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價值簡單地說就是事物的有用性。在變化變革的時代,我們需要拋棄和淘汰舊的價值觀或價值體系,建立新的哲學價值觀與方法論,重建新的哲學精神家園,以適應時代的變化?!爸灰蠖鄶狄灰杏谩背蔀樾碌膬r值觀或理論取代舊的價值觀或理論的通用的不二法則或要求。如果這種變化、變革被歷史放大的話,那么原有的主導或主流價值體系就會因不適應時代變化而崩潰。本文就當今變化的時代需要重建的價值觀舉了三個例子:新的生態文明、均勻發展論和全球化的鞏固與懷疑。以闡述和強調我們變化的時代需要創建新的價值觀與價值觀體系。
關鍵詞:重建:價值觀;時代變化
[中圖分類號]:B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0--01
一、引言:適應時代變化的價值重建
價值即事物的有用性。價值屬于關系范疇,從認識論上來說,是指客體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效益關系,是表示客體的屬性和功能與主體需要間的一種效用、效益或效應關系的哲學范疇。價值作為哲學范疇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在變化變革的時代,我們需要拋棄和淘汰舊的價值觀或價值體系,建立新的哲學價值觀與方法論,重建新的哲學精神家園,以適應時代的變化。
在變化、變革的時代,由于原有的理論不適應時代變化,必然導致人們思想的混亂。在這個時代,創立新的適應時代變化的具有高度適切性的新的價值觀成為時代要求?!爸灰蠖鄶狄?,只要有用(曹竣云,2012、2016)”成為新的價值觀或理論取代舊的價值觀或理論的通用的不二法則或要求。這里的“只要大多數人要”既可指全球大多數人需要,也可指一國大多數人需要或一個群體大多數需要;這里的“只要有用”指的是只要對策能適應時代變化,只要措施對時代有用。
在變化、變革的時代,如果這種變化、變革被歷史放大的話,那么原有的主導或主流價值體系和因主導或主流價值體系而生成的上層建筑就會因不適應時代變化而崩潰(約瑟夫.泰恩特,2010)。
二、我們所處時代需要的價值觀重建舉例
這是一個變化、變革的時代。我們所處時代需要的價值觀重建舉以下三例:
(一)價值觀重建一:新的生態文明建設
碳的過量排放引起溫度升高是不爭的事實(曹竣云,2012、2014)。碳的過量排放引發生態危機。自然生態是人生存的基礎。生態危機引發人天人之際的生態危機的哲學思考。我們需要建立新的生態文明。保護現有的森林規模及大規模植樹成為時代和社會創建新的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曹竣云,2014)。
(二)價值觀重建二:均勻發展論
碳的過量排放引起溫度升高。溫度升高引起水旱災害及其變態頻繁。水旱災害及其變態頻繁導致農產品一升再升,工業品價格一降再降;工業品價格的一降再降引起實體企業利潤的下降;實體企業利潤的下降導致財政收入的下降;財政收入的下降導致GDP增速的下降(曹竣云,2016)。
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事件可能增加:研究資料顯示,地震、潮汐的頻繁發生與全球氣候變暖存在著一定的關系;統計表明,1980-2005年期間,全世界發生的7500次自然災害奪去了超過200萬人的生命造成了約1.2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大約90%的自然災害、72.5%的傷亡人數、75%的經濟損失都是干旱、洪水、熱帶氣旋、高溫熱浪、低溫冷凍、泥石流、森林火災等與天氣氣候有關的災害引起,或者與氣象條件直接相關的流行病和病蟲害引起的。在全球變暖背景下,高溫干旱、霧霾、臺風、暴雨洪澇等極端天氣事件趨于增多,地球內部的公共安全形勢更加嚴峻。氣候變暖和溫度上升引發極端天氣增加,溫度上升引發與氣象條件直接相關的流行病和病蟲害、與天氣氣候有關的地震等直接或間接的自然災害,這引起經濟風險發生概率上升。
上面經濟問題的四個下降和一個上升簡稱“四降一升”。這“四降一升”導致經濟朝下行走和居民實際生活質量的下降與貧困。
生態危機引起人類社會危機重重、不確定性增加和不信任增強(托馬斯.巴赫,2016;曹竣云,2016)。
在G20杭州峰會習近平的發言中,習近平提到:據有關統計,現在世界基尼系數已經達到0.7左右,超出國際公認的0.6“危險險”。
在基尼系數大和世界居民總體上趨于貧困的背景下,地球居民的經濟上的均勻發展(曹竣云,2016)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成為迫切要求和時代主題,因而均勻發展論成為時代主題和公共價值觀。
(三)價值觀重建三:全球化的鞏固與懷疑。20世紀是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民族主義在國際政治中發揮重大作用的時期(孟慶順 等,2010)。進入21世紀的今天,特別是1998年金融危機和氣候變化加劇之后,新興市場國家需要鞏固全球化和擴大市場,某些優勢或發達國家要求保護民族優勢,由此出現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傾向,否定全球化。全球化出現懷疑。
三、結論
在變化變革的時代,我們需要建立與時代變化相適應的新的價值觀,拋棄原有的舊的價值觀以適應時代變化,避免不必要的價值觀混亂。如果這種變化、變革被歷史放大的話,那么原有的主導或主流價值體系就會因不適應時代變化而崩潰。
參考文獻:
[1]曹竣云,2014:《青山.綠水.藍天.構建》,《學習與科普》第5期.
[2]曹竣云,2016:《均勻發展論》,《讀書文摘》第10期.
[3]曹竣云,2016:《未來將怎樣?如何做?——讀阿爾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前言后感》,《現代經濟信息》第13期.
[4]孟慶順 等,2010:《全球化時代世界意識形態流派述評》,人民出版社.
[5]約瑟夫.泰恩特,2010:《復雜社會的崩潰》,海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