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游戲化活動對教師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幼兒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履職需要強化自身建設,從心理學研究、教材教法研究等方面綜合著手,促進自身成長。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幼兒教師;能力培養
在學前教育中,幼兒教師的履職能力事關整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課程游戲化是當前教學改革中一項亮點,教師在運用這一模式組織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要與自身專業成長緊密結合起來。
一、課程游戲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課程游戲化將課程內容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游戲模式出現在幼兒面前,他們更感興趣,投入程度更高。這一模式的運用對教師專業能力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
1.課程游戲化要求教師具有心理學造詣。以游戲化形式組織教學適應了學前階段幼兒的心理特點,能夠使他們更感興趣。采用什么樣的游戲,哪些游戲更適應幼兒心理特點,哪些游戲最能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對學前階段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具有深入細致的研究。幼兒教師要認真分析幼兒的心理特點,這就必須具備較高的心理學造詣。
2.課程游戲化要求教師善于整合教育資源。游戲化活動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等各個方面的運用,要善于立足現有教學條件,積極整合各類資源,使游戲活動能夠因地制宜、因陋致簡,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這一教學模式的開展需要教師對現有條件進行充分的運用。
3.課程游戲化要求教師能夠自主創作教學內容。課程游戲化中的游戲既可以來自于教材,來自于其他教師的成功經驗,更多的是要求教師進行自主創造。這里的創造既有完全的獨立創作,也有改造運用等局部創作。總之,課程游戲化需要教師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行為習慣以及教學內容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設計,采取全部或局部自主創作的方式提高課程教學的有效程度。
4.課程游戲化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駕馭能力。孩子們對游戲活動非常感興趣,但是與之相對應的是教學秩序一定要控制好,否則課程游戲化就成為了單純的游戲,教學活動成為了娛樂活動。課程游戲化對幼兒教師教學駕馭能力要求更高,教師應當合理控制整個教學節奏進度,對學生的情緒也能夠做到有效引導,確保教學目標任務的順利達成。
二、立足教學需要與自身成長,以課程游戲化為契機提升教師履職能力
廣大幼兒教師在運用課程游戲化模式組織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結合教學目標要求以及自身能力現狀,在做中學、學中做,使課程游戲化教學創新研究成為自身履職能力的重要抓手。
1.深入研究教材,尋求學前教育和游戲活動最佳切入點。學前教育中,許多教學活動其本質也是一個“玩”字,讓孩子們在玩中了解知識,玩中開動腦筋,玩中培養能力。因此,游戲活動與學前教育教學工作的結合具有較高的切合度,教師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哪些內容可以與游戲結合起來,在什么時機結合,怎樣開展游戲進行結合等等。無論是語言、數學還是體育、衛生等教學活動,都可以尋找到最佳的切入點,使幼兒能夠充滿興趣投入其中,這也是教師開展教學研究一項非常重要的切入點。
2.科學補充教材,發揮游戲活動對幼兒學習的促進作用。在學前教育教學工作中,現行教材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生動性,但是教師更要結合幼兒的實際狀況,形象地補充一些游戲化內容,或是進行游戲化方式的改造,更好地促進幼兒學習深入開展。例如在語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情境小游戲,要求幼兒扮演老師和學生、醫生和患者、營業員和顧客、售票員和乘客等不同的角色,讓幼兒們走上前來分別認領各自的角色,然后進行現場溝通交流游戲活動。這樣的游戲具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二是克服了怯場心理,三是明白了各種角色的定位,是對幼兒綜合能力培養的一次有效訓練。再比如針對有些幼兒衛生習慣不佳的情況,教師可以在晨會或其他教育時機設置一些找問題小游戲,事先安排兩名幼兒進行排練,在課堂上開展表演,要求全班同學從他們的行為中尋找哪些不衛生的行為習慣,如飯前不洗手、隨手亂扔垃圾等,這些內容對幼兒的學習與成長將會起到更加形象生動的引領促進作用。
3.創新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在游戲之中增長知識與能力。將課程教學設計為游戲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改變課程教學枯燥乏味的境地,讓孩子們學得更加有興趣、更加投入。教師要在游戲化教學中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同時能力得到培養。例如在活動課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三到四人為一組,圍著一個小方桌進行積木的搭建游戲。要求幼兒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看怎樣將自己的房子搭得最高,另一方面討論這些積木有著什么特點。在這樣的游戲中,幼兒們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將大的積木放底下作為基座,中等的放在中間,最小的放上面,這樣搭出來的房子就會更高,并且在積木的熟悉認識過程中增強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各種圖形的了解,增長了學生的智慧和才干。
4.強化引導滲透,教育幼兒在游戲中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小培養,幼兒園階段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孩子們的行為習慣培養,要通過一系列游戲活動開展滲透。例如在體育教學中可以組織小組合作競賽,以每個小組四到五個人往返拍球,全組成員最快到達終點的獲勝。這樣的小游戲不僅訓練了運球的動作,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的意識,明白一個人的強大并不能獲勝,而要依靠團隊的力量,這對幼兒而言也是一次較好的思想教育。另外,教師還可以這對幼兒身上存在的一些行為習慣問題糾正引導,以游戲形式展示出來,對幼兒的形象教育效果更為明顯。
三、課程游戲化研究中提升教師履職能力的幾點思考
將課程游戲化與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結合起來,可以互為促進、相得益彰,廣大教師要要強化學習研究,廣泛汲取先進經驗;注重結合實踐,提高學以致用水平;提高教學機智,有效駕馭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翟艷.從幼兒教師專業認同看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J].學前教育研究,2012(11)
[2]劉慧.理想的幼兒教師[J].江蘇教育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