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筆者重點探討的是綠色環保型建筑建造工藝中的節能工藝及自然條件充分利用的建筑設施建造工藝。利用對資源節約型建造流程的全面分析及具體運用,以達到綠色建筑作業中減小資源和材料耗費,高價值重復利用生態型資源的預訂標準。
關鍵詞:資源節約型;經濟型建筑設施;能源利用;有效措施
綠色環保型建筑體把其建筑群落及其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視為一個完整的有機整體來看待,在施工及利用環節中集中各項有力措施來大幅度地降低建筑過程對自然生態能源的過度依賴性,在高標準的水平上,達到了建筑行業的持久性健康發展。
一、資源節約型建筑
1.資源節約型建筑的理論含義和其基本定義。資源節約型建筑工藝是應配合科學發展觀及實現環境友好型目標的需求而橫空出世的,其目的是欲給市民們創建出安逸、爽悅、宜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環境,而且在建筑設施建造的從頭至尾全部過程中(物料預定與采購、建造程序編制、建造方案圖紙繪制、操作流程、建筑設施的服役使用和淘汰拆除、建造材料重復利用階段等)中做到經濟性地使用地球資源、國家耕種田地、水利工程設施、地質礦產材料,以及其他可無限重復利用的可再生自然生態資源,盡可能地降低對自然生態資源的耗費。資源節約型建筑物及構筑設施,其一定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符合當今時代經濟發展需求的經濟型建筑結構,資源節約型建筑設施是遵循節約能源的新型理念、正規化展開建設方案的編制過程。在其施工作業環節中利用節能型作業工藝,讓其在建筑操作環節中減小能源消耗的建筑體,是達到綠色環保型建筑功能的唯一途徑及必然出路。
綠色環保型建筑的基本特征重點包含如下幾項內容:其中一項內容即為全流程期限的基本定義,其極其傾向于構筑物對附近生態條件所產生的負面作用以及其在服役期限內持續累積的基本含義。構筑物的服役期限通常涵蓋由此項建筑工程的初始建設地址選取、項目間造成須擬定、作業流程設置、工序實施至完工收官的總體進展內容,構筑物對其附近自然生態條件造成的干擾需給出一套全流程上的效果概算。
2.資源節約型建筑物與傳統型建筑的本質區別。遵循資源節約型建筑體的特定含義及其屬性,在此可以歸納而得出資源節約型構筑體和原始型構筑體保持的差異性表現在如下幾項內容上:
(1)以往傳統型構筑體的構建、維護階段不顧及其在自然資源方面的消耗水平;而資源節約、環保型建筑的建造和使用過程卻是以最小的能源消耗標準來實現其優異的利用效能、增強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安逸程度。
(2)常規建筑體及綠色環保型建筑體均以追求其經濟運行價值為基本宗旨,然而綠色環保型建筑體重視經濟價值及環保價值的總體平衡,而并非單獨索取經濟性利益。
(3)常規建筑產品的集中化、規模化產業進步過程,容易發生相異類型城市的建筑格局相似情況;綠色環保型建筑過程則重視建筑產品和其所處地域性自然資源、生態狀況差距,由此大力顯示其深厚的建筑風格及地域性標志功能。
(4)古老原始型構筑物不考慮其在整個環境布局中搭配角色;資源節約型及生態友善型建筑體更多注重的是其和周邊生態狀況的完美契合和有力襯托功能,其是主張和自然生態的融洽共存。
(5)常規建筑產品服役期滿后其拆卸下來的整體廢料可以再重新回收并加以多次利用的種類幾乎沒有;而資源節約型建筑體則將這一問題早已在建設方案中進行過慎重考慮,以便可在其建筑體壽命結束時將其建筑材料再進行回收循環利用。
(6)常規建筑體顧及的是短壽命的建筑體,也就是其僅包括項目建設前期規劃及方案擬定的初始時期、作業環節及使用維護期、老化拆除期;而資源節約型構筑物則完整考量其廣義上的運行壽命時限,自從其工程原料購入、制造至工程建造施工、服役使用,再至對其進行維護修繕,以至于到最后拆除的所有壽命全流程。
3.綠色環保型施工工藝的概念內涵。我們所言綠色環保型建筑施工工藝,即指以對自然資源的高價值運用為基本宗旨,以達到環保要求為首先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實現高價值、低能耗、環保性,兼顧其多重性,達到其工程品質的要求:穩定、高尚、經濟理益、環保價值整體效益最佳化,其并非脫離于古老施工工藝的嶄新型施工工藝,而應當依托“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意念對傳統建造結構實施重新研究,系充滿循環型、持續型發展理念的施工工藝及作業技術。
