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蛋雞場蛋雞的死淘率直接影響著蛋雞場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初產母雞由于死淘率相對較高,影響更大。本文結合生產實踐,就現階段初產母雞死淘率高的原因,從發病特點、病理變化、病因分析和防治措施等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初產母雞,死淘率,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1.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07-0057-02
近年來,在蛋雞規?;曫B的過程中,蛋雞飼養期死淘率不斷升高,直接影響了蛋雞產業的發展。國外商品蛋雞產蛋期死淘率一般為5 %左右,而在我國由于種種原因,商品蛋雞產蛋期死淘率一般為10 %左右,特別是初產母雞(指產蛋率在5 %~60 %之間的蛋雞)病死率相對較高,直接影響到蛋雞的經濟效益。
1 發病特點
初產母雞發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特別是夏季最為嚴重,出現死亡明顯增多的異?,F象。在發病初期,蛋雞群大多精神狀態良好,采食量和飲水量基本正常,產蛋率及腸道均正常。而病雞往往在夜間24 h至凌晨2 h發病死亡,或發病的雞出現癱瘓,死亡率沒有明顯的升高,但在之后的飼養過程中死亡率偏高,病程可達數周。
2 病理變化
母雞發病后,經過解剖發現病死雞腺胃壁很薄,腺胃腺體壞死,腺胃肌胃交界處凹陷穿孔,甚至有飼料漏到腹腔。泄殖腔外翻,常沾有綠色糞便,輸卵管內常有1枚產出的蛋,泄殖腔充血。
3 病因分析
現代蛋雞育種技術使得蛋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蛋雞的生殖系統發育越來越快,越來越發達。在蛋雞開產初期,由于飼養管理中更注重高能量、高蛋白質飼料和光照的刺激,導致母雞的內分泌系統迅速響應,從而導致卵巢和輸卵管生長發育迅速,恥骨開口度增加,物質代謝改變等一系列生理的變化。初產母雞在這些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下,抵抗力比育成期大幅度降低,此時,病原微生物容易乘虛而入,導致發病。
3.1 光照的影響
蛋雞開產初期,若光照增加過于迅速,則會導致卵巢發育過快,排卵數量較多。其結果是雙黃蛋的比例增加,或卵黃掉入腹腔的概率增加。此時,由于蛋雞的生長發育還不健全,產一枚雙黃蛋對于初產母雞來說是非常危險的。而卵黃掉入腹腔會導致卵黃性腹膜炎。
3.2 鈣的影響
初產母雞隨著產蛋率的不斷上升,對鈣的需求會越來越高。盡管此時好多養殖戶也有意增加了飼料中鈣的含量,但是由于這種變化發生得太快,母雞并未將鈣質代謝完全調整好。另外,當雞群的均勻度較差時,在蛋雞初產階段,每羽母雞對鈣的需求差異很大,而初產母雞所采食的飼料是相同的,這導致了部分初產母雞鈣的需求和供給嚴重失衡。
生產實踐表明,蛋殼形成的時間主要集中在午夜至凌晨這段時間。如果此時母雞缺鈣,就必須動用體內大量的骨鈣,當骨鈣動用較多時,則很容易在這個時間出現暫時性的癱瘓。癱瘓嚴重的母雞無法移動,容易被擠壓窒息死亡。
3.3 環境的影響
部分養殖戶在飼養蛋雞的過程中,為了保持蛋雞舍內的溫度,到了夜間會控制通風換氣設備,大幅度減少雞舍的通風量。這種做法常常導致在午夜至凌晨這段時間內,雞舍內的溫度與白天差別不大,但忽視了蛋雞舍內濕度的變化,而此時蛋雞舍內濕度遠高于白天,也就是說雞舍內的體感溫度增加了,這種環境大大增加了被擠壓母雞的死亡率。
4 防治措施
(1)從雛雞階段開始保持雞群良好的均勻度,要求在飼養的過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雞群進行稱重,嚴格控制雞群的均勻度,發現雞群體重差異比較大時,應及時采取措施,調整雞群。
(2)根據雞的生長發育情況,而不是僅僅根據日齡來調節飼料中鈣的含量,鈣含量過高或過低都是有害的。另外,保持夜間水料的供給。
(3)蛋雞進入產蛋期后,每周增加15 min的光照即可。注意飼養在開放式雞舍中的蛋雞,若在春季開產,不要讓雞舍內的光照時間增加太快。每天0∶00~2∶00期間,開燈15 min。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防止有雞被擠壓。另一方面是讓雞采食飼料補充鈣質。
(4)蛋雞在開產前,用伊維達進行驅蟲,并在產蛋率達到30 %~50 %時,用卵腸康或菌炎威進行保健,以達到穩產、高產的效果。
(5)改善通風換氣系統,蛋雞舍內使用體感溫度表計算夜間需要的通風換氣量。一般來說夜間的風速低于白天,絕對溫度應略低于白天,而濕度高與白天。其目的是保持晝夜體感溫度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