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國高校也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擴招,因此畢業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里人數也隨之持續上升,以獨立學院為例,本文將分析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就業的特征和因素,并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的職業指導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畢業生;就業困難;職業指導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作為高校就業困難群體,他們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對該群體的幫扶和指導,不僅直接關系到大學生的切身利益和高等教育的聲譽,還有利于社會的和諧和國家的穩定。
1 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的類型
1.1 基本特征
經調查了解,就業困難群體一般具有以下特點,家庭困難,學業困難,特殊心理困難,性格內向,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尤為突出的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最為普遍的特點是其所擁有的社會資源匱乏,社會參與度較低。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中,獨立學院學生又有著其自身的特點,一般而言,獨立學院的學生一般挫折承受力較差,自我定位不準,學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生家庭經濟狀況差別較大,貧困生問題突出。這些特征使得獨立學院學生社會交往能力不足,造成社會實踐經驗的匱乏,從而增加了就業的難度。
1.2 群體種類
目前來看,現階段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主要有性別歧視群體、專業知識較差群體、家庭經濟困難群體、心理素質脆弱群體和綜合素質低下群體等。
2 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產生的原因
2.1 高校層面
2.1.1 專業學科設置不合理
部分獨立學院盲目追求學科門類齊全,而不結合高校自身定位和教學條件,在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設置方面與社會需求脫節,課程設置和培養不能與社會和企業的需求進行匹配,重理論輕實踐,學用嚴重脫節,致使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處于劣勢。第二、部分獨立學院就業指導和職業設計面窄,就業指導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不能及時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扶助,從而阻礙了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的提升。
2.1.2 家庭層面
總體而言,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就業率明顯高于家庭經濟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原因。第一、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群體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人際交往也往往變得不自信,在求職過程中,與用人單位的面試交流也會表現出自信心不足,其自身對求職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畏難情緒。第二、家庭社會資源的匱乏也是導致高校畢業生成為就業困難群體的又一重要原因。在這個人人都喊“拼爹”的時代,越是經濟困難的家庭,所擁有的社會資源相對較少,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造就了就業機會的喪失,形成就業機會的不平等現象。
2.1.3 個人層面
總體而言,畢業生自身的主觀原因是造成就業困難的根源所在。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原因。第一、專業能力不強。部分學生從高中轉入大學后,放松了對自身的要求,沒有明確學習目標,專業知識掌握不扎實,缺乏專研精神,考試以“六十分萬歲,多一分浪費”為目標,將大量用于提高專業技能的時間浪費在其他方面,專業技能和實踐方面缺乏鍛煉,不能適應單位招聘崗位的要求。第二、綜合素質不佳,部分學生只重視專業課學習,導致知識面窄,思維不開闊,不注重自身綜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缺乏團隊協作精神、缺乏責任意識、紀律觀念不強最終導致給用人單位留下不好印象。做好就業困難群體職業指導的路徑選擇
2.1.4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高校在應用復合型高素質人才培養過程中,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應以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深化教育改革,優化專業設置,調整專業結構,進一步強化社會實習、實踐環節,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素質講座、技能競賽等,加強學生的品德教育、職業教育,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切實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2.2 加強校企合作
高校應以拓寬就業渠道為宗旨,加強校企合作,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的就業關系,從而建立穩定的就業實習基地,定期開展實習培訓,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以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一方面,可以聘請企業導師走進校園,就特定的職業要求提供指導,分享他們的社會經驗,將職業生涯規劃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中。另一方面,高校也可以積極走出校門,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交流,組織有意向的畢業生實地考察用人單位,提前讓畢業生感受社會,增強職業體驗。
2.3 加強職業指導隊伍建設
職業指導隊伍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獲得專業職業指導的人才保障之一,是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群體順利就業的重要推動力量,因此,學校必須強化職業指導隊伍建設。學院應對職業指導教師團隊開展生涯規劃與職業指導實踐,通過職業資格認證、教學方法專題培訓、參觀交流等一系列職業指導專業訓練,加強和提高職業指導教師專業隊伍的專業化程度,除此之外,應同時持有國家職業指導師和心理咨詢師證書,這樣才能保證提供指導與幫助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3 結束語
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必然伴隨著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處在劣勢地位的就業困難群體只有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接受就業指導培訓,增強自身綜合能力,才可能在求職過程中做到知己知彼,有備無患,通過職業指導師的專業指導來不斷提高職業技能,使自我認知更加立項,使就業信心更加順暢。做好就業困難群體的職業指導工作,我們一直在路上。
參考文獻
[1]王毅平.山東省就業困難群體及其社會支持[J].理論學刊,2004(6):125.
[2]張芳.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分析及指導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147-151.
[3]王再軍.職業指導視角下高校就業困難群體就業指導路徑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3(3):96-98.
[4]凌琳.耿瑋瑋.論述對高校各類就業困難群體的職業指導與幫助[J].新課程,2011(9):149.
[5]謝懷平.試論如何做好就業困難群體的職業指導[J].社會研究,2015(6):51.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 江蘇省南京市 21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