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藝術家打造超迷你陶器
本刊訊 Jon Almeda 是美國華盛頓的藝術家,之前他的作品都是往越大越好的方向發展,但在一次逛完書店后,一本名為《創建袖珍陶瓷》的書改變了他的觀念,Almeda開始手工制作微型陶瓷。其作品包括花瓶、碗、茶壺等,它們小到可擺放在硬幣甚至牙刷上,又擁有細致的細節,并且每一件都堅固到可以施釉和燒制,從而成為一件真正的陶瓷品。 (據鳳凰藝術)
《玄奘》近日發行 郵市行情漸趨回暖
本刊訊 中國郵政近日發行《玄奘》特種郵票,一套2枚加小型張1枚,圖名分別為“西行求法”、“東歸譯經”和“玄奘像”,全套郵票面值為8.40元。
據有關專家介紹,目前歷史名人系列的郵票大部分品種處于低價位,因其市場消耗逐漸增大,預計后期價格會有一定幅度上漲。進入9月以來,隨著“歇夏期”的結束,低迷數月的郵市開始重現活躍跡象。 (據《南方日報》)
捕獵者殘忍獲取盔犀鳥頭骨制作工藝品
本刊訊 前段時間,香港海關查獲一批走私品,這是一種瀕危鳥類的頭骨,鳥名叫盔犀鳥,產于緬甸南部、泰國南部、馬來半島、婆羅州和蘇門答臘等地500米以下的低海拔森林中。盔犀鳥頭骨像頭盔,套在突出的喙上面。和一般犀鳥不太一樣,盔犀鳥的盔突是實心的,由堅硬角蛋白構成,再加上其脂腺會分泌出紅色蠟質液體,能夠染紅其本是黃色的盔突,使得它們的頭骨被認為是制作工藝品的上好材料。捕獵者殘忍獲取盔犀鳥頭骨制作的工藝品,比象牙貴3倍。
(據中青網)
惡性炒作致暴漲暴跌 金絲楠木亟待行業標準
本刊訊 不久前,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楠木保護與發展促進會發布的公告稱,楠木行業曾經歷惡性炒作,存在部分產品價格虛高脫離實際的現象,導致市場對楠木的價值和價格認知模糊。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說,對金絲楠木行業進行資本運作是正常的,這也符合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但不能沒有“底線”。在宋清輝看來,楠木行業之所以這么混亂與沒有行業標準有關,缺乏標準就會導致價格體系混亂不堪,從而使得亂象頻發,行業無序發展,最后使行業走到窮途末路。
在國標或行業透明化標準尚未出臺之前,投資者和監管部門該如何投資、監管呢?專家認為,除了等待楠木行業標準的制定,投資者還要謹慎防范楠木行業暴漲暴跌帶來的投資風險,不要心存僥幸,期待一夜暴富,理性投資才是良性的選擇。楠木行業協會與消費者保護組織要加強合作力度,向社會及時普及楠木行業的知識,從而達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郝月影)
當代藝術在西部發聲
本刊訊 9月10日,醞釀已久的首屆銀川雙年展在銀川當代美術館開幕,由安尼施·卡普爾、小野洋子、宋冬、劉韡、楊宏偉、蘇達山·薛提等73位藝術家組成的超豪華藝術陣容,為這座身處內陸的西部城市帶來了一場奇妙的視覺體驗。
近年,“雙年展”遍地開花,讓觀眾迷茫的是,不同地方的展覽存在嚴重的“同質化”,鮮少出現屬于某一個地方的獨特雙年展。而銀川雙年展的特別之處,便是考慮了自身的地理位置。
經過8個月籌備,伯斯邀請來自33個國家的73位國際知名藝術家參展。其中,宋冬、楊宏偉、曹斐等10位藝術家來自中國。展覽主題為“圖像,超光速”,旨在揭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一切沖突,作品包含視頻、攝影、繪畫、雕塑等種類。據悉,本屆雙年展將持續至12月18日。 (易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