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方法】采用間接ELISA方法,對采自11個規模養豬場(戶)的224份血清,進行PPV抗體檢測?!窘Y果】PPV抗體陽性率仔豬為72.22 %、育肥豬為78.20 %、母豬為83.78 %?!窘Y論】仔豬和母豬母源抗體陽性率均偏低,且個體之間抗體均存在較大差異。育肥豬群體存在較為普遍的隱性感染。
關鍵詞:PPV;抗體檢測;I-ELISA
中圖分類號:S85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07-0027-02
豬細小病毒?。≒PV)是由豬細小病毒引起的豬的繁殖障礙病之一,是造成胚胎和胎兒死亡的主要原因。該病的特點主要是受感染的母豬產出死胎、流產、木乃伊胎及弱仔。該病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即使像丹麥這樣生物安全程度較高的國家也存在這一問題,本病在我國許多豬場也時有發生。當前我國規模化豬場普遍采用滅活疫苗對初產母豬和育成母豬在配種前1個月進行注射免疫。絕大多數豬場在接種后不進行抗體檢測,因此也就不了解豬群免疫應答水平而造成損失。2001年,我省豬群本病的感染抗體陽性率為46.42 %[1],2006年感染抗體陽性率為19.12 %,免疫抗體陽性率為80.83 %[2]。為了解當前甘肅省規模養豬場(戶)豬PPV免疫效果和感染情況,我們隨機選擇中小規模養豬比較集中的11家養殖場(戶)進行了PPV抗體檢測,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采集
隨機選擇全省10個市州的11家規模養殖場采血并分離血清。共采集免疫母豬2場37份血樣,90~100日齡非免疫保育豬2場54份血樣,160日齡以上非免疫育肥豬7場133份血樣,共計224份血清樣品。
1.2 檢測方法與結果判定
1.2.1 間接ELISA
按試劑說明書操作。
1.2.2 結果判定
陽性對照OD630 nm≥0.6,陰性對照OD630 nm<0.3時試驗成立。當樣品OD630 nm≥0.4,判定為抗體陽性,樣品OD630 nm<0.4,判定為抗體陰性。
1.3 試劑來源
購自武漢科動物生物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批號:20140425。
2 檢測結果
共檢測11個規模養豬場(戶)血清224份,其中保育豬2場54份,育肥豬7場133份,母豬2場37份。保育豬、育肥豬和母豬陽性份數依次分別為39份、104份和31份,陽性率依次分別為72.22 %、78.2 %和83.78 %。各場檢測結果詳見表1。
7個育肥豬場細小病毒病抗體陽性率均為陽性,最高為100 %,最低為21.43 %,平均為78.20 %。各場檢測結果詳見表1。
3 小結與討論
(1)兩家豬場的母豬平均免疫抗體陽性率為83.78 %,比2006年平均80.83 %的陽性率高 2.95 %,但從離散度來看,免疫抗體水平整齊性相對較差,平均抗體水平也較低,表明母豬免疫效果不是很理想;保育豬母源抗體陽性率為72.22 %,平均抗體水平較高,而抗體水平整齊性相對較差。所檢保育豬為90~100日齡的仔豬,而細小病毒的仔豬母源抗體一般要持續到20~24周齡,因此仔豬的母源抗體也偏低,這與規?;i場對母豬細小病毒免疫的重視程度和免疫效果不理想有關;
(2)育肥豬的平均抗體陽性率為78.2 %,且7個規模場均為陽性,其中3家場陽性率為100 %,各場樣品OD值在0.962~1.481之間,平均OD值為1.25。這表明7家場育肥豬血清中抗體含量均相對較高,且抗體水平相互之間相對也無較為明顯的差異。說明細小病毒在我省的中小規模場肥育豬群存在普遍且較為嚴重的感染。
(3)7個場育肥豬感染率從21.43 %到100 %,說明不同地區中小規模場豬細小病毒病的感染差異較大,這可能與不同規?;B豬場的飼養條件、管理水平、防疫措施等因素有關。
(4)建議中小規模場(戶)推薦免疫程序為:初產母豬5~6月齡免疫1次,2~4周后加強免疫1次;經產母豬于配種前3~4 周免疫1次;后備種母豬及公豬在6~7月齡或配種前3~4周注射 2次(間隔期21 d),懷孕母豬不宜使用。
參考文獻:
[1] 舒 展,魏潤生,楊小玲,等. 甘肅省集約化規模場豬細小病毒病血清學檢測[J].動物醫學進展,2001,22(4):112-113.
[2] 哈金梅,宋建國. 甘肅省四種母豬繁殖障礙性疫病抗體血清學檢測[J].畜牧獸醫雜志,2006,2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