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夏天,炎炎烈日讓人不愿意外出就餐,而鄭東新區各大寫字樓附近突然被漫天的外賣傳單所覆蓋,只要你走在路上,總會看到有外賣送貨人員匆匆而過。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么、外賣超人等各家外賣APP也是殺得難解難分,為了搶占市場,各家也是玩命似的提高優惠幅度,咬著牙給消費者讓利。
第一次下載注冊用戶只需要花1元錢便可以嘗到一頓美味大餐,而在此后相當一段時間內,消費者在通過手機訂購外賣時也可以享受到各種優惠。而各家餐飲店為了吸引眼球,也不斷推出送飲料、水果等各種福利。
但是一年過去了,美團外賣、餓了么等各個商家依舊旗鼓相當,經過一輪燒錢大戰,并沒有見自己獨占市場,反而是當各種優惠和福利逐漸降低甚至于消失的時候,消費者逐漸感到有些不適應,以往花10元錢就能買到的大餐現在可能需要14元或者15元甚至更多。這樣的心理落差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消費者對外賣軟件的熱情。
外賣O2O存在的價值
乍一看來,外賣O2O無疑給消費者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在商務區寫字樓里工作的人群,到了中午自然有午飯送上門來,既節省了時間和精力,也不用為了一頓午飯擠著人群去“拼命”。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季,不愿意挪窩的上班族們在舒適的辦公室里就解決了午飯問題,這無疑讓現在的年輕人感到方便舒服。
對于商務區的餐飲店而言,外賣無疑為它們拓展了利潤的空間,一般來說,市區的餐飲店在中午和晚上為兩個消費高峰期,這些店面一天可以盈利兩次。
但商務區的消費人群有著特殊性,雖然中午各個餐館人滿為患。但到了晚上,商務區的很多人都下班回家吃飯了,整個寫字樓都空空蕩蕩,這自然導致附近的餐飲店門可羅雀。在周末,很多餐飲店連中午的消費者都會比平時少很多。
以鄭州市鄭東新區為例,會展中心附近很多餐館都曾多次改頭換面,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真正堅持下來的并不多,有的餐館為了在晚上吸引人氣,甚至推出只要消費者中午在餐館吃一碗燴面,晚上就送一碗燴面的優惠活動。
外賣O2O恰好抓住了商務區餐飲店的痛點,為其拓展了產品渠道,一個餐館中午接待的客流量畢竟有限,這也就一定程度限制了利潤空間,但通過外賣O2O,則可以無限擴大產品的數量,也就帶來了獲取更大利潤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外賣O2O的出現,打破了“好酒也怕巷子深”的現象。之前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小飯店,盡管飯做得好吃,但因店面太小或者位置偏僻備受冷落,而在外賣軟件上,則是給所有餐飲店提供了一個公平透明的平臺,只要你能獲得消費者認可,自然會收獲一大批“吃貨”的擁護。
食品安全問題永不過時
對于外賣而言,食品安全是一個繞不開話題,前期外賣軟件為了搶占市場份額,使出各種手段招攬商戶入駐。外賣軟件上僅僅是以圖片文字的形式將飯菜展示給消費者,而實地走訪后,發現商戶水平參差不齊,有街邊大的門店,還有偏遠街區犄角旮旯的外賣小店。消費者看不到,工商系統管不到,衛生狀況普遍較差。
但從2015年10月1日起,號稱史上最嚴厲的新《食品安全法》開始實施,其明確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對應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當年10月下旬,深圳市市場稽查局端掉多家在網絡平臺售賣食品的非法營業商家,并對“餓了么”“美團外賣”“大眾點評”“淘點點(口碑外賣)”進行立案調查。這是新《食品安全法》實施以來,全國首次對網絡交易平臺進行立案調查。
然而,更大的風暴則出現在今年的3·15晚會上,“餓了么”平臺由于存在無證商戶大規模利用其網絡銷售餐飲,且所供餐飯店在生產過程中驚現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一時間,整個外賣行業都陷入了信任危機中。
餓了么官方反應迅速,僅僅兩周時間,其就下線2萬余家違規餐廳。這一數據既說明了餐飲線上平臺存在諸多問題,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在嚴厲的政策監管下,餐飲O2O平臺能快速自查,杜絕食品安全亂象發生。
然而不能忽視的是,外賣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僅僅靠一次曝光就能解決的,第三方平臺如何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自我監管制度才是重中之重,將外賣食品安全作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方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潛在風險。
2016年餐飲O2O進入監管元年,國家正加大對平臺的監察力度,同時資本對餐飲O2O投資熱情消退,平臺將迎來巨大發展考驗,無論對于外賣平臺還是各大商家,在新的法律法規面前,外賣市場也將迎來一次大調整,整個行業必將受到更加嚴格的約束,以往的無序競爭也將得到遏制,誰能順勢而為,方才有希望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生存。
外賣平臺之間是否有真愛?
回歸到本質,外賣無非就是給消費者提供一頓可口的大餐而已,外賣軟件其實是搭建了消費者與無數餐飲店之間的橋梁。但是外賣O2O本身并不生產產品,所以它提供的更多是服務,如何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好吃的大餐以及完善相應的服務才是生存之道。
外賣超人訂餐平臺創始人兼CEO 劉凱曾表示,做外賣O2O一定要看清楚最本質最有價值的東西。在花錢這一方面,自己更關注所花的錢是否有價值,是否可持續。外賣平臺需要合作更多更好的餐廳,提高配送體驗度,提升產品體驗,在品質、速度和服務上給予用戶更好的體驗。
其實很多上班族在選擇外賣時,需要的并不是有免費飲料喝,或者有免費水果品嘗,而是僅僅為了吃上一頓可口的午飯而已,外賣平臺的出口也必將回歸到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上來。
根據Analysys易觀智庫數據監測顯示,2015年第4季度中國互聯網餐飲外賣市場規模達到190.8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33.1%。從2015年全年來看,餐飲外賣市場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隨著送餐物流的不斷完善和技術進步等因素,預計未來5年,互聯網外賣餐飲市場仍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這也說明,國內外賣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值得可期。
在經歷了2015年大規模燒錢階段后,很多人已經對手機訂餐相當熟悉,這也為外賣O2O市場打開了缺口。雖然各大外賣平臺耗費了大量資金仍舊沒有壟斷市場,但這種燒錢并非毫無可取之處。
因為在大家都燒錢的同時,如果你不燒錢,你將會第一個倒下。更重要的是,大家一起燒錢,也借機把整個外賣市場烘托起來,而僅靠一家平臺要想達到這種效果,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當優酷和土豆合并,當趕集網和58同城聯姻,當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彼此相擁時,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生存與利益面前,再強大的對手之間也不排除有“洞房花燭”的一天。在互聯網法則里,要么你是行業第一,要么你極其有個性,要么你就無法生存。
所以當各大外賣平臺大同小異時,消費者同樣遇到了難題,每選擇一家平臺就要下載一個APP,而手機中能安裝的軟件數量畢竟有限,即便是遇到瘋狂“吃貨”將所有軟件全部安裝,其最終也只會選擇最適合自己胃口的那一兩個保留,這也似乎暗示著未來外賣市場也有可能從戰國林立走向大一統。
大眾點評和美團的合并似乎讓人看到了以往互聯網世界里發生的故事。如有一天,其他幾家外賣平臺宣布聯手,也許我們不會再感到驚訝,而是微微一笑:“歷史不會重演,但會驚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