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16)07-0078-02
體系策劃階段,主要是依據初始狀態評審的結論,制訂企業的HSE方針和目標、指標及相應的HSE管理方案,確定企業機構和職責,籌劃各種運行程序等。按照HSE管理體系標準建立的HSE管理體系,實際上是企業實施HSE管理,改善企業的HSE行為,達到持續改進目的的一種新的運行機制。但不能完全脫離企業的原有管理基礎,而是在標準的框架內,充分結合企業的原有管理基礎,進而形成一個結構化的管理體系。
1 HSE管理體系策劃與設計的策劃
企業通過初始狀態評審,以及對全部管理、危險因素、危害因素和環境因素調查,掌握了企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現狀,依據國家有關的政策、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結合企業的財力、物力、現有技術水平、人員素質及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企業應著手進行HSE管理體系策劃,主要內容包含:
① 保障建立體系的組織領導、辦事機構和資源;
② 依據初始評價制定企業的承諾;
③ 進行健康、安全與環境法規政策調研,掌握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確定企業的方針和目標;
④ 依據標準要求,結合企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實際,確定體系建立的總體設施方案;
⑤ 依據企業結構、調查結果與標準要求,調整組織機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
2 HSE管理體系策劃與設計的總體設計
2.1 設計調研
調研可采取多種靈活方式,要聘請有關專家講課、組織研討會、專家咨詢等等。設計調研分為外部調研和內部調研,外部調研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 國際HSE管理體系建立及管理現狀及慣例;
② 中國HSE管理體系建立的有關政策;
③ 國內兄弟企業HSE管理體系建立情況及取得的成功經驗。
內部調研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① 企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現狀;
② 企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管理模式定位;
③ 企業現有管理模式及與HSE管理體系的關系;
④ 建立HSE管理體系可依托的各種資源支持狀況。
2.2 確定原則
設計前應依據相關標準,結合本企業實際,確定指導性原則,遵循以下原則:
① 以實現事前預防為基本目標的體系設計原則;
② 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目的的體系設計原則;
③ 以實現質量、經營、健康、安全與環境綜合管理科學化為最終目標的體系設計原則。
2.3 文件層次設計
從目前行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發展情況看,文件的層次基本分為政策性文件(即管理手冊)、程序文件、支持性文件和記錄文件。為了既與國際慣例接軌,又方便管理、便于操作,推薦企業HSE管理體系設計的基本框架層次如圖所示。
圖1中所示管理手冊為政策性文件,描述企業的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承諾、方針和目標,企業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主要控制環節、控制程序;程序文件是企業內部管理的具體運作程序,規定企業內部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的具體管理程序和控制要求;支持性文件包括作業文件、HSE計劃書、作業指導書等;記錄是指各安全活動需要的相應的記錄。
2.4 評審的設計
企業完成HSE體系方案初步設計后,應組織專家評審小組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審。
方案評審:專家評審小組的人員構成應包括:本企業內外的HSE管理體系專家、初步方案設計人員、標準化管理專家、ISO9000體系管理專家等。專家評審小組應依據以下原則對設計方案進行評審:
① 是否依據相關標準,控制了標準中所有要素;
② 是否與本企業管理、生產活動相適應和協調,且隨內外環境的變化持續改進;
③ 企業已識別的活動過程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程序和工作指南;
④ 設計方案應處理好幾個接口關系,一是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管理職能的接口;二是企業與其下屬單位體系層次和管理活動接口;三是所開發的程序文件之間的接口;四是程序文件與管理作業文件的接口。
方案修訂:依據專家評審小組的意見,企業對HSE管理體系的設計方案進行修訂,形成HSE管理體系的詳細設計方案,方案應明確以下內容:
① HSE管理體系的管理機構設置及職責;
② 體系設計的依據和總體指導思想;
③ 根據企業的管理行為和生產經營活動過程進行程序文件和管理作業文件的開發并提出文件編寫的控制要點;
④ 文件編寫導則,說明文件編寫格式、內容和各種記錄表格的設計,以及HSE管理手冊的編寫;
⑤ HSE管理體系程序文件和管理作業文件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