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格拉斯 全世界的香水之都款式
俗話說:“世界的浪漫在法國,法國的香氛在格拉斯小鎮?!?法國是世界第一香水出口大國,占全世界香水出口量的38%。而位居蔚藍海岸的美麗小鎮——格拉斯,則是法國香水的第一產地,這個不到4萬人的地方,有超過30家的香水工廠。自18世紀末以來,格拉斯的香水制造業一直相當繁榮,風靡世界的品牌香奈兒5號香水就誕生于此,它也為法國贏得了“香水之國”的美譽。
格拉斯小鎮位于法國東南部,地中海和南阿爾卑斯山之間,是一座環境優美清幽、氣候溫和濕潤、街道交錯狹窄的中世紀小城。它地處山區,較為溫暖,距離海邊20公里路程,特殊的氣候非常適合花卉種植,再加上地區人文和產業偏好,小鎮重點產業逐漸偏向花卉種植業及香水工業?;ɑ芊N植業包括了茉莉、月下香、玫瑰、水仙、風信子、紫羅蘭、康乃馨及薰衣草等眾多品種,其香精成為眾多香水師趨之若鶩的理由。
格拉斯小鎮生產法國2/3的天然芳香,用于制造香水和食品調味料,每年香水業為小鎮創造超過6億歐元的財富。小鎮因為香水設有國際香水博物館、弗拉戈納爾美術館、弗拉戈納爾香水工廠、普羅旺斯藝術歷史博物館等著名景點,吸引全世界的愛香及旅游的人士到來。格拉斯每年舉行國際玫瑰博覽會和“茉莉花節”,在茉莉花節要舉行盛大的活動,裝飾華麗的花車穿過市鎮,并設置焰火、免費派對、民間音樂團體和街頭表演者等活動。格拉斯小鎮已成為探訪香水之路的旅行者們爭相拜訪的圣地之一。
格拉斯小鎮傍山而建,陡峭的臺階像一條條蜿蜒的帶子,把小鎮那些散落的塔式建筑和窄窄的石板路串在了一起。這里面朝大海,夏季地中海吹來的季風濕潤宜人,阿爾卑斯山下的地下水加上充足的陽光,使格拉斯成為花草優生地帶。冬季圣誕節后,來自澳洲的黃絨花將格拉斯及整個藍色海岸染成金黃色;春季,染料木的黃花取代黃絨花;夏季,田中是紫色的薰衣草;5、6月份是玫瑰的季節,7至9月茉莉盛開。此外,還有月下香、玫瑰、水仙、風信子、紫羅蘭、康乃馨及薰衣草……由于格拉斯位處坡地,各個品種的花均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海拔高度而各得其樂。每年在這個地區采集的花朵有700萬公斤之多。
在格拉斯小鎮附近的山丘里,一座寧靜的溪谷若隱若現,蜿蜒的鄉間小路從中間劃開,一條叫塞瓦捏的小溪平靜地流過,另一邊平坦的玫瑰與茉莉花田就是世界著名的香水圣地。這座名為Le Petit Campadieu的花田,法語的意思為“上帝的小營地”,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香水的原料供應地。
其實,法國小鎮格拉斯最初成名于皮革業,后來因環境污染發展了養花,再后來格拉斯便借了花的精髓成了世界的香水之都,如今旅游業又成了小鎮的主導產業。由此可見,格拉斯小鎮歷經了多次的產業轉型,并最終走上了以綠色農業為基礎(鮮花)、新型工業為主導(香水)、現代服務業為支撐(旅游)的經濟發展模式。
第一次轉型從16世紀初開始一直持續到17世紀中葉,這次轉型使格拉斯人拋棄了污染嚴重的手工皮手套生產,轉而生產更環保、附加值也更高的香精和香水。這次轉型有兩個方面的成功之處,第一是實現了香味皮手套對異味皮手套的淘汰,實現了產業的升級換代,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第二是善于發現商機的手工匠們主動放棄了皮手套產業,轉而進入附加值更高、具有更大社會需求的新興產業——香精和香水產業,以獲取更高的收益。
