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改革與不斷發展,通過對學生的心理引導,不斷加強學生對社會發展心理認知的準確性,不斷提升心理化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實用性,從而滿足高中學生心理發展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心理化教學成為教學改革與發展的新視角。
關鍵詞:心理化教學;高中思政;教學質量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創新,老師需要結合時代的要求,與時俱進,積極探索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教學模式,從而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本文先通過介紹心理化教學在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意義,并根據目前思想政治教學中具體運用心理化教學的情況,為有效提高心理化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中的實用性提出相應的改善策略,從而促進高中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中滲透心理化教學的意義
1.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并在新課改中明確指出,除了使學生具備健康的體魄與良好的心理素質之外,還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健康審美情趣,從而符合社會多元化發展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時期的思想政治教學中,有效地滲透心理化教育,既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順應新時代對高中教學的發展要求。
2.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快速發展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全面健康發展的人才,特別是對于心理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而且健康的心理素質是新課程改革下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對于他們德、智、體、美方面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因此,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需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雖然思想政治課與心理教學屬于不同的學科,但兩者在教學內容上非常相似,并且這兩個不同的學科內容彼此之間有相互交叉的部分,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運用心理化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能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課,并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完成對學生的心理教學,更好地幫助學生度過高中的敏感期。
二、心理化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應用的現狀
目前我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對于學生的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學這兩門學科并沒有做明確的區分,甚至會使兩者的教學內容相混淆,例如,對于思想認識上的錯誤卻以心理學的問題來解決,從而使得問題越來越多,特別是在近幾年的教學中,隨著外界社會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從而影響到學校的思想政治教學,久而久之,使得學校在面對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時,只注重對其的心理疏導,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的教育,使得問題越來越嚴重化。
三、心理化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中的實用性研究
1.注重心理化教學,體現高中思政教學中心理化教學的引導作用
首先需要以內容為根據,對學生的社會意識形態形成一種積極的引導。因此在進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學時,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內在的心理進行優化,從而使學生對社會形態意識的認知保持客觀性。其次,把心理特點作為關鍵,從而形成高中思政教學的心理影響。例如,高中生普遍存在一種叛逆的心理,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時,要以深入優化學生內心為主體,并不斷加強學生外在知識接受的主動性,從而使心理化教學在高中思政中不斷滲透,并以學生的內心發展為核心,開展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即隨時關注學生內心的發展狀態,并結合學生基本心理構成的因素進行全面的挖掘,從而使學生獲得完整的心理發展。
2.強化對學生的心理影響,不斷提升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實用性
通過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來增強心理化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實用性。例如,高中生通過心理引導能夠對學習產生積極的作用,同時還能體現教學活動中對心理優化的功能。除此之外,還可以把心理引導作為前提條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在學生的素質、能力等方面滲透心理化教學,從而加強思想政治教學中心理化教學的影響;其次,將引導性心理作為課堂教學重點,不斷強化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從而形成以思想教育與引導為主體,并對學生形成的心理進行優化作為教育發展的目標;最后以價值性心理影響為目標,實現心理化教學在思想政治課中的實用性。在進行思想政治課教學時,對學生的自我社會發展心理進行正確的引導,并為學生社會發展價值的實現提供發展平臺,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心理化教學滲透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對學生的社會價值觀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加之目前高中生不良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使得我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面臨更多的挑戰。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需要結合學生具體的心理、素質發展情況,并對思想政治教學與心理化教學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有深刻的認識,有效地把兩者綜合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從而使心理化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也是符合社會發展的一種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余皓,陳家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潛在課程設計[J].教育科學研究,2003(Z1).
[2]賈德斌.大視角思維教學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材·教法,2000(2).
[3]余皓,陳家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潛在課程設計[J].教育科學研究,2003(Z1).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