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發放閱讀調查問卷方式對河北地區高校大學生的課外人文書籍閱讀進行調查研究,明確大學生閱讀態度、需求、傾向和特征,結合調查數據解決大學生的閱讀困惑和問題,希望通過此次調查研究,更好地引導帶學生課外人文書籍的閱讀。
【關鍵詞】大學生;課外閱讀;人文書籍;調查研究
在倡導精神文明建設的今天,人文素質的提高提上了新的高度,而培養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人文書籍閱讀。為了清晰了認識大學生課外人文書籍閱讀現狀,對問卷調查整理的基礎上,明確了大學生課外人文書籍的閱讀方式、需求與特征,探析他們在課外閱讀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方便相關部門的改善,把人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1 調查概況
本次調查發放問卷220份,回收204份,有效回收率為92.7%,調查內容主要由對閱讀書籍選擇、書籍來源、讀書時困惑、學校舉辦的讀書活動滿意度調查四個方面。調查對象為河北省大學生,涵蓋多個專業,數據真實。
2 調查結果及統計分析
2.1 大學生閱讀書籍選擇
由表1中中可以看出學生們讀的最多的書是人文類書籍,所占比例為39%,娛樂消遣類書籍緊隨其后,所占比例為30%,而最喜歡的書籍中經典書籍所占比為28%,言情/武俠/偵探和職場勵志為20%,娛樂/動漫為19%。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們實際閱讀的和所喜歡閱讀的還是有所差距的,這能一定程度反映出他們在閱讀目標與實際行動之間的差距。大部分的的學生還是對人文類書籍比較感興趣,體現了大學生對人文知識的看重。在讀與應該讀之間的差別最大的是娛樂消遣類,實際中讀的人不少,但大部分人還是認為不應該花費太多精力。這也說明大家對消遣娛樂書籍心知肚明,知道多讀無益,但是控制約束力偏弱,這就要求對那些自我控制能力偏弱的學生進行有效地規劃和管理。同時要在讀的書籍中提高應用技術類、科普讀物和專業用書的所占比例。
2.2 大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來源
大學生主要在校園活動,由圖1可以看出大學生課外閱讀書籍主要來源為圖書館,部分采取網上閱讀,書店購買的方式,而只有少量的會跟同學朋友借閱,書店借閱更是極少數。由于大學生閱讀課外讀物主要方式就是借閱,因此以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為載體可以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圖書館的特殊作用,應該加大人力、物力、財力,增加相關書籍數量,及時更新大學生感興趣書籍,保證優質服務,并且大力開發網絡平臺建設,使學生隨時隨地查閱圖書館信息資源。
2.3 大學生課外閱讀時困惑
通過調查與問卷分析可知,大學生讀書過程中的主要困惑具有以下表現,認為不知道讀什么書的有70人 (32% ),不知道怎么去讀的有57人 (26% ),讀完后沒什么收獲的有62人 (28.5% ),還有不少學生反映市場上的書質量低端,想看的書太少,或者其他原因,沒有時間讀書。大學生都知道讀書的必要性,但是怎么閱讀卻存在不少問題,對于讀什么書,怎么讀,沒有明確的目的性,對自身缺乏有效的認識,也缺乏他人指導和激勵,大部分處于迷茫、低效率的閱讀狀態。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的積極引領,指出他們的不足,解決他們讀什么、怎么讀的問題才能使得讀后有收獲,更愿意去讀,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4 學校舉辦的讀書活動滿意度調查
通過調查與問卷分析可知,41%的同學對學校舉辦的讀書活動不滿意,26%的學生不知道有這樣的活動,只有29%的同學表示基本滿意,只有4%的非常滿意度。一方面,這是教育工作者的失職,沒有很好地宣傳,致使很多學生不知道這樣的活動,另一方面是學校對舉辦讀書活動的敷衍,將讀書活動流于形式,沒有真正重視起來。高校應該增強人文教育的認知度,重視起來,營造出一個和諧健康的讀書環境。
3 結語
通過本次調查可以發現河北大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對人文書籍的的認知度比較高,呈現多樣化閱讀趨勢,但是也存在受大環境所影響,產生了些許問題。其一,閱讀自主性不強,控制約束力不夠,很多事情明白就是控制不住自己,這就應該教育工作者積極配合,起到引領作用,將注意力轉到正常課外閱讀信息上來;其二,閱讀困惑,不知道讀什么,怎么讀,因此,學校老師應該加強教育指導作用,學生自我認知也要加強。在學校方面,要大力發展圖書館的信息傳遞作用,提高閱讀活動的認知度,使學生滿意,更使學生在此中獲取寶貴的知識。
參考文獻
[1]肖蘭英,孫琳.當代大學生閱讀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1(01).
[2]陳樺,符周利,張秀萍.胸藏文墨虛若谷 腹有詩書氣自華——大學生課外閱讀現狀調查研究與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1(32).
[3]廖利.閱讀傾向視野下的大學生人文素養——基于貴州師范大學圖書館社科類圖書借閱數據的實證研究[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5,04:105-109.
[4]鄭廣峰.試析名著閱讀對大學生人文精神素質的培養[J].語文建設,2013,21:73-74.
作者單位
燕山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 河北省秦皇島市 06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