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高職院校逐年擴招,高職畢業人數也逐年增加,從而使得高職生的就業壓力日益凸顯,因此,高職生在求職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問題。本文對高職生就業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分析并更多地關注預防高職生產生就業心理問題,把問題扼殺在萌芽狀態。
【關鍵詞】高職生;就業心理健康問題;壓力
據國家人力資源保障部統計,教育部網站消息,我國2015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49萬人,比2014年再增22萬人,大學生就業面臨新的挑戰,而2015年就業需求與2014年相比并沒有明顯的起伏。在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式下,如果高職生不能及時調整心態,有效緩解就業壓力,將會產生就業心理問題。
1 高職生就業心理健康問題產生的原因
1.1 高職生自身造成的壓力
1.1.1 高職生對自我定位不準確,不是過高就是過低
定位過高的學生,往往一味的最求發達城市,而不考慮自身水平,期望值高于自己的實際能力,導致就業屢次失敗,從而給心理造成壓力。定位過低的學生,則在求職過程中不自信,敏感,抗挫折能力弱,在遇到挫折后容易退縮,放棄求職的打算,心理痛苦,壓力無法排解。
1.1.2 高職生就業意識模糊,對自己沒有明確的認識
不少高職生在校期間每天沉浸于網絡或者無所事事,并不會認真的規劃自己的人生,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興趣在那里,因此,專業知識學得一般,就業意向模糊不清,導致畢業時就業壓力大,迷茫,不知所措。
1.1.3 高職生綜合能力差,缺乏吃苦精神
目前高職院校中的學生都是90后,而90后中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包辦中成長,沒有經歷過任何風雨,因此,缺乏吃苦奉獻精神,遇到困難就想退縮,頻繁跳槽,不能踏踏實實就業。
1.2 高職生家長給予的壓力
在大部分中國父母的心目中,子女考上了大學就是進入了保險箱,并且多年來的教育付出,認為子女大學畢業后就該得到相應的回報,根本不會考慮現在的就業形式,如果子女就業不順利就會責備之,使得高職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
1.3 高職生所處學校給予的壓力
首先,高職院校由于近些年的擴招,而整體資源建設又沒有相應跟上,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整體能力不強缺乏社會競爭力。其次,高職生自主學習性較差,加之在校學習時間又比本科院校短,在掌握知識和技能方面缺乏社會競爭力,并且在校期間除了要努力獲得畢業證,還要考取其他職業證書也是壓力重重。
1.4 社會給高職生的壓力
由于近些年高職生的擴招,而社會對高職生的需求不足,農村剩余勞動力涌入市場,使得高職生的就業崗位不多。另外,高職生的學歷又處于社會的劣勢,社會對高學歷的追捧,使得高職生在就業過程中承受著一定的危機感和自卑感,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從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
2 緩解就業心理問題的方法
2.1 高職院校從新生入學開始抓起,引導學生正確的認知,并做好職業規劃
在新生入學時,高職院校應安排專門的老師和輔導員,對學生講解當前的就業形式,指導每位同學認識自我,并充分的了解自我,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做好大學期間的規劃,為畢業走向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輔導員定期組織學生檢查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修正,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討論自己的規劃并分析總結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有效方法。從而造就學生清晰的目標,并為之奮斗的決心。
2.2 對高職生開展挫折教育,引導其正確的排解心理壓力
由于現在的高職生大部分都在順境中成長,從小就不為吃穿愁,沒有經歷過風雨,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因此,對高職生的挫折教育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讓他們正確的認識到,在求職的過程中,失敗是不能夠避免的,而如何正確的面對挫折和失敗才是求職成功的關鍵,高職生要著重培養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要敢于面對挫折和應對挫折,要有勇于戰勝困難和失敗的信念,要隨時準備著吃苦,要有迎接各種挑戰的勇氣。同時,學會與人溝通,與人相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并且引導高職生正確的認識到,任何單位的領導和管理者都是從基層選拔上來的,指導學時做切合實際的就業期望,踏踏實實做好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2.3 全方位提高高職生的就業能力
所謂就業能力,是指高職生獲得并具有做好職位的能力,而不只是擁有一份職位這種狀態。因此,要從高職生的觀念、能力和潛力方面提升學生的就業力,因此要對高職生進行全程的指導,包括職業規劃和就業心理方面的指導。幫助高職生找準自己的位置,提高學習知識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其次,對高職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也是很有必要的,從其人際關系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方面進行培養和指導。第三,是通過一些問卷調查的方式幫助高職生更加準確的認識自己,以及對事物的評價能力,增強高職生的就業準備意識,并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及時調整職業定位,加強誠信教育,切實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2.4 高職院校積極招攬就業單位,為高職生拓寬就業渠道
目前的就業形勢是,畢業生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而企業又苦于招不到合適的畢業生,這時,高職院校加強校企信息溝通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因此,學校從事就業的部門就應該走出校門,為本校學生尋找合適的企業,并做好人才的輸送工作,并隨時傳達國家對畢業生的政策,了解就業形勢以及企業的用人行情,把學生有選擇性的主動送到企業門口,組織好企業到學校招聘,做好學生和企業的后勤保障工作。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對高職生就業心理危機的預防和干預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通過有效的干預幫助其提高就業心理承受能力和勇于面對挫折和失敗的信心,消除心理顧慮,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李德福.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及其對策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
[2]劉中亮.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與調適[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8(04).
[3]金平,陳齊平.論高職院校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及疏導途徑[J].就業與創業,2010(07).
[4]張淑春,趙毅,相玉紅.大學生就業指導概論[M].沈陽: 遼寧人民出版社,2010.
[5]姜曉光.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就業指導教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188-192.
作者單位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江西省南昌市 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