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涉腐事件演變是有一個演變過程的,事件的主體、對象、載體在傳播過程中相互作用,會形成輿情引爆時機等重要因素,政府抓住時機來干預主體采取措施,有利于預防腐敗,并對防治網絡腐敗提出有效建議。
【關鍵詞】網絡;涉腐;對策
1 網絡涉腐輿情特點
網絡涉腐具有傳統涉腐的共性,還有其特點,傳播介質是高科技,主體包括兩個方面,網民和政府,網民通過網絡揭發,政府接受處理網民意見更加便捷。
2 網絡涉腐輿情發展階段
網絡涉腐輿情的階段大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是時間初步發生或是曝光,第二是網絡涉腐事件的爆發期,腐敗行為比如說腐敗的細節等信息曝光,媒介關注度和網民關注度激增,第三是通常不在停留在普通的曝光,這一時期除網絡涉腐主體以外,利益涉及方,意見領袖,政府相關部門以及普通民眾都可作為話題參與者,進行討論并觀察事件進展,當討論各方達關注點到一定標準,比如最高點的時間,在這個時間如果能夠推出政府選產信息,就會產生消解和問題的解決產生關鍵性的影響力。在涉腐信息達到共識以后,隨之最高關注點就會消失,事態進入關注下降期,當另外的突發事件出現時,就會對當前事件的關注急速下滑,逐漸進入輿情消散期,而后淡出網民視線。
3 涉腐類輿情的監控
涉腐類輿情的監測有兩種,一種是隨時監控,另一種是對于突發時間的監控,行政部門再平時,將輿情監控當作一項工作去正常完成,能夠保證在第一時間了解涉腐類輿情的發展動態,能夠保證對輿情信息的引導,發現信息發展的趨勢,行政部門能夠及時發聲。當突發涉腐類輿情發生時,要充分考慮網民心理,防止矛盾再次發聲,防止不真實消息優先發聲,要及時發布最新消息,防止事態向無法控制的方向發展。
4 網絡涉腐輿情存在的幾方面問題
4.1 “量”的問題
當前網絡涉腐信息隨著正規渠道的增長而出現復雜的涉腐形勢,在短時間內能產生大量增量,網民舉報腐敗信息很多是通過微博、微信、論壇,當正規軍如“紀檢平臺”的出現,舉報信息可能會轉向這些平臺,這就需要制度更嚴密的設計與處置方案妥善的安排。
4.2 安全的問題
這里的安全指的是舉報信息安全、舉報人的信息安全等,涉腐類輿情信息更為需要被良性的互動機制所保障。在官方網絡涉腐機制建設中應審慎考慮微博、微信、論壇、官方平臺的嚴謹舉報程序及信息安全保障機制。
5 網絡涉腐輿情對策
5.1 建立網絡輿情應急機制
積極應對涉腐網絡輿情,正確把握輿論導向,最大程度地避免、減少或消除因突發事件造成的對行政機關的負面影響,成立了網絡輿情管理領導小組,建立了網絡網絡評論員隊伍,并擬定了網絡輿情應急預案,確保行政機關在涉腐網絡輿情時能夠保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保證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和檢察機關依法辦案強化對網絡輿情的監測,成立網絡輿情監測小組,籌建網絡輿情監測平臺,提升對網絡輿情的預警,對產生的輿情及時反饋,及時將調查結果向社會公布反饋。
輿情發生后,輿情主管部門需立即向網絡輿情管理領導小組匯報,網絡輿情領導小組對網絡輿情的危害和緊急程度作出明確判斷。在被確定為輿情事件后,協調指揮組、對外聯絡組、評論說明組、新聞報道組等四個工作組自動成立并按照預案的分工各司其職,扎實做好與源媒體的聯絡解釋、在主流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說明事實真相和過程,以及做好對新聞媒體違法發布有關信息或虛假報道并涉嫌犯罪的記錄和取證工作,既維護公眾的知情權,又要確保行政機關依法獨立行使權力。
5.2 建立官民有效溝通平臺
建立由紀檢、政法委等牽頭的專門人員對微傳播領域監控,對獲取的輿情信息及時追蹤,核實證據。 利用網絡快速、覆蓋廣等特點,建立紀檢監察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手機信息發布平臺等宣教載體。同時,利用互聯網將近期查處的典型案件在紀檢監察網站、微博、微信等進行通報,讓人民群眾及時了解紀律審查工作,解開群眾心中的疑惑,公開展示紀檢監察機關查處貪污腐敗案件的決心和成果。
5.3 加快信息公開
借助政府門戶網站、基層黨風廉政信息公開平臺、預防腐敗信息管理平臺、資產管理平臺、財務監管平臺、網上辦事大廳等網絡平臺,進一步深化黨政、財務、辦事流程公開等工作,使網民快捷了解各項相關信息,更便于群眾實施有效監督,從源頭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5.4 創建網絡信訪
開設網絡舉報、互動交流、廉政建言、在線訪談等網絡欄目,及時受理群眾舉報,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架起與網民溝通的橋梁,充分釋放網絡監督能量。
5.5 創建網絡監察系統
各類行政服務窗口辦理建設專門的電子監察系統,通過系統監督服務窗口的工作作風和各類工作的辦理效率,對不符合規定的情況及時糾正和問責。實現案件審理工作信息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5.6 開發手機APP
開發簡潔易用的親民性移動端APP,向網民發送舉報信的書寫方式,并采用活潑的形式講解,比如視頻、圖片等;線下也要以社區為單位,行政機關多做宣傳工作,保證APP作為官方舉報途徑的認知度。
總得來說,網絡是迅速發展的,網民對涉腐理性化、法治化認識的不斷也在不斷提高中。加快網絡微渠道立法、建立網絡輿情監控平臺、設立專人負責抓取信息等多舉措能夠幫助政府抓住時機來干預主體采取措施,并保障舉報人的安全,對腐敗會起到震懾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怡,謝耘耕.網絡反腐輿情事件的形成與演變機制研究[J].繁榮哲學社會科學前沿,2014.4
[2]曲淑華,劉旸.群體性事件網絡輿情應對策略研究[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
[3]張廷.涉腐網絡輿情監測干預的現狀與路徑選擇[J].情報雜志,2013(05).
[4]王蘭成,徐震.基于情感本體的主題網絡輿情傾向性分析[J].信息與控制, 2013(01).
作者單位
河北行政學院 河北省石家莊市 05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