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高中英語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效率的方法。首先結合我國當前的教育教學理念對其進行了簡要概述。主要分析了目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探討了導致此類問題的相關因素,并且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堂效率;方法
隨著經濟水平的增長、生活方式的轉變,人們的意識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比如,在教學改革中,新課改就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新型理念與教學模式的轉變,而且要求以能力培養為主,注重教學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另外,由于在英語課程方面的教學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較大,思維上的定式化傾向比較嚴重;目前,盡管形式上發生了一些轉變,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仍需要增加對這方面問題的研究。
一、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指通過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將所要教授的內容,深入淺出、清晰明了地講解清楚,讓學生在討論、主動參與中理解所教知識的真正內涵,并提升其能動能力、創新能力、分析能力等。通過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討論與實踐,可以將新課改的教學目標要求與課堂教學統一起來,培養出真正適合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復合型人才,另外,通過對英語教學的全新認知可以培養學生的新型價值理念,提高其實踐應用能力。
二、問題分析
1.教學目標過于模糊
在傳統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傾向于籠統化、片面化,以成績為單一的評估標準帶來了諸多限制,以簡單的意識形態灌輸、詞匯積累記憶為主;而在新課改后,要求具體化、明確化的素質教育目標,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主體功能發揮、情緒管理、思想認識、教學模式與方法等的具體目標,既有局部性又有總體性,所以從當前的教學來看,教學目標依然呈現出模糊性的一面。
2.教學環節設計存在漏洞
教學模式是新課改后提出的新理念,注重教師在教學中的計劃性、引導性,而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思維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以課本為主的灌輸式宣講,往往采用一講到底的辦法,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變成了“滿堂灌”的方式,造成了學生的反感情緒,也壓制了學生的能動性,不利于學生積極性與創造性的培養,尤其是脫離了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重要目標,所以在教學環節的設置上依然需要改進。
3.時間觀念不強,課堂結構松散
教學中需要考慮到課前、課中、課后三大環節的聯系。課堂教學是這些環節中的主體,但占據時間卻較短,因而,需要在課堂教學中有主線、次線與討論部分,然而實踐中教師忽略了課堂結構的緊湊性,未增加層次與重點、難點的區分,也未對難一些的問題展開討論,往往耗費了課堂時間或者讓課堂時間在無規劃、無區分、無結構中消耗殆盡。
三、建議
1.轉變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
目前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需要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課堂教學環節等方面著手,實行全面化的革新與實踐,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首先,教師應該結合新課改的要求與課本要求,轉變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理念,重視素質培養與能力訓練,尤其是在最終目標、局部目標方面,分清存在的差異與區別;其次,確定短期教學目標、長期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加強對教學課程的研究與資源搜索,將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進行統一規劃,統籌管理,制訂出合理的教學計劃。
2.以課堂教學為中心,重視教學各環節
在教學中,首先將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與課堂教學統一起來,凸顯出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然后利用新的教學模式,積極轉變教學主體,增加教師的引導性;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再分環節,比如課前的引子講解,可結合具體的政治事件、新聞報道與體育娛樂等;再次,課程內容的分解與解釋,以及討論部分的互動,以及評估環節,可歸納為課堂教學中的熱身環節、課程分析環節、互動環節、評估環節,如此有助于將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及課堂教學統一起來。
3.強化時間觀念,科學設計課堂結構
首先,強化課堂教學的時間觀念,盡可能將課程內容在課堂完成,并對課堂現有的教學結構進行調整;其次,在課堂結構中,應該合理布局,注重分層,比如對于難點與重點的劃分,可以以所教的課程內容中的基本核心為主線,貫穿起一個有序、主次分明的時間分布合理、重難點清晰的結構,以增加課堂教學的具體化。
總而言之,提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問題的解決,需要對其內涵有一個準確的理解與把握;還需要將新課改后的教學目標與新的課堂教學及教材進行統一分析,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分析當下教學環境與時代的條件與影響因素,對時代特征與精神要有所把握,從而制訂出新的課堂教學計劃,加強時間觀念,科學合理地設計出緊湊的課堂結構,以此提高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黃超群.跨文化交際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吉首大學學報,2014(2).
[2]陳淑賢.提高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淺探[J].教育導刊(上半月),2016(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