重工業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因為企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所以我們要加強企業環境行為的管理。同時國家和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加強企業的環境行為治理,要求企業重點治理環境污染源頭,把企業的環境治理工作納入到企業管理工作內容中,并落實執行,把企業生產環境治理工作列為日常工作。
關鍵詞:企業環境行為;經濟分析;探究
目前,隨著國家和政府對企業環保工作關注力度加大,很多企業已經把企業環境管理指標列為企業經濟管理的一部分,企業環境行為管理指標作為規劃、組織、檢查以及推進企業管理的重要依據之一。如果企業想要對能源、資源進行估算利用率,必須要借助企業環境行為管理指標,所以確定企業環境管理指標至關重要。企業環境管理指標也是環境監察部門、能源審計部門對企業的環境污染行為考核及能源審核的一項重要依據。本文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經驗以企業經濟學為背景,對企業環境行為存在的問題及加強企業環境管理的方法措施。
一、企業環境行為管理的現狀分析
企業環境保護機構的素質由企業環境行為管理來確定。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對企業環境行為管理工作是否重視和企業環境保護機構的素質高低有非常大的關系。我國已經制定了《環境保護法》,并且該法律在不斷地完善,對于企業環境污染的治理問題也納入了國家環保局重點工作項目,但是一些中小企業因為資金問題、環保觀念缺乏等原因,到期企業生產環境治理工作一直得不到落實,下面進行詳細的介紹。
1.企業對環保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為了降低環境污染問題,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好,緩解企業經濟發展和企業環境污染之間的矛盾沖突,國家制定了環境保護法,并在不斷完善。要求凡是因為生產運營會給環境帶來污染或者生產的某些環節會給自然環境帶來負擔的企業必須要制定環境治理整改措施,把環境管理工作列為日常工作。但是很多企業對環境管理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認識的不夠,企業高層管理者對企業內部環境行為的管理也沒有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導致企業內部環境行為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缺乏企業環境行為管理制度,沒有確定企業環境行為管理指標,很多和環境相關的工作懈后等問題。
2.缺乏企業內部環境行為管理指標。企業的環境資源是一種公共的產品,它不具備競爭性和排他性等特點,不具備明確的產權歸屬。一些企業要做好環境行為管理工作,就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但是環境保護管理工作沒有直接的收益,我國目前環保管理監察部門對企業環境行為沒有落實明確的責任制,也就是說沒有硬性給企業下發環境行為管理指標,我國現階段只對重工業、冶金企業、化工企業等污染十分嚴重的企業有硬性的環境行為管理指標。導致有不少企業對下達的環境行為管理指標不重視,放在次要位置。
3.對企業環境行為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做保障。目前我國對企業環境行為的管理僅僅依賴于環境保護法和一些環境保護條例,這些法律法規涵蓋的面比較大,沒有細化,導致一些企業單位為了節約環境行為治理資金,降低生產成本,鉆法律法規的漏洞,并且法律法規對企業環境行為管理沒有落實到責任人,一些企業的決策人沒有硬性的法律責任約束,導致他們不重視企業環境行為管理工作的開展,對環境管理工作的執行率低,有的單位對于環境管理工作就是做表面工作,應付檢查,沒有真正想做好企業的環境行為管理工作。另外,企業內部制定環境行為治理小組或者部門單位的成員素質、專業技能、管理水平方面都比較差,急需加強。
4.企業內部因素對企業環境行為的影響。企業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生存,本身的經濟壓力就比較大,特別是一些中小型企業,本來資金運營都不是十分順暢,如果在把一部分資金用在企業內部環境治理工作上企業的高層管理是不樂意的,并且每個企業對環境壓力的感受是不同的,相應的對環境行為資金的投入也是不同的。對于大型企業來說,企業需要用到的環境資源多,也更加重視企業形象,環保工作抓得嚴。一些重工業、污染嚴重的企業迫于國家及政府政策的壓力,不得不重視環境管理工作,需投入較多的達標成本。一些中小型企業在競爭的經濟市場中只能謀生存發展,沒有資金和人力來抓環境管理工作,而一些重工業、重污染的中小型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環境治理,有的被國家和政府強制停產倒閉。
二、加強企業環境行為管理的有效方法措施
我國現在有不少的企業經濟基礎還是比較牢靠的,要想提高企業形象,打造好形象、好名聲企業就得切實抓好內部的環境行為管理工作,也是對社會負責的一種行為。
1.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提高企業環境保護意識。隨著工業的發展,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影響人們生命健康的重大因素之一,我們也深刻認識到企業環境治理工作的迫切性和必須性。所以環保部門必須對企業的環境行為管理工作落實責任制,對企業環境管理指標進一步完善。環境監察管理部門下達一些強制性的指標給企業,讓企業把環境管理工作的壓力傳達到企業決策人那,讓企業決策者深刻認識到企業環境管理必須執行,否則企業將會面臨強制停產、高額罰款。這樣由企業決策者來推進企業環境管理工作,各車間、工段、崗位不但要承包成產指標、經濟指標同時也必須對環境指標進行分段承包,利用投入產出法和總量控制法來有效的控制物質流失。
2.完善企業環境管理法律法規。對企業環境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主要從企業生產實際出發制定細化的環境管理規定,多宣傳環境保護的作用和意義,宣傳環境保護法,讓企業管理者認識到企業環境污染是違法行為,加強企業領導的環保意識,讓企業領導自覺在企業內部推行環境行為管理工作。
3.協調好企業經濟發展和環保的關系。現在的企業領導普遍認為環保工作和企業經濟收益是互相矛盾,他們片面的認為加強企業環境管理需要投入成本,而沒有實際的收益,相對應變向增加了生產成本。但是企業環境治理的好,也提高了企業的形象和在社會上的影響力,這帶來的廣告效應也是隱性的收益。所以企業的經濟和環保工作共同推進是不矛盾的,企業的領導者要看清這個事實。
4.強化企業內部環保機構,對環境進行監督管理。企業要根據環境保護法和相關條例強化企業內部的環保機構,對企業的環境行為進行監察。把企業的環保責任劃分給各級領導,讓各級領導去做好自己的管轄范圍內的環保工作,對于企業整理的環保指標要統一根據公司的決策來做。
5.實施排污內部考核制度。目前,我國的很多企業在環境治理工作上存在經濟實力差、污染物排放量約束力差、環境治理技術水平差等問題,企業需要制定內部的排污考核制度,采用超標排放收費的方式,擴大環保的社會影響,是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增強企業環境監督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解決環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的環保國策。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國企業環境行為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提高企業環境保護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賀燦飛,高翔,潘峰華,王一帆. 城市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的環境行為——對昆明市企業環境行為的分析[J]. 城市發展研究,2010,07:29-35+56.
[2]李朝芳. 企業環境行為的價值實現機理研究——基于制度環境的過程分析[J].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02:52-56.
[3]張靜進,李穎明,王毅,黃寶榮,陳劭鋒. 污染密集型企業區域遷移后的環境行為分析[J]. 中國環境管理,2016,02: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