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熱門的話題之一。高中物理課作為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普通高中教育領域的一門基礎學科,所以,對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著極大的作用。按照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轉變自身的教學角色,創新教學方法,用一切適合的手段構建高效的課堂。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
高效課堂就是指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積極參與的既能完成教學目標又有較高教學影響的課堂。在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構建中,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來參與教學活動。為了實現這一點,廣大物理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營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
在高效課堂的構建中,教師要積極創造一種“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本”的課堂教學環境,營造出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課堂教學氛圍。物理課堂的開展是由問題構成的,打造物理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問題。高中生對問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熱愛探究新問題,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論等產生困惑,提出問題,由此就會產生消除迷惑、解決問題的欲望,這是創新教學、營造和諧氛圍的前提。因此,物理教師需要抓住高效課堂構建這一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觀察、分析、討論來發現問題,從現象中抓住問題的實質,并發揮思維意識來探究多種解決問題的途徑。和諧教學氛圍的營造其特點之二是探究性。傳統的課堂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滿堂灌”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學氛圍一般呈現出枯燥、無味等特點,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會產生厭倦心理。因此,在高效課堂構建中,教師需要與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與討論,對所發現的問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彼此公開各自對問題的認識、看法等。在這種課堂教學中,師生共同營造出了個性自由發展、積極探索的寬松、和諧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享受到了問題探究樂趣,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悅,以此對物理學習充滿興趣。
二、加強實驗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原理的發現都是通過開展實驗活動探究得到的,都是以實驗事實為依據的。實驗教學是開展物理教學活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實驗操作,就可以使物理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觀察和動手操作,可以直觀理解和掌握知識。
1.開展極具趣味性的物理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欲
物理本身是一門極具抽象性和枯燥性的科目,單純的物理知識講授不僅不會使學生在課堂中學到有用的知識,甚至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煩悶心理,對物理學習逐漸喪失信心。為了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物理知識,教師可以開展具有趣味性的物理實驗活動,來激發學生好奇心,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和實驗觀察中自覺地探究物理知識,充分激發起學生的思索欲望。我在講“大氣壓”這一內容的時候,常常會利用小實驗來展開教學。例如,我將水杯裝滿水,然后在杯子口蓋上硬紙片并將水杯倒置,這時,學生會發現水杯中的水既不會流出來,紙片也不會掉落。通過這個實驗,學生可以清楚地認識到“虛無縹緲”的大氣壓是的的確確存在的。緊接著,我還會組織學生進行馬德堡半球試驗,使學生在試驗中真實感受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通過這種簡單且帶有趣味性的小實驗,學生不僅會對所教授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還可以通過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方式,深化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并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所學到的物理知識來解決問題。
2.用實驗導入新課,制造懸念
一節45分鐘的物理課堂教學,學生一般只有在每節課的前十幾分鐘內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精神飽滿,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教師為了創設高效的課堂教學,就需要緊緊抓住這前十幾分鐘的時間,根據所要講授的內容,做一些簡單易懂的小實驗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借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自主思考。我在講授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這一內容的時候,常常利用易拉罐來開展“水流星”小實驗。根據常識,我們都知道,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點的時候,其中的水必然會往下流,但是這個小實驗卻呈現給我們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點的時候,其中的水并沒有灑出來,隨著易拉罐的轉速逐漸降下來的時候,其中的水卻灑出來了。這時,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實驗中,他們對這一實驗的好奇心達到了最高點,我趁機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來引出本課所要講授的內容,以此驅動學生的好奇心,從而進入聽課環節。通過這種做法,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更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
三、教學聯系生活實際
在哲學學習中,我們都知道理論源于實踐,推及到物理,這一道理同樣適用,物理知識源于生活實踐。因此,在開展物理教學時,教師需要學會將生活中的某些問題帶入課堂,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使學生學習生活化的物理知識,以此培養學生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與此同時,高中階段的學生其心理正在逐漸走向成熟,他們對所接觸的各種事物都充滿著很強的好奇心,而且高中物理課中的很多知識也正是啟發學生探究、揭示社會和自然現象的真諦。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物理教學的這些特點將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知識搬到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例如,教師可以就“神州七號飛船升空的原理是什么?”“當我們乘坐電梯的時候,為什么會有一種頭重腳輕的感覺,在電梯停下來的時候,我們又為什么感到輕飄飄的?”等生活中的問題來開展教學活動,組織學生自主討論、研究。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可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在生活中運用物理知識的能力,真正實現高中物理課堂的高效教學。
事實上,實現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的方式有很多種,只要我們廣大物理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先進的教學方法,就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物理課堂,提高學生的物理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鳳霞.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
[2]張亞非.新課標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淺析[J].中學物理,2015(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