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完整領略法國風情,只需要去兩個地方,一個是巴黎,一個是盧瓦爾河谷。如果說多元文化匯聚的巴黎代表法國浪漫而前衛的一面,那么盧瓦爾河谷則是法國恬靜古典的后花園,巴黎的美,美在各種文化風格的撞擊和矛盾之間;而盧瓦爾河谷則美在她甜美純粹的法蘭西風情。
“和諧”也許是這里最顯著的一個特征,無論是建筑在河流上的城堡,還是躲藏在深林中的花園,人文風光與大自然在盧瓦河沿岸完美地結合,作為法國著名的葡萄產區,這里的葡萄酒,你不容錯過,在著名的酒窖內。品嘗著當地的葡萄酒珍藏,和品酒師交流一下品酒的心得,在盧瓦爾河,體會一種別樣的生活情趣,
帝王谷
能夠擔起這個名號預示著這里與王室逃脫不了干系,而事實也的確如此。無論是古堡宅院還是自然景觀的優美都讓盧瓦爾河谷成為法國久負盛名的“后花園”,加上這里讓人迷醉的葡萄酒,要說對它的抵抗力,那只能說為零了。
盧瓦爾河是法國第一大河,她最美的一段便是中游河谷。河流兩岸有許多精致的小山丘,古老的城堡掩映在綠樹叢中。這些古堡大都建于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幽深的古堡宅院,青苔斑駁,為這個法蘭西花園增添了幾分滄桑感。英法百年戰爭時期,法國王室曾經逃到盧瓦爾河谷避難,因此盧瓦爾河谷也被稱作“帝王谷”,不少古堡都留下了皇室的奇聞軼事的傳說,這使得城堡變得更加神秘起來。
盧瓦爾河谷產區被譽為為法國“皇家后花園”,無論在地理上還是在文化上,都屬于法國的心臟地位,盧瓦爾河谷是法國產區里面風格最多樣性的產區,生產各種風格的物美價廉的葡萄酒。
成就法國葡萄酒的“功臣”之一
法國葡萄酒的歷史早可以成為一本教科書了,那盧瓦爾河谷也同樣的有著悠久的葡萄酒生產歷史。如今的盧瓦爾河谷葡萄酒已經足可以撐起法國葡萄酒的半壁江山,是法國葡萄酒稱霸世界的重要“功臣”。
盧瓦爾河谷主要的次產區有南特(Nantais)、安茹(Anjou)、都蘭(Touraine)及索米爾(Saumer),其葡萄酒歷史十分悠遠。據相關資料顯示,盧瓦爾河谷的葡萄酒歷史之劇在中世紀伊始之際(公元5世紀)就拉開了帷幕,約在公元582年,第一次有了都蘭產區葡萄園的記錄。這里不少次產區的葡萄酒從中世紀開始就名聲大振,王室和宗教人士則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安茹伯爵亨利二世就是其中一位不得不提及的王室成員。他在1154年成為了英格蘭國王,在他的庇佑下,安茹葡萄酒冠冕堂皇地進入了宮廷,深得各王室成員的厚愛,這為盧瓦爾河谷聲譽的造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世紀至15世紀,貴族葡萄酒專賣權被剝奪,中產階級葡萄園得到了大力地發展。18世紀和19世紀,是盧瓦爾河谷葡萄酒產業舉步維艱的時期,產區先后遭受了法國大革命和根瘤蚜蟲病的打擊。到了20世紀,在法國建立AOC制度之后的第二年,即1936年,盧瓦爾河谷地區也建立了AOC制度,這從法律上保證了該區葡萄酒的質量。
看看這里的美酒
要問法國的風土,那是會讓世界其它產酒國嫉妒死的話題,這里有著上帝的偏心眷顧,擁有出產世界最優質葡萄酒的風土,讓人愛恨糾纏不知所措的風土。
盧瓦爾河谷位于法國西部偏北,氣候總體溫和。南特和安茹屬海洋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炎熱且光照充足,溫差很小。索米爾和都蘭則受到大陸性氣候的影響,屬于半海洋性氣候,起伏的丘陵阻擋了來自大洋的氣流。從都蘭至中央地區的邊界,氣候逐漸變成大陸性氣候,海洋的影響越來越弱。盧瓦爾河及其支流在維持有利于葡萄種植的眾多小氣候方面起到了相當重要的緩和作用,這里的葡萄酒也因此才保持了多樣性,擁有不同的風格。
此外,該區的土質也極為復雜多變,既有石灰巖、火石巖和沙質巖,也不乏礫石、火成巖和頁巖。正是這些大不相同的地貌特征,賦予了該產區葡萄酒繁多的種類和豐富的口感,其中最為獨特的是慕思卡黛(Muscadet)白葡萄酒。這種葡萄酒酒質堅硬,味道不甜,帶有獨特的香氣,可用于搭配蝦、生蠔、貽貝和魚等菜肴。香氣濃郁的白詩南(Chenin Blanc)白葡萄酒,由黑皮諾(Pinot Noir)和佳美(Gamay)釀造的果味豐富的紅葡萄酒以及由品麗珠(Cabernet Franc)和馬爾貝克(Malbec)釀造的樸實紅葡萄酒,都是產區的特色酒款。另外,該產區也有干型、半干型的起泡酒和甘美的甜酒。
該地區的主要白葡萄品種是白詩南(Chenin Blanc)、長相思(Sauvignon Blanc)和勃艮第香瓜(Melon de Bourgogne),這三種葡萄在這一地區都有著出彩的表現。白詩南,收成期較遲,蘊含著蘋果、梨以及洋槐花的香氣,成熟后帶有蜂蜜的甜香,口感清新,酸度較高,可釀制酒性濃烈、口感濃郁、甘之如飴的美酒。長相思富含黑醋栗芽孢和蘆筍的香氣,酸味十足,有時還伴有煙熏和礦物的風味。勃艮第香瓜生命力較強,耐寒耐霜凍,早熟,果實小而圓,富含酸。該區出類拔萃的紅葡萄品種是品麗珠,獨愛涼爽氣候的它釀出的酒飄逸著紅色水果的香氣,還有一些植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