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按照“建設大港口、構筑大交通、促進大發展”的總體思路,推動實現了對經濟社會發展由“基本緩解”到“總體適應”的跨越。但對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對比4個國家級交通城市創建要求,對標國際國內先進城市,寧波交通還存在不少發展短板,集中體現在設施供給、運輸服務和發展品質三個層面。
第一,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看,交通基礎設施供給仍顯不足,突出體現在“鐵路不密、海港不強、空港不大、樞紐不多”。
第二,從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看,海陸空、公鐵水、江海河各種運輸方式結構不優、效率不高,離“零距離換乘、無縫隙銜接”還有較大差距。
第三,從滿足廣大群眾出行需求看,行業發展品質有待提升,還達不到“路好走、車好乘、貨好運、票好買”的要求。
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上述短板,堅決消除交通發展已經差不多的思想誤區,強化“大投入促進大發展、大交通服務大戰略、大責任作出大貢獻”的思想認識,切實提升交通運輸支撐區域經濟發展能力、引領轉型升級能力和服務公眾出行能力,全力當好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官。重點圍繞三個目標,實施三大工程。
“三個目標”——
歸納起來就是“更高、更全、更快”。
“更高”,一是建設投資創新高,“十三五”力爭達到1500億元;二是發展品質向高端,做到網絡優化、工程優良、服務優質、環境優美。“更全”,一是綜合運輸全方式,統籌公、鐵、水、空對外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的一體化發展;二是行業管理全覆蓋,穩步推進“大交通”管理體制改革。“更快”,一是出門出行要快捷,構筑寧波都市區1小時交通圈;二是轉型發展要更快,更加注重建設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交通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5%。
“三大工程”——
第一,實施基礎設施攻堅工程。“十三五”期間,重點構建以“一縱、一橫、一射”三大通道為主體的對外交通網,深度融入國家“八縱十橫”大通道、長三角城市群和全省各大都市區,構筑寧波都市區1小時交通圈,即寧波都市區范圍內1小時全覆蓋,寧波都市區到省內其他都市區和上海核心區1小時,加快打造長三角城市群2小時交通圈。為實現上述目標,公路方面大力實施“加密工程”,安排重大項目107個,包括高速公路9個、國省道和重要縣道97個,建設投資891億元,增幅67%,其中高速公路今年新開工杭甬高速復線寧波段一期、象山灣疏港高速和石浦高速連接線。鐵路方面全面推進“聯網工程”,安排重大項目10個,建設投資270億元,增幅109%,全面融入國家鐵路主干線,其中今年新開工甬金鐵路、寧波至余慈城際鐵路一期、寧波至莊橋增建四線以及寧波動車所,積極謀劃滬嘉甬鐵路、沿海高鐵、甬舟鐵路以及杭甬城際。機場方面重點實施“擴能工程”,安排重點項目11個,建設投資106億元,增幅86%,空港客、貨吞吐量力爭分別達到1000萬人次、18萬噸,其中今年加快建設櫟社國際機場三期。港口方面積極推進“提升工程”,安排重大項目26個,建設投資161億元,其中今年新開工穿山港區中宅碼頭二期等6個項目。場站方面著力實施“樞紐工程”,安排重點項目12個,建設投資30.8億元,構筑形成以高鐵為核心的對外樞紐體系。
第二,實施運輸體系完善工程。重點構建“多式聯運、無縫銜接”的交通物流體系和“四車一體、城鄉一體”的公共交通體系,創建國家綜合運輸服務示范城市,加快形成“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交通格局。其中,交通物流體系以港口為龍頭、以信息化為支撐、以新業態為模式,大力發展海鐵聯運、公鐵聯運、水水中轉以及空陸、空海聯運,推動實現“一站服務、一鍵可查、一單到底”,創建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全國海鐵聯運綜合試驗區和國家物流平臺寧波綜合示范區。公共交通體系以軌道交通和中運量公交為骨干、以常規公交為主體、以出租汽車為補充、以公共自行車為延伸,加強銜接換乘,提升運行效率,市區公交分擔率突破60%,城鄉公交一體化率達到100%,全面建成國家公交都市。
第三,實施發展品質提升工程。重點是提升行業標準化、信息化、精細化發展水平。一是保障工程質量,以創建標化工地、打造品質工程為抓手,改善路容路貌路況。二是提升管理質量,以建設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為目標,組織開展100個以上科技項目研究,建成智慧交通一期工程,推廣應用節地型設施、節能型裝備和低碳型作業,維護和諧穩定的行業秩序。三是優化服務質量,以打造滿意交通為根本追求,提升文明服務、優質服務水平,大力營造“見人見物見風尚,向上向善向美麗”的行業環境氛圍。
有差距正視差距,有短板補齊短板,是交通委黨委和廣大交通人的一貫作風。我們將全面深入貫徹此次全會精神,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用更寬的視野、更高的標準、更實的作風、更拼的干勁,堅決打贏補短板這場攻堅戰、持久戰,全力以赴當好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