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生長期修剪是指從開始萌芽到果實采收前實施的多種修剪方法,包括春季修剪、夏季修剪和秋季修剪。生長期修剪既是對上年休眠期修剪的補充和完善,又可為當年休眠期修剪打下良好的基礎。
蘋果樹生長期修剪主要是利用和控制樹體營養物質、內源激素的制造、輸導、消耗及貯存規律來解決其自身生長與結果的矛盾,達到幼樹多抽枝、快長樹、早成形、早豐產,成齡樹優質、適產、穩產、低成本的目的。應當因地、因樹、因枝、因時分別實施不同的剪法,不可千篇一律,也不能操之過急。
當前,蘋果樹生長期修剪推行的剪法主要有刻芽、抹芽、拿(捋)枝、拉枝、環切、疏枝、 摘心。
1 刻芽
用小鋼鋸條或小手鋸在芽的上方或前方橫刻1道,切透皮層,深達木質部,造成月牙形傷口,屬生長期“開源”方法之一。
1)作用。阻礙、減緩貯藏養分和水分向上、向前輸送;改變內源激素種類、含量,促使芽子萌發。幼樹刻芽,在主干上可定向促生健壯的發育枝,為擴大樹冠、加快整形、培養骨干枝創造條件;結果樹刻芽,可提高萌芽率,促生中、短枝,增加枝量,為充分利用空間和培養更新枝組奠定基礎。
2)時期。不同時間刻芽,效果不同。萌芽前20~30天刻芽,可促發較強的發育枝;萌芽前1周至萌芽初期刻芽,可促發較多的中、短枝。
3)方法。對2~4年生幼樹不易抽枝部位,宜在芽子上方0.5 cm處刻傷,深達木質部1/4,以促生強旺發育枝,彌補主干光禿帶的空位;對結果樹的骨干枝后部和中部30 cm以上光禿部位,以及疏過強大側生枝后有較大空間的,選側生芽在其前方0.3 cm左右處刻傷,深達木質部,促生中庸枝,為培養中、小枝組或形成果枝創造條件。
注意,要根據母枝的枝齡、長勢刻芽。枝齡小且長勢強者宜刻側下芽、長勢中庸者宜刻側生芽,枝齡大且長勢較弱者宜刻側上芽。
2 抹芽
春季,將無用萌芽及早抹除,屬生長期疏枝“節流”方法之一。
1)作用。及時抹芽,去劣留優;調整分布,有利整形;節省養分水分,增強光照;避免造傷,減少用工。
2)時期。宜在萌芽后至春梢旺長期進行。
3)方法。用手掰除或用小刀削去幼樹主干、中心干上易生成輪生枝、對生枝、重疊枝的萌芽,延長頭上易生成競爭枝的第2~4芽,骨干枝基部20 cm范圍內、背上易生成直立枝的萌芽,以及剪鋸口、環切口周圍不可利用的萌芽。
3 拿(捋)枝
用手揉捋枝條,改變其著生狀態,屬生長期破皮“節流”方法之一。
1)作用。緩和枝勢,增強光照;調控營養分配,調節內源激素;促使枝芽充實,促進花芽 形成。
2)時期。宜在春梢旺長中、后期進行。
3)方法。對初果期至盛果初期長勢較強旺的1~2年生側生輔養枝,從基部開始用手心托住枝條,拇指與食指捏緊向下彎折,使其發出 清脆的劈裂聲而不折斷,隨之向枝前部移動3~5 cm再重復1次,連續3~4次,使整枝呈略下垂狀態,過一段時間枝條如有反彈,再次揉捋,防止其恢復原狀。
4 拉枝
應用最廣、效果最好的變向“節流”方法,也是夏剪的基礎和重點。
1)作用。擴大樹冠,加快成形;緩和枝勢,提高萌芽率,增加中、短枝量,使枝條合理占用空間;加強光合作用,改變蒸騰液流,促進枝條生殖生長;調節碳氮比和內源激素種類,促使枝條充實,促進花芽形成。
2)時期。2~3年生骨干枝和多年生強旺輔養枝,宜在5月中、下旬(春梢旺長期)拉枝;1~2年生骨干枝和未結果的多年生中庸輔養枝,宜在8月下旬至9旬上旬(秋梢旺長期)拉枝。
3)角度。根據品種特性、目標樹形、結果要求,將永久性主枝拉至70°~95°,臨時性小主枝和較大的輔養枝拉至95°~120°,側上大、中型枝組拉至90°以下。
4)方法。采取“一推、二揉、三壓、四固定”手法,先用手握住枝條下部向上反復推動,再將枝條基部左右、上下反復揉軟,然后在需拉枝方向適中的位置打樁或埋磚塊,將枝條下壓至需要的角度,用塑料扎帶、麻繩、布條、細鐵絲等固定,使整枝直順,不呈“弓”形。對1~2年生中庸枝、中型枝組,推揉后選用“E”形開角器開角或用“土袋”吊角。
5 環切(環割)
用環切剪或小刀在枝條后部光滑部位環狀切透皮層而不傷及木質,屬造傷“節流”方法 之一。
1)作用。暫時切斷枝干皮層,阻礙有機養分向下輸送,提高切口以上部位碳氮比和酶的活性,改變內源激素,達到緩和枝勢、促進成花的目的。
2)時期。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花芽生理分化前25~30天至生理分化初期)進行。
3)對象。主要針對易旺長、難成花品種,以及生長強旺的大型輔養枝,較強的大、中型結果枝組。
4)方法。在大輔養枝基部距主干15~20 cm處或枝組基部,用剪或刀橫向旋轉將皮切透,根據枝齡、枝勢可分期實施多道環切,每期1~2道,間隔期1周左右。
6 疏枝
將枝條從基部剪除,屬疏枝“節流”方法 之一。
1)作用。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水分無效消耗。
2)對象。春季未及時抹芽而長成的競爭枝、輪生枝、對生枝、重疊枝、交叉枝、背上直立枝、枝杈處和剪鋸口處的萌生枝、延長枝頭上的并生枝及病蟲枝。
3)時期。宜在果實成熟采收前30~40天 進行。
4)方法。用修枝剪從枝條基部剪除。
7 摘心
去除新梢頂端部分嫩梢,屬生長期短截“節流”方法。
1)作用。改變養分、水分的分配中心,調節內源激素平衡;削弱頂端優勢,促生分枝,加快整形;增加養分積累,利于枝組培養,促進成花和果實膨大。
2)時間與方法。①側生枝摘心。5月中、下旬,對小主枝上著生的強旺側生枝梢在15 cm處摘心,促生副梢;7月中旬,對部分長勢較強的副梢再次摘心,形成大量短枝,少量的可當年形成花芽。②果臺枝摘心。果臺枝長20~30 cm時,保留10個左右葉片摘心,減少養分、水分消耗,促進果實發育。③晚秋摘心。9月中下旬,對幼、旺樹未停長的新梢摘去頂端,控制生長,促使枝條充實,以利于其安全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