綠色環保型建筑施工過程和古老式的施工過程做比較,有其最為明顯的特征。古老型建筑施工以達到其自身的建造理念為基準,一直以項目結構功能、建造期限擬定為固定化工程實施要求,在有效降低自然資源消耗及實施生態環境維護內容上顧及甚少,當建設過程中的其他因相關素和工程質量、建設工期等項目要求產生抵觸情況時,往往是采取放棄其他指標因素的手段來實現預定的建設期限和工程結構及價值。這樣做的后果一定是使項目建設的自身狀況、作業期限達到了預定設計需要,然而在其工程項目建造環節中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響或損害作用,同時亦無故耗費了很多的生態型自然資源,嚴重者,在工程項目完工收尾較長一段時間之后仍依然留下很嚴重的殘余效果,不能實現建筑體和周邊自然生態環境的友好相處之愿望。
4.綠色環保型施工工藝操作要點。綠色環保性建筑工藝技術操作要點一共可分為6項內容:綠色環保型施工過程監理、環保維護工藝、節約建筑材料及一次性資源工藝、節約自然水源工藝、節約耕地及對建設用地實施保護型工藝、節約能源和能源資源高效運用工藝。
(1)綠色環保型施工作業管理。重點包含組織型管控、集約型管控、具體業務管理、評價型監理及操作人員的安全和衛生管理5項內容。一項建筑工程欲完成綠色環保型施工作業,不具備完備的組織手段,崗位操作規程、施工方案、評價機制等一整套管理制度是不可能完成的。
(2)環境保護技術。揚塵、噪聲和光污染是當前施工影響環保的三大焦點。大氣環境污染的主要源之一是大氣中的總懸浮顆粒,粒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可以被人類吸入肺部,對健康十分有害,大氣中的懸浮顆粒包括了建筑塵、土壤塵、道路塵等。
(3)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技術。由于體制問題,政策法規欠缺,管理不到位等眾多原因,施工中材料使用的隨意性、無意性大量存在,
且房屋建筑工程中2/3建筑物成本屬于材料費,所以節材技術是綠色施工技術的重中之重。綠色施工技術節材的重點是對我國目前的建筑垃圾進行減量。
(4)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技術。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技術是綠色施工技術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建筑施工用水量大,尤其是混凝土用水占了施工用水的絕大部分。目前我國的混凝土產量逾21億m3,每立方米混凝土攪拌用水量以186kg計,需用水3.8億t。
二、節能建筑施工技術的推廣措施
1.建立“政府推動與市場引導有效結合”的節能建筑施工技術推廣新機制。節能技術的推廣必須堅持政府與市場緊密結合的發展思路。政府要將節能建筑施工技術推廣為重點扶持項目,在資金投入、政策等方面給予保障與激勵。
2.推進節能建筑施工技術的科研推廣體制改革。我國雖然科技推廣體系涉及部門多,但卻存在重復浪費、效率低小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發揮政府的作用,積極推進節能建筑施工技術的利用及科研體制的改革。
三、結語
我們知道,即使目前執行的節能50%的準能夠實施到位,即使只是以新建建筑對比,我國的實際能耗水平仍然大大落后于發達國家。要使我國建筑能耗水平做到真正趕上發達國家,可能還需要許多年時間的艱苦努力。
參考文獻:
[1]郭虹位.關于綠色建筑設計與綠色節能建筑的關系分析[J].門窗,2016(8):189.
[2]陶成成.綠色節能建筑施工技術應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25):145.
[3]葛鳴.我國綠色節能建筑產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改革探索[J].經營管理者,2014(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