小鎮第二次轉型是近半個世紀左右的事情,它成功融入了全球產業鏈。今天,小鎮里一般使用蒸餾法來提煉精油,為了保證精油的質量,盡管成本很高但是作為原料的鮮花一直是手工采摘,特別是當地一種素馨花只能在凌晨4點到上午10點間采摘,這種近乎苛刻的傳統被一代代沿襲了下來。由于格拉斯本地采摘的鮮花成本過高,使得香水制造廠商進而轉向進口原材料。
格拉斯小鎮始終保持著活力,如今也仍在轉型與發展中。
美國格林威治 對沖基金的傳奇之地
在美國,有一個小鎮跟硅谷一樣有名。只不過硅谷講的是二進制(IT),這里講的是衍生品(金融)。格林威治小鎮占地面積只有174平方公里,是康涅狄格州的一個小鎮。但不凡的是,這座小鎮里卻集中了超過500家的對沖基金公司,其掌握的財富規模更是驚人,僅Bridge Water這一家公司就控制著1500億美元的資金規模。所以說美國格林威治小鎮是對沖基金的傳奇圣地,一點兒也不夸張。
格林威治小鎮離紐約州很近,坐火車35至40分鐘,大概相當于深圳到廣州的距離。每天早上能看到很多年輕人很有朝氣、衣著講究地從紐約州趕到康州上班,形成一條亮麗的風景線。格林威治環境優美,風景如畫,別墅區眾多,非常安靜。大多數對沖基金的工作人員都能步行上班,滿眼盡是綠色,這個地方還很適合老年人,60歲以上的基金經理都能安安靜靜地過日子。
但是如果只是為住大房子,環境好,紐約北面遠離曼哈頓的這種地方也很多,為什么一定是格林威治呢?
在幾十年前,格林威治開始發力吸引對沖基金的時候,當地稅收比紐約要低很多。大概一千萬美元的年收入,在格林威治要比在紐約省50萬美元。再加上本身環境也不錯,交通也方便,離紐約又不遠,這些節省的稅金切切實實吸引了最早的一批對沖基金企業。格林威治的稅率也比紐約低,比如說房產的物業稅,小鎮只有千分之十二,近在咫尺的紐約州就要千分之三十。但稅率低,格林威治政府怎么運行?很大程度上,要靠對沖基金大佬捐款,包括公立學校、教堂和圖書館等,這也是平衡預算的很重要的方面。
按理來說,對沖基金這種機構,交易上可以遠程下單,金融市場的交易所都只是變成了一個概念,地理位置并不重要,對沖基金應該并不在乎辦公的地區,為什么一定要聚在一起呢?
實際上,對沖基金行業是對聚集效應要求最高的行業。美國很多機構投資者都這樣說,他們選基金基本就在紐約和格林威治,其余地方都很少去。很簡單,出差是需要成本的,機構投資者選擇對沖基金投資首先要對基金進行盡職調查,這就需要一個足夠多的走訪量。而且,投資者維護投資組合還需要定期跟蹤,離著遠總歸不方便。這也是為什么規模效應一旦建立起來,將很難撼動這個地位。
縱觀全球,對沖基金聚集區一般都放在沿海地區,因為網速非常重要?,F在都是拼毫秒級的,網速差個幾秒就是很大的劣勢。此外,對沖基金中心還要離金融中心近,因為牽涉到銀行的兌換,至少要跟一個比較大的分行離得近。格林威治小鎮都滿足這些條件,所以自然而然地聚集了大量的對沖基金公司。
對沖基金基地還要有嚴格的安保系統。格林威治的安保系統非常強大,比如進門的地方有警犬,要是帶些什么武器進來會被發現。安全問題已不用再擔心。
除了富麗堂皇的豪宅,格林威治還以水道、蜿蜒的鄉村路、森林、草地和峽谷著稱,這里變成了世界最美的世界對沖基金之都。
丹麥卡倫堡 工業共生的生態之城
想象一下,若工業城市的產業鏈就像條食物鏈,A公司的廢物是B公司的食物,發電廠的蒸汽提供給制藥廠,制藥廠的污泥變成鄰近農場的肥料,這樣的模式可能發生嗎?
