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銜是軍人的榮譽,是對每一位軍人最好的激勵。1955年授予將軍軍銜的人選,由總干部部與總政治部分別提出,再報請中央軍委批準。授銜的主要依據是從資歷、戰功、德才和威望等方面綜合考慮。除了現任職務、政治品質、業務能力、在軍隊服務的經歷及對革命事業的貢獻外,最初確定的評銜標準里還有一條:要適當照顧到各方面軍干部的相對平衡。宋任窮當時在總干部部當副部長,他晚年回憶說,總干部部面臨的任務繁重,工作頭緒很多,至今印象最深,當時耗費精力最多的是授銜和頒發勛章獎章的工作,“我記得那個時候除了處理其他日常工作外,我們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搞這個平衡工作。在排隊平衡過程中,我們認真研究,反復斟酌……”所以,在授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軍銜對于軍人來說偏高或偏低的情況,比如偏高的有王樹聲、許光達、賀炳炎,偏低的有徐立清、賀晉年、解方、段蘇權、袁也烈、蕭克以及鐘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們軍銜偏高或偏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