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RS),是指企業董事作為企業各類利害關系人的信托受托人,積極實施利他主義的行為,以履行企業在社會中應有的角色。在社會市場經濟的推動下,企業規模快速擴張,以達到降低發展過程中的交易成本,從而產生了規模經濟,但也正是由于企業的不斷壯大發展,其對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負面作用也日趨明顯。在這種現實背景下,不少企業開始把企業社會責任納入企業管理方面;投資者越來越關心投資對象能否切實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消費者的消費傾向也開始發生變化,他們不僅對產品本身有了要求,還關注相關產品的企業是否履行其社會責任。因此從利益相關者角度構建企業社會責任體系,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企業簡介
重慶譚木匠工藝品有限公司是譚木匠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個子公司,1997年在重慶成立。公司致力研究生產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和工藝內涵的木制實用產品,奉行“我善治木”、“好木沉香”等經營理念,戰略目標是“成為全世界以木為本質的實用工藝品的第一品牌。”歷經十余年的發展,現公司產品已形成以木梳、目鏡、木塊等系列為主打,輔以一定規模的飾品、辦公用品等“譚木匠”品牌的產品體系,是一家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專業化公司。截止2013年6月,譚木匠企業已擁有專利80余項,在中國大陸300多個城市有1400余家連鎖店。『譚木匠』(carpentertan)被評為“重慶市著名商標”、“中國商業信用企業”、“中國馳名商標”,是中國公認的優秀企業。
二、企業社會責任概述
企業社會責任是20世紀初的一個理論,2000年,有關組織對23個發達國家的25000多人做了一次“新千年調查”,結果顯示,79%的人都認為企業應該對公認的安全、健康負完全的責任,《財富》和《福布斯》等權威雜志機構在企業排名評比時加上了“企業社會責任”這個指標。與此同時,政府也開始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發揮推動作用,從1999年美國首次推出的“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到2001年英國的FootsieforGood,再到澳大利亞最近將推出的RepuTex,國際社會已經越來越看重企業社會責任,并在不斷加以量化。在我國,企業社會責任國際標準SA8000(SocialAccountability8000)已經成為了衡量企業績效的一項重要指標。由此可見企業社會責任正逐漸被現代社會所重視,構建合適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迫在眉睫,
三、基于利益相關者的企業社會責任策略
利益相關者理論(Stakeholdertheory)是由Carroll在1991年的著作《ThePyramid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中首次提出的,在20世界80年代以后該理論成為了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的載體,Carroll指出應該將利益相關者理論應用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真個研究過程中。本文認為譚木匠公司的利益相關者主要包括股東、加盟商、消費者、員工、政府以及生態環境,對于前三個利益相關者企業采用的是建立價值共享圈來踐行其社會責任;在員工層面,企業注重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來激勵員工;此外,企業也積極履行其依法納稅的義務,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文章認為,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下譚木匠企業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建立其企業社會責任體系。
(一)建立“誠實勞動快樂”的企業文化
2013年,譚傳芳在回答記者關于“譚木匠公司的經營秘訣”時說——“譚木匠公司沒有經營秘訣,如果非要說有的話,那可能就是公司提出的“誠實勞動快樂”這樣的企業文化吧。”從這段回答中不難看出譚木匠企業本身的文化制度是非常強大和完善的,而正是這樣的文化氛圍激勵著一群優秀的員工不斷地為企業的發展做貢獻,同時也正是這樣的一群員工代表企業實實在在的向社會履行著企業的社會責任。
(二)創造共享價值圈
2013年,企業募集到一個多億的資金,關于這些資金的用途,董事長譚傳芳是說到“譚木匠品牌在2000年提升了一次后,現在又到了該升級的階段了,所以企業將全面提升品牌,要讓人感覺我們企業的產品更國際、更時尚,在為消費者服務的同時也要使得企業內部股東的收益增加,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長久持續的發展。”。“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譚傳華很清楚自己和加盟商的關系。2004年,全國各地向譚木匠公司遞交加盟申請的報告就有700多份,但開張的只有四五十家,企業對于加盟商的考核重點就在于“是否有足夠的盈利保證。”在“譚木匠”,所有的加盟商都是公司員工,統一叫“店長”。一年之內,凡是店長覺得不好賣的貨都可以原價退貨,保證他們的利益。譚傳芳認為,只要企業對店長好,店長就會對員工好,員工就對顧客好,顧客就對企業好。這樣的價值鏈可能才是企業致勝的法寶。
(三)熱心公益,強調回饋社會的企業責任
“媽媽梳”是譚木匠企業從2013年開始做的一項持續公益。2013年8月15日,是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頒布實施后的第一個中秋節,由“熱門微博排行榜”發起的“中秋為媽媽做什么”的投票活動登上微博熱搜,最后投票結果顯示:“關懷生活小處——給媽媽梳梳頭”從眾多選項中脫穎而出。對此,譚木匠梳心順發第一時間推出微活動——“中秋佳節為媽媽領取一把譚木匠梳子”網上送出200把木梳。一時之間,人們紛紛通過各種平臺和形式表達對譚木匠企業發起“媽媽梳”活動的支持,譚木匠企業品牌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現也得到大眾的廣泛點贊。除此之外,2015年11月,企業又啟動“給媽媽梳頭,讓戒毒人員回歸親情”的大型公益活動,此外企業還組織員工開展義務獻血、關愛殘障人士等公益活動,真正做到了踐行企業社會責任!
