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發生的蘇東劇變,在世界范圍產生了強烈的震蕩,這是社會主義所遭遇的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而非社會主義的“歷史終結”。我們不妨在分析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總的特點的基礎上,對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可能出現的實現形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特征;實現形式
一、新世紀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特征
在21世紀,各國共產黨為適應世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新變化,必然會不斷進行戰略和策略的調整和自身的變革,這就使新世紀社會主義的發展呈現出新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上幾個方面:
第一, 不僅發展中國家,而且發達國家也將向社會主義挺進。把20世紀社會主義先在落后國家勝利的特殊現象絕對化、普遍化,認為社會主義先在落后國家勝利是普遍規律,這是根本違反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黨紛紛提出通過民主的道路,和平獲得政權。他們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的新社會因素在增長,于是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可以利用資產階級的民主掌握政權,對資本主義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從而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第二,馬克思主義的本土化。新世紀的新社會主義將很難再現戰爭引起革命的突發性、突進性的舊形式,而是在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世界主題的新歷史條件下大多采取漸變性、漸進性新形式。第三,共產黨與其他黨派的關系由敵對轉向共存互容。吸取20世紀的教訓,新世紀社會主義運動一個顯著特點則是共產黨與社會黨關系的變化。第四,開創出社會主義發展新模式。未來的新社會主義將在全面吸取資本主義現代化、全球化新的文明成果的基礎上開創出新模式。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黨也曾一再強調,它們將要建設的社會主義,既不同于蘇聯的發展模式,也不同于現實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模式,而是具有發達國家特點和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第五,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自我革新。政黨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于政黨的自我革新,也是政黨發展的客觀規律。蘇東劇變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黨吸取了歷史經驗教訓,為了適應全球化浪潮,都在進行自我變革。第六,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將要依靠新的生力軍通過新道路去實現。第七,世界社會主義的國際合作采取了新的形式。蘇東劇變之后,即從90年代開始,社會主義運動的國際合作出現了新的形式。一是黨與黨之間的相互關系獲得新的發展;二是地區性的國際會議相繼召開;三是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者國際學術會議頻頻舉行。
總之,由于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新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處于低潮的局面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但是,在運動低潮發展中孕育著新的積極的變革因素,這正是新世紀社會主義運動發展的希望之所在。
二、世界社會主義取代資本主義可能出現的實現形式
在當代“一球兩制”的總格局下,“社會主義代替資木主義的總趨勢”的逐步實現,會通過兩種特殊而又相互影響的方式進行。一是社會主義社會體系按自身獨特方式艱難曲折地向前發展,它的發展則引起資木主義體系內部矛盾的發展和激化;二是資本主義社會體系由于自身內在矛盾的作用而走向否定方面,即社會主義的方向。我們試著對其可能會出現的多種情況進行分析:
第一,原蘇東國家重新選擇社會主義制度。蘇東國家發生巨變之后,隨著資木主義的基木矛盾和活動規律開始發生作用,人民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兩極分化嚴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戰火此起彼伏。經過 十多年的艱難日子,使人們當初那種對資木主義的狂熱漸漸煙消云散,轉而用新的眼光來審視社會主義。他們終將拋棄資木主義制度,重新選擇社會主義制度。第二,資本主義社會內部新的經濟制度因素的出現。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準備轉向新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過渡形式。這些過渡形式一旦受到社會主義革命的洗禮,就會轉變成社會主義所有制。第三,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將促使一些資本主義國家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目前明顯見到兩種情況:一是全球貧富懸殊差距拉大。二是局部戰爭。如果美國經濟在預期內發生嚴重危機,那么各種各樣的局部戰爭,乃至大規模的戰爭將難以避免。戰爭必將從整體上削弱資本主義的力量,社會主義制度就可能從一系列危機深重的資本主義國家中誕生。第四,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中心區發生的嚴重危機,使共產黨人有可能在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取得政權。
綜上所述,現今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者總想把資本主義關系推向全球,這正如鄧小平所說,“整個帝國主義西方世界企圖使社會主義各國都放棄社會主義道路,最終納入國際壟斷資本的統治,納入資本主義的軌道”。[1]但由于歷史辯證法的不可抗拒性,由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及其內在規律在世界范圍內發生作用,特別是對于第三世界,對于占人口大多數的窮人來說,資本主義是災難性的。因此,在受資本奴役和支配的地方,在歷史的深層,社會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對立而以一種歷史必然性不斷滋生著,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國到多國的發展壯大著。我們堅信社會主義最后的勝利依然是確定無疑的,“資木主義的未來將是一片黑暗”。[2]
參考文獻:
[1]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1
[2] 《日木經濟新聞》 1991年9月2日社論:《從發表lt;共產黨宣言gt;到宣布共產黨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