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苔蕾絲與安娜是莫里亞克小說《苔蕾絲·德斯蓋魯》中的兩位女性角色,兩人出身相同階層,但性格差異巨大。苔蕾絲個性復雜,頗具頭腦和獨立性,安娜單純軟弱,缺乏智慧。本文從兩人的成長經歷入手,分析她們性格的不同。
關鍵詞:苔蕾絲;安娜;性格;對比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0--01
《苔蕾絲·德斯蓋魯》寫于1927年,被認為是二十世紀初法國最佳小說之一,小說篇幅不長,人物不多,卻個性鮮明。莫里亞克很擅長描寫女性的心理和性格,在這部小說中,苔蕾絲和安娜是最主要的兩個女性角色,她們都生于富裕的資產階級家庭,還曾經是好友,但人生軌跡卻截然不同:安娜的生活平淡而安寧,苔蕾絲卻對丈夫下毒,雖免于起訴,但最終被家庭拋棄,只身在外流浪。可以說兩人的性格是其不同經歷的主要原因。人的性格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分析性格應首先看看她們的成長經歷。
1. 二人的成長經歷
苔蕾絲自小失去母親,冷漠的父親除了財產和社會地位,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在他的心里沒有溫情,對苔蕾絲也沒有父愛。在父親心目中苔蕾絲是個包袱,養大她是為了和合適的家族聯姻,穩固他的財產和地位,讓她受教育也只是希望她能賣個好價錢。姑姑雖然疼愛苔蕾絲,可是她年邁而又耳聾,無法與苔蕾絲交流,只能給她生活上的照料,而無法進入她的精神世界。苔蕾絲的家族不信教,她也沒法從宗教中找到精神安慰。
與苔蕾絲不同,安娜在家人的呵護中長大。小說中很少提到她的父親,但我們可以從只言片語中推測出他是個輕浮膚淺的人,與安娜的母親結婚多半是為了財產,與繼子也無法相處,所以安娜是他最疼愛的人。安娜的家庭是信教的,她在修道院里長大,對于險惡的世界幾乎一無所知,“圣心院的女士們用成千幅面紗把她們的小姑娘和現實隔開”,她的童年是簡單幸福的。完整的家庭,富足的生活,她幾乎沒什么可憂慮的,也從不需考慮什么深層次的問題,她的一切都是家庭安排好的。
2.苔蕾絲的復雜性格
因為孤獨,苔蕾絲從小就十分獨立,有自己的觀點。受家庭的影響,她對社會有很清楚的認識,比一般的女孩子要成熟和現實。她喜歡讀書,喜歡安靜,見多識廣,受過良好的教育,這些都使她善于思考,是個“喜歡把事情復雜化的人”。她很有頭腦,任何幸福的假象都瞞不過她的眼睛,她總能看清深層的丑惡本質。不信教也使她不同于一般女性:無法從上帝那里尋求安慰。即使在少女時代,她也不是個喜愛浪漫幻想的人。
她是富裕資產階級家庭的獨女,沒有感受過母愛,這在某種程度上使她的性格也具有偏向男性化的一面。她像大兵一樣抽煙,性格堅強而倔強,在飯后喜歡和男人們呆在一起聽他們談論有關財產的問題。而優越的家境和活躍的頭腦使她自覺高人一等,因此她的性格中又有高傲的一面。她從不輕信別人的話,只依靠自己的判斷。這讓她不甘于做別人的附屬品,想要追求獨立的自我。
苔蕾絲的性格是充滿矛盾的,一方面,她是現實的人,懂得如何偽裝自己,也懂得戴著面具生活的必要性。事實上,她一開始也正是這樣做的,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為可以在習慣中變得麻木。然而她思想活躍,內心深處也很誠摯,這種矛盾讓她漸漸不能忍受勉強的虛偽生活。另一方面,她是冷靜的人,表面上冷冰冰的,對自己的女兒也漠不關心,可是連她自己也沒有意識到,其實她有顆熱情的心,渴望愛情,希望能遇到理解自己的人,冷與熱的矛盾又加劇了她的痛苦。
所有這些都決定了她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般意義上的合格女人,也從一開始就預示了她的悲劇命運。
3.單純的安娜
相對來說,安娜要簡單得多。她是個生活在完整家庭的普通女孩,修道院的生活讓她對真實的社會一無所知,討厭讀書,卻和哥哥一樣對打獵有興趣,喜歡一些表面上的庸俗樂趣。安娜從小受的教育都是教她怎樣成為一個合格的妻子和母親,而她自己對此也并不排斥,“只喜歡縫紉和閑聊說笑”。
生活在閉塞的環境中,又不愛看書,無法充實自己的頭腦,也沒有苔蕾絲那么聰明,這導致了安娜的思想貧乏。她不善于思考,做事沒有主見,聽憑別人的安排。而單純天真和宗教信仰又讓她容易沉湎于幼稚的幻想,連天上的烏云都能引起她的想象:“暴風雨的烏云向她們展現了飄動的形象,安娜看到天空中一位長著翅膀的女人,可是苔蕾絲還來不及看出這個形象來,姑娘就說女人已經變成了一頭躺臥著的怪獸”,這種小姑娘的浪漫幻想是不可能出現在苔蕾絲頭腦里的。
安娜是純真簡單的,苔蕾絲結婚的時候,她絲毫沒有意識到好友的不幸,反而露出了孩子似的喜悅。苔蕾絲的想法她是無法理解的,她沒有那樣的智慧去看透現實和本質,也無法看清人的內心。
安娜個性軟弱,雖然也有過反抗,可一點壓力就讓她放棄了,正如她的初戀情人所說:“她的心靈十分簡單,不太倔強,而且很快就會屈服”。她被苔蕾絲“出賣”了以后,有一段時間不再理睬她,可是在小瑪麗出生以后,她為了看孩子又很快與苔蕾絲和解。
總之,安娜是個平庸的女人,容易滿足簡單的生活,所以她感受不到苔蕾絲的痛苦,只是在無知中幸福生活。可是滿足于受人支配的幸福本身也是一種悲劇。
4.結語
兩人其實代表著當時社會的兩類女性,苔蕾絲是叛逆者,安娜則與大多數女性一樣,服從家庭的責任,可以說是“好女人”的代表。安娜雖然沒有苔蕾絲那樣強的悲劇性,但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女性是沒有真正的幸福可言的,要不就像安娜一樣在家庭生活中淹沒了自己,要不就像苔蕾絲在失敗的自拔經歷中痛苦。只有當整個社會都發生變革,她們才能真正解脫出來。
參考文獻:
[1]莫里亞克著:《苔蕾絲·德斯蓋魯》,人民文學出版社(北京),1986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