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課程改革的趨勢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適應初中地理教學,初中地理的教學逐漸朝生活化方向發展。本文從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地理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從地理課程的教學、學習、評價等方面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的實現途徑。希望通過以下研究,對進一步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效率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途徑
目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不斷加快,新課程改革在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評價方式上都有著巨大改進。初中地理課程的設置有利于學生了解中國及世界的全貌,掌握自然和社會地理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階段我國新課程改革在地理課程的教授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更加注重學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這樣的趨勢下,研究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對于轉變地理教學模式,促進新課程改革,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
1 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1.1 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
在新課程改革之前,初中地理課程一直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育。傳統的教育模式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無法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在地理課程的學習中,一直接收抽象的地理知識,缺乏對現實生活中地理現象的分析能力。另外,地理教學采取試卷考察的方式只強調知識的掌握而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運用。這些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使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極為迫切。
1.2 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進程也逐步加快。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注重學生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改革的目標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積極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了解身邊的地理,從而更好的掌握并運用地理知識。
2 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2.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授地貌地形的過程中,可以結合本地區的地形特點,形象具體地解釋平原、山地、丘陵等地形的區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
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地理現象并引導學生加以分析,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生活并加以思考和分析的習慣,從而提升學生分析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學習水平。
3 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途徑
初中地理教學的生活化可以從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評價的方式著手,探索生活化教學途徑。
3.1 教師教學的生活化
地理教學生活化首先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恰當引入生活中的地理現象,指導學生學習并運用地理知識,使地理知識回歸現實生活。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積極探索并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備課環節完善知識儲備,導入環節要積極引入生活中的地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知識講解環節,利用現實中的地理現象,對知識進行形象具體的講解,引發學生思考。互動環節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指導學生發現并分析身邊的地理。布置作業環節也應結合生活實際,使學生置身生活地理之中,真正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識。
3.2 學生學習的生活化
新課程改革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地理教學生活化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生活化的學習方式,改進之前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在學習地理時,不僅注重知識的掌握,更要注重思考和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地理現象,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實現學生在地理課程學習中自主性的提高。而生活化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心態,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學生要摒棄之前接收知識而不假思索的“省力”方式,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學會自主探索。另外,學生生活化學習方式的培養還需要學校提供保障,在教學模式上可借鑒小組式互助學習,將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分為一組,人數在4-6人。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自學為主,引導學生將地理知識聯系生活實際并加以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小組交換意見完,善學生思路。在討論環節結束后,小組間交換意見,最后由老師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模式可以集中學生智慧,不僅可以達到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的效果而且能夠補充老師的不足,使生活化的地理教學得以順利進行。
3.3 教學評價的生活化
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要求改進傳統的教學評價模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學評價只以試卷的成績作為依據,這種評價模式存在著極大的缺陷。首先,試卷的題目不夠全面,各體型分值也不相同。由于學生擅長的知識不同,因此在答試卷的時候具有偶然性,不能憑一次考試而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其次,試卷考察只能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能考察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除了試卷考試評價以外,需要引入生活化的教學評價。教師可設置實踐考察,布置作業,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發現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并加以分析,以論文報告形式完成。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做到地理回歸生活。生活化的地理教學評價不僅完善了教學評價方式,而且更有利于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4 結語
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生活化的地理教學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學校更加注重學生學以致用能力的培養。初中地理課程的生活化教學對教育方式、學習方式、評價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生活化教學的實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分析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都有具有深刻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翠蘭,周申立,李菲菲.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教學生活化初探[J].考試周刊, 2011(56).
[2]吳鵬.汲生活之源,綻課堂之花——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思考[J].考試周刊, 2014(73).
[3]吳興懷.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研究[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0(02).
作者單位
河北省遷安市體育運動學校 河北省遷安市 0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