(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追求品質藝術
譚木匠企業的第一把梳子是在萬州區農科所的豬圈里伴著嗆人的粉塵和昏暗的燈光誕生的。這使得企業從創業初期就明確了自身的發展道路,那就是要創造符合中國傳統特色的東西,運用匠人們秉承的工匠精神,認真做這個企業。雖說是木制產品,但譚木匠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做了更符合現代人喜好的設計,如:橢圓和圓柱形的梳齒讓梳發的過程柔順又不傷發質,流線型的梳背迎合了時尚的審美情趣;精細的手工雕刻配上富有民族特色的繪畫,譚木匠把企業產品不僅僅當做是賺錢的工具,更當成是一種傳承工匠精神的藝術載體。近年傳統的木制產品受到了現代塑料制品的沖擊,很多企業紛紛轉變發展戰略,以產品的差異化和多元化來開拓市場,但譚木匠公司始終堅持以“成為全世界以木為本質的工藝性實用品的第一品牌”為目標,自覺肩負起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責任。
(五)樹立保護環境、持續創新的企業理念
十三五規劃里面定義了幾個發展的理念:開放協調,創新、綠色共享,其實都是跟企業社會責任有密切的關系。“好木沉香”四個懸浮在店面中央的古字向人們宣揚了譚木匠的“木”之理念,但我國現在植被破壞嚴重,對于譚木匠這樣一家專門生產木制產品的企業來說,如何平衡好企業發展和環境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是一個難點。因此,譚木匠企業特別推出綠色行動計劃,鄭重承諾:一年內企業至少植一棵樹,回報大自然!對于生態環境的企業社會責任譚木匠公司始終銘記在心。
近階段出現了一個很熱的名詞叫“供給側改革”,其本質就是從供給端出發,通過勞動力、土地、資本、創新四大要素解放生產力,進而提升企業生產效率,促進市場經濟發展,其內涵其實大多跟創新和優化有關系。正好譚木匠在對于產品的設計、生產和銷售上就一直在鼓勵創新,如何把木頭的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如何滿足當代消費者最新的需求,這都是譚木匠企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為此企業舉辦了各類產品設計大賽,和各大高校的設計專業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在擴大企業知名度的同時也為企業注入了創新的元素,如一把小巧的梳子,刻上一句你想說的話,可以讓對方在每個梳頭的瞬間看到,這樣也是極好的。譚木匠四川分公司的一位店主說:“一把好梳子與一雙適腳的好鞋一樣重要,女人需要這樣的木梳來梳理心情。”在如此擁擠喧囂的現代生活中,人們的心靈渴盼回歸,蘊含著傳統文化的工藝木梳帶著濃郁的東方審美意趣的譚木匠產品,譚匠就這樣以創意和溫軟感動著每一個消費者。
四、結語
朝著百年老店的目標,譚木匠煥發出持久的活力,其實譚木匠的成功得益于將企業文化和社會責任完美融合,其對中國市場消費者的消費偏好能夠敏銳把握,通過對產品、文化、理念、社會責任等的突破性創新,在以木梳為主打的木制工藝品市場中的地位穩定。公司一直致力于對工匠精神的挖掘與傳承,秉承中國傳統手工藝精華,“誠實、勞動、快樂”是譚木匠企業文化理念的精髓,也是譚木匠人的精神境界與追求,必將伴隨企業與員工不斷走向成就與輝煌。(作者單位為四川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