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近場通信作為一種短距離高頻無線通信技術,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優點,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數據傳輸。本文分析了NFC技術和傳統無線通訊技術的區別,重點對NFC技術在校園中的規劃案例進行了分析。認為NFC技術在校園中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關鍵詞】思政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職學校;長效機制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明確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分3個層面: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聯系,是我們黨作出的重要論斷之一。
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也明確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我們通過各種形式完善對高職學校學生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使之形成愛祖國、愛社會、愛知識、愛思考的良性循環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為了更有針對性的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探索,我們設計了有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卷,隨機選取我院各系一、二年級的部分學生500人進行調查,收回有效問卷492份,有效回收率98.4%。內容主要涉及高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認知、認同、踐行三個層面,包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社會熱點事件的看法、學生道德判斷和價值選擇等項目。
調查結果顯示:78%的高職學生通過已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并未得到廣泛關注。可見,高等職業院校的思政課依然不能得到全面的重視,學校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僅僅停留在宣講規章制度、道德規范等方面,說教行為的單項輸出沒能引起學生的主動關心。51%的高職學生獲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信息是通過電視節目、網絡等途徑,32%的學生認為思政課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授枯燥無味,能起到的影響不大。當今社會,各類媒體的宣傳對學生們的價值觀念起到的很大干預作用,而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思政課堂教學活動,卻無法吸引住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這種現狀是急需要反思和改革的。
受自身特點、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目前高職學生的價值取向依然呈現出多向化、多維化、多層次的狀態。他們可塑性較大,自我意識較強,缺少樂于助人和團隊合作意識,創新精神欠缺,習慣按部就班的學習生活。遇到問題時,社會價值觀常受到沖擊,這讓他們覺得迷惘與困惑、懷疑與失落、混亂與沖突。做好思政課教育工作,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長效機制,是當前全社會尤其是高職思政教育系統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
結合《培育高職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研究》的課題,我在思政相關課程上進行了以下幾點嘗試:
1 更新教學思想,把握踐行長效機制的脈搏
要抓住長效機制建設的脈搏就得突破傳統、單一的教學方法,從教師的教學思想上有所創新,尤其要把握對國家最新大政方針的認識,以現有高職學生的狀態為基礎,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青年。我院思政課教師確定每周二通過進行學術討論、教研活動、學習文件等方式,交流教學經驗,更新教學理念。
2 課程教學方式改革
2.1 在思政課程設置上,我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放在突出的位置,強化其理論指導作用
同時,結合豐富多彩的翻轉課堂活動把抽象枯燥的說教變得更加具體生動,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各班提前成立5-8人的學習小組,并推選組長1人。每個學習小組通過課前預習提出疑問上交思政課教師,接著進入獨立分析、查閱資料、協作探究、教師在線指導等過程,最后在思政課堂上進行整體輪流交流,達成共識,教師負責總結、補充、評價。這種形式實踐了幾個學期后,受到廣大學生的認可。學生們一致認為翻轉課堂能夠充分調動自己主動學習的意識,使每個人都能積極動腦、參與的意識有所增強。因此,我們針對每一門思政課,正在搭建一個新的網絡微信公眾系統,把相關的理論知識、相關人物事跡等上傳,讓更多的學生可以有選擇性的反復學習和閱讀。
2.2 政治教研室成立“微光社團”,成為思政課的教學拓展陣地
在課堂之外,思政課教師與骨干學生輪流進行宣講活動。教師的講座可以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識,解決學生的思想沖突,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堅定他們的崇高信仰。骨干學生的微講堂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使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領悟身邊的社會榮辱觀、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美麗中國的實際意義。
2.3 我們在學生中開展了“手抄黨章,給黨的生日獻禮”活動
學期初開始,每一個積極分子作為學習任務,每天抄寫黨章100字左右,用一個學期左右的時間抄寫完黨章全部內容,要求大家要認真思考,結合個人成長經歷,將所感所悟保存記錄,輪流在課堂上分享。同時,通過微信群、QQ群上傳照片進行展示。最后交至思政教師處匯總,在學院學習園地中進行集中展示,并作為思政課部分總評成績留存。通過每日幾分鐘時間的抄寫,不僅重溫了黨章內容、牢記了黨員責任和使命,同時,也讓黨章黨規凈化了心靈,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信念,激發了全體新生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斗志。
3 每學期組織行之有效的主題社會實踐活動
為引導廣大青年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和民生百態,深入研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到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人民、永遠熱愛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進一步增強“三個自信”,我們堅持每個學期組織學生開展一次社會調查。
教師給學生們提供十幾個備選調查內容,學生自愿結組自選其中一項,教師指導學生完成調查提綱、編寫調查問卷、對調查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撰寫調查報告等方面。調查過程中,教師嚴格要求學生留第一手的調查資料,比如,調查要有回收的問卷,訪談有現場的照片,以確保調查的真實有意義。最后,各組制作PPT在實踐結束時進行班內匯報展示,大家互相打分評價并計入總評成績。
4 評價體系的與時俱進
為了讓學生們樂于踐行、敢于堅持,思政課的評價體系也進一步調整。閉卷考試分值再適當降低一些,實踐活動部分成績相對比分加重,側重衡量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實踐活動的完成效果。除了評價學生在思政課的學習情況,還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評價范圍,只要與學生思想品行有關的其他方面都可以放入思政課評價體系。堅持從學生入學的第一學期開始建立檔案對其進行相關評價并追蹤至最后離校實習。無論是否有思政課聽課任務,每學期對學生的思想活動、行為習慣、參與校內外實踐等方面進行評價,創造養成各種日常良好心理、行為、思維習慣的學校大環境。
其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思政課教師的任務,也是整個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高職學校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校園基礎設施與校園環境的建設工作,努力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凈化心靈、升華情感的氛圍,爭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校園內可以多一些激勵學生的建筑標識,以一種“生活化”的方式在黑板報、廣播、校園網上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體師生都要特別重視對行為文化的培養,充分發揮在校園宣講的一切機會,樹立典型代表,以榜樣模范作用推動校園社會主義價值觀長效機制建設,保證學生畢業之時能成為一個既懂專業技術,又有社會責任的新型人才。
長效機制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需要高職院校根據自身情況,在教學、日常管理、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逐漸形成一條思想道德教育引導與實踐體驗深度結合的道路,一種集課程化、優質化、常態化為一體的新機制。
參考文獻
[1]馬來煥.校園文化價值取向[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11).
[2]張嘯宇.吳佳男.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調查與分析[J].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4).
[3]鄭騁.關于高職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能力的培育初探[J].神州2014(14).
[4]施劍松,蔡繼樂.社會大課堂 德育新陣地[R].中國教育報,2014(10).
作者單位
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河北省石家莊市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