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司徒王允為了除掉國賊董卓,巧施連環(huán)計,用貂蟬成功地離間了董卓和呂布。呂布為了贏得貂蟬而加入了誅殺董卓的隊列,并成功殺了董卓,為天下除掉一害。但在真實的歷史中,呂布果真是為了貂蟬而殺掉董卓的嗎?
其實不然,呂布?xì)⒌舳坑兄芏鄰?fù)雜的原因,但歸根結(jié)底在于呂布心中對董卓的恐懼。
呂布雖“膂力過人”,但說到底只是匹夫之勇,并未掌握兵馬大權(quán),和董卓的實力沒法比。他雖拜董卓為義父,董卓對他也很器重,但他們之間的交情,畢竟建立在利益之上——呂布曾被董卓利誘而殺掉自己的上級——他們的關(guān)系基礎(chǔ)很不牢固。
董卓為人殘暴,朝中很多人對他恨之入骨,但都是敢怒不敢言,這一點董卓心中很清楚。為了安全起見,他讓呂布做他的“保安班班長”,時刻保護他的安全。可董卓脾氣不好,愛生氣,而且一生氣就喜歡拿別人的性命開玩笑。他曾有一次拿手戟投擲呂布,差點讓呂布小命不保。
而呂布也不是什么好人,在擔(dān)任董卓的保鏢期間,居然和董卓府上的一個婢女好上了,這就相當(dāng)于間接給董卓戴上了綠帽子。呂布一想起平常自己沒怎么得罪董卓,他都敢拿手戟往自己頭上扔,如果這件事讓董卓知道了,還會有活路嗎?所以呂布由此非常害怕董卓。
長期的壓抑讓呂布心情煩悶,所以他想找個人好好吐露一下心聲,于是他想起了司徒王允。為什么會想起他呢?原因就是平日在生活里,王允對呂布很不錯,所以呂布將王允看作一個可以信任的人。他將董卓差點殺掉自己的事情說給王允聽,王允聽后非常敏銳地捕捉到呂布對董卓不滿這一信息,于是決定對呂布加以拉攏,因為此時王允正在暗地里聯(lián)合朝中的勢力想要扳倒董卓,呂布的加入無疑是勝利的關(guān)鍵。
和王允聯(lián)手殺掉董卓,對呂布也有好處,除了可以結(jié)束擔(dān)驚受怕的日子,也可以在政治上翻身——因為當(dāng)時東漢的朝廷是被董卓把控的,殺掉董卓,自己就等于是立功之臣,極有可能成為執(zhí)掌大權(quán)的人。對權(quán)力的渴望,對董卓的擔(dān)心,讓呂布沒猶豫就同意了王允的要求。于是,在雙方的精密安排下,董卓最終命喪黃泉。
由此可見,呂布并非像演義中寫的那樣,是因為想要奪得貂蟬而去殺掉董卓的,他和王允聯(lián)手除掉董卓,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個人意愿,是為了消除董卓對自己的威脅以及奪得權(quán)力。事后他也確實和王允結(jié)成了政治聯(lián)盟,共同執(zhí)掌了東漢朝堂。雖然這段時間不是很長。
摘自《百家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