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曾兩次獲評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近期再次取得重要進展,首度發現大量北宋晚期以降的素燒器以及兩座明代窯爐。專家表示,這對研究汝窯與官窯關系、梳理河南古陶瓷歷史又提供了新的佐證。
汝窯位居北宋五大名窯之首,存在時間極短,傳世瓷器極少,這一瓷種的考古研究與技術復原一直為社會矚目。近日,由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文物局主辦的“2016汝瓷工藝技術與文化產業發展論壇”在寶豐舉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郭木森披露了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第六次發掘的最新發現。
清涼寺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開始發掘,其汝瓷窖藏和汝窯中心燒造區的發現破解了千年汝窯之謎,位列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館之寶的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就出自清涼寺遺址。2012年至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汝窯中心燒造區外圍新發掘近2000平方米,其中,中心燒造區西南部小范圍內出土素燒器(非成品)近8萬件(片),為前所未見。 (游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