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質量如何直接關系到我國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文章以部分高職大學生為對象,通過對高職學生學習風格現狀的調研,分析了高職學生學習風格整體情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研究結論,以期能夠為提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有所借鑒。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學習風格;現狀分析
高等職業教育占據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第一線需要的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相對本科生,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存在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能力不足等現象,究其原因,除了學生生源質量、辦學條件、教學方法等因素之外,對于高職學生學習風格缺乏了解,不能做到采取相應的教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是影響高職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原因。所謂學習風格,Keefe 在1979年從信息加工角度界定學習風格為:“學習風格由學習者特有的認知、情感和生理行為構成,它反映學習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并對之做出反映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方式”。它是學習者個體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個性傾向與特征,也就是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個性,因而不同類型的學習風格沒有好壞之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學習風格,教師就能據其進行課堂環境、教學方法等的改革,做到因材施教,從而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
本文結合對重慶部分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數據情況,分析了高職學生學習風格整體情況,提出了相關研究結論,以期能夠為提高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有所幫助。
1 調查的組織和實施
本次問卷調查的形式,由45個問題組成,每個問題均設有可供選擇的多個答案。我們主要抽取在重慶比較有代表性的國家和市級示范、骨干高職院校以及普通高職院校共10所作為本次調查的對象來源。調查對象主要是所抽取高職院校的在校專科學生。問卷發放渠道是通過各高職院校相關學生部門發放,每個學校60份,累計發出600份。為了縮小年級間人數的差距,要求每個學校每個年級20份,且盡量考慮性別的平衡。最后總共回收有效問卷546份,回收率達到91%。對回收的有效問卷利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其具體情況如表1。
從表1樣本基本情況可以看出:
(1)研究調查中男生居多占總人數的66.5%,女生相對較少占總人數的33.5%。
(2)從丟失的問卷數量上來看,學生對隱私方面的調查存在有意回避的情況,尤其是居住地和家庭收入兩個方面,丟失問卷數分別為28人和56人,分別占5.1%和10.3%。
(3)對于成績方面,丟失問卷數量較少僅占1.5%,這說明學生可能已不再把成績的好壞作為衡量能力高低的唯一標準了。
2 高職大學生學習風格情況分析
從表2高職大學生學習風格特點總體情況可以看出:
2.1 具有認為學習就是接受教材、老師所講的內容學習觀的占68%
在調查問卷中涉及的三個題目中,其中認為“學習就是掌握一門實用技術”的比例最高,這也間接說明了當代高職大學生學習的功用性很強。而認為學習就是運用已有知識重新組建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占32%,這說明相當部分高職學生還是簡單地記憶學習。
2.2 在學習動機方面
處于為了以后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的表層的大學生占總體的55%,其中學習是為了以后找到好工作的比例最高。處于對專業感興趣期望以后得到更大發展的深層次的占45%,其中目的實現個人價值比例最高,而純粹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的比例最低。
2.3 在學習策略層面上
(1)對于學習感知方式,單獨學習的比例最低為16%,小組學習方式次之為17%。動手實踐中學習的比例最高為28%。視覺、聽覺比例相差不大分別為19%和20%。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學習可以利用多種感知方式進行,但大部分高職大學生還是習慣傳統的老師講授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認識到通過動手實踐做中學獲得知識的重要性。
(2)在知識加工策略方面,處于簡單機械地記憶理論知識表層加工的高職學生占得比重較大為61%,處于在理解的基礎上歸納分析地學習的深層加工的為39%。這說明對于學生知識加工方法上需要加強引導。
(3)在學習管理上,兩種情況的比例差別也比較大。能很好地利用圖書館、網絡等各種資源來主動學習自主管理方式的比例為31%;處于他主管理方式的占69%,表現為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老師的任務或老師的監督就很少學習,在作業或考試后,對老師的評價看得很重;課外時間利用率低;學習的意志力不強,缺乏自我監控能力。
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高職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兩種類型:表層型和深層型。表層型學習風格的學生一般只是通過簡單記憶掌握課本和教師所講內容,學習主要是從個人方面考慮,有著急功近利的思想;在課程的選擇上會選擇那些對他們目前或將來工作生活有用的課程,愿意考取實用性的證書,學習是想掙夠能順利畢業所需要的學分,認為上大學是未來謀職生活的良好途徑;他們會對書本知識看得很重,在考試前會對定理、事實、概念會有計劃地進行復習,期望學習時得到教師明確的指導,最好是告訴如何應付該門課程的考試。而深層型學習風格的大學生,認為知識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想通過學習來充實自己,找到滿足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們的學習是在接受書本知識的基礎上,在吸收消化了老師傳授的知識之后又重新建構的;他們比較重視實踐,經常會設法把課程中學習的理論應用于實際,用課程中獲得的知識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或解決實際問題。但是這部分學生比例只占到39%,他們雖然對學習內容管理較好,但對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干擾管理較差。這些事實都說明大學生學習仍需全方位的指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其全面發展。
3 結束語
由以上分析來看,高職大學生這種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風格特點與我國當前倡導的要全面發展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的素質教育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需要分析高職大學生學習風格,據此進行課堂環境、教學方法等的改革,從而指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
參考文獻
[1]張麗英.基于學習風格視角的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策略創新[J].職業技術教育,2014(20).
[2]吳泓穎,林蕓,宋艷萍.基于學習風格的高職學生學習策略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9).
[3]仲吉昊.淺析學習風格理論[J].才智,2012(10).
[4]王婷婷,吳慶麟.學習風格理論綜述及其教育啟示[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4).
作者簡介
李紅立(1975-),男,河南省臨潁縣人。碩士學位。現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建筑技術經濟及高職教育教學研究。
孫敬濤(1983-),男,河南省人。碩士學位。現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工程師,主要從事工程造價及高職教育教學研究。
陳淑珍(1986-),女,湖南省郴州市人。碩士學位。現為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工程造價及高職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單位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重慶市 40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