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管理問題逐漸成為熱門話題,相關的討論也絡繹不絕,為了適應發展國有資產管理的改革早被提出,但實質性的改革方案卻一直遲遲無法出臺。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有資產的數量越發的龐大,國有資產管理也越發困難,在這種背景下對相關工作進行系統性分析,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到資產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實施途徑,營造穩定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
一、引言
資產管理對任何類型的社會組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相關活動的實施開展也要在動態性的社會經濟發展中才能夠形成穩定的實施應用效果,行政事業單位的特殊性決定了在相關的工作實施中要明確認識到環境的復雜性,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發展實際情況開展多元化的資產控制,在降低單位運行成本的同時,對相應的社會效益提升也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
二、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內各項事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復雜的運行過程中,相應的資產管理已成為影響現代行政事業單位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需要從多個角度對資產管理進行優化和提升。目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在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嚴重影響了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從目前的發展來看,國內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合理的資產管理體制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制度是為了規范單位的財務行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事業單位健康發展等而制定的一系列規則,這樣才能形成高效的實施運行機制。相關制度的制定是從社會發展需要進行的,目前的管理機構設置就不是十分的規范,進而法律體系就無法合理的適用,管理的部門交叉行使權力現象嚴重,權責不明,造成實際管理的混亂性,無法針對性的實施開展,對整體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嚴重的負面性影響。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不健全,不規范,賬外資產很多,不按照資產分類進行登記,固定資產卡片帳往往缺失,造成很多的賬實不符,賬賬不符,管理混亂的緣由也無從查起。
某行政事業單位計算2016年度預算結余資金為56萬元,其中,財政直接支付年終結余資金為15萬元,財政授權支付年終結余資金為41萬元,但是在實際的會計處理工作中,該單位并沒有對年終結余資金進行賬務處理,只是將其在“備查薄”中進行了登記,這種不嚴謹的會計處理形式嚴重影響了自己的使用,無法形成良好的實施運行機制。
(二)不合理的預算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在日常的資產管理中要涉及到相應的預算管理工作,通過科學的預算來實現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只有兩者密切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發揮更好的作用,但實際實施效果來看,不合理的預算管理是客觀存在。例如:超標準編制預算報表十分普遍,相關人員在實施操作中認為,只要不出現短缺,預算似乎就是非常的合理。在年終時有時候由于沒有對預算進行合理的安排,一些部門剩余了大量的資金,這時為了能夠使其為自己部門所有,一些部門甚至突擊消費,根本不考慮買的東西是否有用,極大浪費了國家的資金,大多的部門預算的編制工作正逐漸淪落為一個形式,可有可無的形式,不存在根據各個部門的實際需要進行編寫,嚴重的缺乏編制的科學性。某單位2016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該單位由于人員經費不足,將單位財政基本支出結轉資金中日常公用經費結轉用于發放規定標準的補貼,該項工作的實施開展并沒有按照嚴格的操作程序來實施,隨意性是比較強的。
(三)固定資產管理效率低下
固定資產的用途都是歸事業單位的自用為主,存在不合理配置現象,很多事業單位在購買一些設備后,并沒有正常的使用,處于閑置狀態,使用效率很低。固定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是其管理的重要內容,但是很多固定資產的價值被過分的低估。低效率使用的固定資產嚴重降低了其本身價值,對我國整體的固定資產都有一定的不良影響。如某局有30家事業單位,從系統的固定資產管理而言,存在資產管理觀念淡薄、管理責任不落實;資產配置不合理,有一些很早以前、落后、陳舊的固定資產無法滿足現代化辦公;資產使用效率低;資產處置隨意以及資產流失嚴重;存在閑置浪費現象;權屬不清和責任不明;固定資產的購買過程中隨意性比較強,賬目與實際購買物品不符合;固定資產的采購及使用制度以及后期的核算制度、處置制度,存在較多的管理漏洞。相應的使用管理中的效率是非常低的,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而且對整個單位的日常發展和管理也是非常不利的。有些固定資產由于并沒有進入到單位內部,更多的時候被挪作他用,有的甚至存在著公有資產被個人侵占的問題,嚴重制約了社會經濟的正常發展,在這種背景要明確相關工作實施的開展的必要性。
三、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有效管理實施對策
