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整車銷量數據,尤其是細分車型的數據,對后裝廠家,尤其是致力于專車專用產品開發的廠家來說至關重要。為了更為精準的監控國內從整車到后裝市場全產業鏈的流向數據,本刊從2014年1月開始,每月發布整車及后市場的相關數據,迄今已逾兩年,期望能為更多后裝企業在產品規劃及營銷決策等方面,提供更為準確的數據參考。
整車銷量上半年猛增破千萬
今年6月,國內乘用車共銷售178.41萬輛,同比增長17.72%,SUV和MPV車型增速更為顯著。6月,轎車銷售92.51萬輛,同比增長8.93%;SUV銷售63.23萬輛,同比增長40.76%;MPV銷售17.04萬輛,同比增長35.20%;
至此,在5月乘用車銷量已達932萬臺基礎上,上半年乘用車共銷售1104.23萬輛,同比增長9.23%。其中轎車銷售556.86萬輛,同比下降3.91%;SUV銷售385.01萬輛,同比增長44.26%;MPV銷售119.99萬輛,同比增長18.06%。
上半年銷售數據顯示,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優勢依然明顯,分別位列前三甲。其中上汽大眾憑借97萬輛的銷量,位列國內乘用車市場第一。雖然上半年前十強車企銷量均實現了不同幅度的增長,但基本都尚未完成上半年出貨計劃,只有長安汽車達成了全年銷量目標的50%,其余9家車企都沒能完成原定銷售計劃。
上半年豪車銷售榜單出爐
上半年,豪華車銷量漲幅不均,日系豪華品牌雷克薩斯、英菲尼迪都創下了歷史最好成績,保有量和總銷量奧迪依然笑傲江湖,以整體銷量近29萬臺銷量穩居第一。值得注意的是,美系豪華品牌林肯進入國內市場不久,2016年上半年的銷量就超越了去年一年銷量,其轎車和SUV深受不少美粉追捧。
第1名:奧迪
上半年銷量:288,908輛
其中國產車銷量為265,710輛,同比增長9.0%,占比92.0%;進口車銷量為23,198輛,占比8.0%。
第2名:寶馬
上半年銷量:232,997輛
則上半年銷量為232,997輛,同比提升7.9%。其中寶馬3系月均銷量過萬,同比攀升17.9%,寶馬4系上半年銷量達79,053輛,同比增長4.2%。
第3名:奔馳
上半年銷量:215,257輛,今年上半年,奔馳品牌在華交付量達215,257輛,同比大漲34%,超越了2013年全年的銷量,并實現了該品牌在華市場連續40個月的增長。
第4名:捷豹路虎
上半年銷量:53,156輛
2016年6月份,捷豹路虎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了7,261輛新車,對比2015年6月的6,121輛,同比攀升18.6%。其中,奇瑞捷豹路虎的國產車零售銷量為4,011輛,占據在華銷量比重達到55.2%。今年上半年,捷豹路虎累計在中國大陸市場銷售了53,156輛汽車,去年同期44,781輛,同比提升18.7%。
第5名:雷克薩斯
上半年銷量:46,179輛
今年上半年雷克薩斯累計在華銷量達46,179輛,同比大增27%,不僅增速遠超10%的市場平均水平,同時創下了同期最高銷售記錄。
第6名:凱迪拉克
上半年銷量:45,818輛
凱迪拉克6月零售銷量同比勁增34%,達到9,552輛。ATS-L、XTS豪華轎車和XT5豪華跨界車的需求均超過了2,000輛。
第7名:沃爾沃
上半年銷量:40,688輛
上個月沃爾沃在中國銷量為7,727輛,較去年同期為7,282輛同比增長6.1%。
第8名:保時捷
上半年銷量:30,440輛
中國仍然是保時捷最大的單一市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長了4%,達到30,440輛,超過了美國26,708輛的交付量。
第9名:英菲尼迪
上半年銷量:18,603輛
在中國大陸,英菲尼迪上個月銷量為3,706輛,同比攀升12.3%,創造歷史同期最高銷量紀錄。
第10名:林肯
上半年銷量:12,450輛
林肯繼續在中國保持增長態勢,上半年零售量同比飆升兩倍達12,450輛,高于2015年全年11,630輛的銷量。
整車銷量繼續高速增長不現實
從2008年,國家調整購置稅政策,以及此后出臺的平行車購買方案等刺激下,中國已連續7年位居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第一大汽車市場,在此之前的10多年里,國內汽車產銷量增速約為GDP增速的1.5倍。但實際上從去年國慶節開始的1.6L排量以下購置稅減半,能看出國內車市已經告別高增長時代,汽車銷量高增速將難以為繼。
根據各大廠商去年到今年公布的“十三五”期間產銷目標,僅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六大車企到2020年的產銷目標就超過3000萬輛;按照出貨80%計算,這六大車企到2020年的汽車產能將達到3800萬輛左右,嚴重產能過剩的局面已經不遠。
2017-2020年這三年,新車市場,尤其是前裝領域的供應商格局基本敲定,更多的市場機會應該瞄準存量市場。對于后裝市場而言,4S店的壓力肯定會大過后裝企業,事實上新車增長乏力帶來的影響,2015-2016年間已經顯現,4S店不再是后裝企業的香餑餑,3個月的賬期加6個月左右的承兌,做4S店渠道的資金墊付要求越來越高,加之高附加值產品的毛利越來越低,尤其是2016年,傳統的DVD導航企業不說掙錢,能做到不虧錢就已經算超水平發揮了,在這種情況下,4S店的雞肋屬性愈加顯露——丟之有味,食之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