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改革,意味著英語教學也隨之改革。本文主要以中職英語教材中的一節內容為主,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和中職英語教學大綱設計教學方案,初步探討建構主義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建構主義;中職英語;教學;初探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只是知識的傳遞和轉移。建構主義理論強調知識是學習者同化的過程,強調學習是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中職英語的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讓學生在適當的情景中以發現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英語的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應付考試,還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樂趣,喜歡英語,培養一種終身學習的態度。
1 相關概念概述
1.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單單是將知識由外部轉移到內部,更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知識經驗的過程,還認為知識的意義不完全取決于符號,而是存在于一定的情境中。知識的建構是通過新舊經驗雙向作用來充實和改造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不是被動的接受現成的結論,而是其主動地構建意義的過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學習的意義性、情境性和學習的社會互動性。
1.2 建構主義教學理論
在教學方面,建構主義強調的是尊重學生的觀點和經驗,重視與學生相關的問題,并且應當是學生關注的所感興趣的問題。在建構主義的教學環境中,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起到指導和幫助作用,促進學生的學習。
1.3 中職英語教學要求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大綱》的規定,中職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基礎知識。一方面,中職英語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使學生能夠初步應用職場英語;另一方面,激發、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進而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其次,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
2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中職英語教學案例
Unit 12 Tradition Part II Thanksgiving Day 教學設計
2.1 教材研讀
建構主義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起到主導作用,在整個教學中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是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和指導者。因此,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對教材進行研究。分析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學習程度,這樣才能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
2.2 新課預習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知識的獲取是學生主動建構的過程,是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課前,讓學生先預習課程內容,把不會的生詞標記出來,并查找字典解決。
2.3 新課導入
建構主義強調學習在情境中進行,知識的獲取在發展中進行。因此在設置引入時采用情境引入法。上課時首先播放關于感恩節的視頻,讓學生一起感受感恩節的氛圍。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地課堂氛圍,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4 新知建構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了學習是通過對某種文化的參與而內化的知識和技能。學習的過程是需要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來完成的。根據教學大綱中的要求,主要完成以下幾點內容。
(1)對話練習。在這部分,根據課題引入時的視頻選擇自己的興趣點,同桌間進行對話練習。教師也可以給予學生幾個話題可供學生自主選擇。另外還要控制對話時間。讓學生在對話的過程中,感受英語的美感,在交流中深入了解西方文化。
(2)生詞“破生”。對于課前學生查詢的生詞,先進行小組內交流,達到逐個“破生”。小組的構成按照同質異構,在一個小組內有不同程度的學生,小組成員可以“以強扶弱”,使程度不好的學生成績有所上升,而成績好的學生能夠在講解過程強化自己的知識。然后再進行個別小組優秀成果展示,小組代表發言講三個自己組內解決的生詞。
小組發言的代表實行輪流制,這樣可以督促一些不愿意發言的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進行點評。在點評中,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點評辦法,目的是讓樂于學習的學生成績繼續提高,讓對英語不太感興趣的學生減少對英語學習的厭惡感,讓內向的學生漸漸敢于發言。這些既滿足建構主義,以學生為主的思想,也滿足教學大綱對學生情感態度方面教學目標的要求。
(3)“消滅”語法。先是小組內查找文章中的英語語法,解決語法可以利用字典或者網絡資源。小組內可以進行任務分配,這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再進行小組間知識分享。教師在該過程中先是個別指導,然后點評總結,將本節課的重點語法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
(4)我問你答。在這個環節可以采用答辯模式,每組內一名學生提出與本節課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指明其他組內的某一名學生回答。問題要限制在文章內,而且問答都需采用英語,對于表達中不會的單詞可請求隊友幫助,但僅限三次機會。而且每次點名的時候要選擇之前沒有點到的學生。采用游戲的方式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也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2.5 新知鞏固
課前設計適量的練習題目,印好并發給學生。學生首先獨立完成練習內容,然后在小組內討論,最后由一個小組代表分享結果。小組代表發言時,全班學生核對自己的答案,有疑問的立即指出,當堂解決。
2.6 課堂小結
在小結環節,根據建構主義理論,仍然以學生為主。學生先總結,教師在這個環節可以從總結的角度、總結的方法等給學生進行指導。最后教師再進行補充完善,并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
2.7 課外拓展
要求學生在課外利用互聯網找出關于感恩節的視頻,視頻長度不限,語言限定為英語。學生觀看視頻后,寫一篇英語觀后感,字數不限,但需要把視頻主要內容表達清楚。每位同學還要注明視頻來源。
3 總結
基于建構主義理論的中職英語教學,應該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英語的情境中合作交流,獲得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學習。
參考文獻
[1]范潤苗.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中職英語教學設計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王際平.試析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中職英語教學之間的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1,09:93.
[3]黃苗苗.解析建構主義理論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成功(教育),2013,23:113.
作者簡介
車霞(1975-),女,大學本科學歷。現為大連市烹飪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為中職學校科研管理和英語教學。
作者單位
大連市烹飪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 遼寧省大連市 11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