針對當前國內行政事業單位在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各項工作的實施開展要在動態性的社會運行中才能夠形成持久性的影響力,建立適合我國發展需要的資產管理實施機制。
(一)完善資產管理體制
現階段下要全完善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這是提高資產管理質量的重要保證,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管理的制度,形成科學的管理體制。建立健全國有資產購置審批和調劑制度,解決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需要根據本單位工作需求制定資產購置計劃,并做好詳細的分析,上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審核,審核通過后才能決定購買,在審批資金時要實行上下限制度,這不僅可以對單位進行規范化管理,同時還可提高管理的靈活性。對于單位內部閑置的國有資產應定期上報財政部門,財政部門結合實際需要將閑置資產在各部門間調劑使用或拍賣,從而盤活資產,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的效用。對使用時間比較久的設備以舊換新,從而保證所有資產處于高效利用的狀態。
(二)優化預算管理
資產管理作為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作,在相應的實施中要與現代互聯網充分結合,建立一種動態性的實施機制,利用信息管理系統能夠避免過多的認為參與帶來的操作不便利的問題,信息管理能很好地幫助我們對資產進行記錄,為資產的統一管理提供了方便,信息系統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地降低工作難度,同時在工作效率提升方面也能夠發揮巨大的價值和作用,相應的實施管理工作要考慮到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情況。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建立全國范圍內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系統是非常必要的,把全國范圍的行政事業單位納入到這一系統中,實現資源共享,對各個單位的實際資產進行統一管理和監督,形成系統化的實施運行機制。在這一系統中,能包含各個階段的實施工作,從最初的預算編制到資產的處置,到審計,清楚的了解資產的添置發生的時間,是否存在突擊消費的狀況,資產處置的時間及收益,是否存在不合理的惡意使國有資產流失的現象。甚至可在信息系統建立后公開化,透明化,進而引入民間監督。把信息系統向納稅人公開,讓納稅人清楚政府的資產,然后鼓勵民眾對其合理性與管理情況進行監督。
(三)提高利用效率
固定資產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要在實踐中進行全面的綜合性分析控制,建立更為有效地利用機制,從而在更為全面的市場發展中,實現提高我國經濟整體運行質量的目的。在利用過程中,不僅要建立相應的實施機制,同時固定資產的監督主要是指固定資產的監管主體利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固定資產的運行狀況以及管理過程進行相關的監督。固定資產的監管主體主要包括政府部門、立法部門、社會大眾、大眾傳媒等組織。在固定資產的監督過程中,社會大眾媒體的輿論監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社會輿論的監督,會對固定資產的監管部門形成很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促進其不斷的進行固定資產的改革。不斷強化審計監督,堅持定期和不定期審計相結合的方法,在審計的過程中,發現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提出解決建議,通知相關的部門進行整改。對于其中存在的違法亂紀行為,一定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對相關的人員進行處罰,做到違法必究,在執法過程中要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相關工作能夠在制度規范化進行,相應的實施利用能夠起到優化資產管理的目的,堅決避免資產流失問題出現,并且對相應的違法犯罪活動給予嚴厲的打擊。
四、結語
國有資產的特殊性決定了在相關的工作實施中要建立高效的運行機制,國內在發展中已經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實踐活動開展,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無形中造成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浪費和流失,文章分析了相關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實際工作開展中,每一個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策略提升和應用,建立一種動態性的問題分析機制,將國有資產有效管理作為日常工作的重要構成部分,這樣才能夠在發展中不斷的提升,實現資產利用效率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李揚.探究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6,(14).
[2]劉曌.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16.
[3]向正平.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4,(06).
[4]綦躍學,崔懷文.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5,(03).
作者簡介:鐘莉(1973-10-),女,杭州人,會計師,研究方向: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績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