丹麥卡倫堡市正是企業共生與循環經濟的體現??▊惐の挥诘準锥几绫竟鬟吋s百公里,是個規模不大的小鎮,居民約5萬。過去40年來,卡倫堡創造出產業共生模式,你的廢物是我的原料概念,證明跨產業的資源循環利用并非夢想。“工業共生體系”的發展使這個不為人知的小鎮在世界上知名起來,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其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已經成為其他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區域循環經濟的傳統典范。
據了解,目前在卡倫堡工業共生體系中主要有四家企業:丹麥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阿斯耐斯瓦爾蓋發電廠,發電能力為150萬千瓦;丹麥最大的煉油廠斯塔朵爾煉油廠,年產量超過300萬噸,消耗原油500多萬噸;丹麥最大的生物工程公司挪伏·挪爾迪斯克公司;瑞典企業吉普洛克石膏材料公司。
卡倫堡市政府也參與了該共生體系的運行,它使用發電廠出售的蒸汽給全市供暖。共生體系內的成員相互間的距離不超過數百米,由專門的管道體系連接在一起。此外,工業園區內還有硫酸廠、水泥廠、農場等企業參與到了工業共生體系中。
由于進行了合理的鏈接,能源和副產品在這些企業中得以多級重復利用。這些企業以能源、水和廢物的形式進行物質交易,一家企業的廢棄物成為另一家企業的原料。煉油廠的廢水經過生物凈化處理,輸送到發電廠,作為發電廠冷卻發電機組的冷卻水。煉油廠生產的多余燃氣則作為燃料供給發電廠,部分替代煤和石油,每年能夠使發電廠節約煤3萬噸,節約石油1.9萬噸。同時這些燃氣還供應給石膏材料廠用于石膏板生產的干燥之用。發電廠產生的蒸汽供給煉油廠和制藥廠(發酵池),同時,發電廠也把蒸汽出售給石膏廠和市政府,它甚至還給一家養殖場提供熱水。發電廠一年產生的7萬噸飛灰,被水泥廠用來生產水泥。企業間通過這種“互助”,實現了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
據了解,卡倫堡16個廢料交換工程總投資為6000萬美元,而由此產生的效益每年超過1000萬美元,取得了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
要探求卡倫堡小鎮的發展動力,可以看出,第一個驅動力來自于政策機制。政府在制度安排上對污染排放實行強制性的高收費政策,這使得污染物的排放成為一種成本要素。與此同時,對于減少污染排放則給予經濟激勵。這是卡倫堡生態工業模式產生的基本原因。
第二個驅動力來自于企業經濟效益和長期發展??▊惐さ貐^水資源缺乏,地下水很昂貴,發電廠的冷卻水若直接排放不僅會導致水的供給短缺,使得當地其他企業無水可用,發展受到限制,而且還要繳納污水排放稅。因此,其他企業就主動與發電廠簽訂協議,利用發電廠產生的冷卻水和余熱。因為在卡倫堡,對于那幾家企業來說,加工廢水重新利用的成本與繳納污水排放稅相比可以節約50%的成本;而與直接取用新地下水相比可以節約成本約75%。因此,水的循環利用成為最早循環利用的生產要素。這是卡倫堡生態工業存在并發展的核心。
第三個驅動力來自于企業的生態道德和社會責任??▊惐さ闹扑帍S利用制藥產生的有機廢棄物制造有機肥料,免費送給周圍的農場使用,作為回報,企業從農場獲得農產品做原料。這使制藥廠與農場之間成為循環經濟聯合體,實現了污染物的零排放。這是制藥企業追求對社會負責任形象和生態道德的結果。
同時,丹麥卡倫堡還積極打造綠色宜居環境,引導地區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