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教學中,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而“問題驅動課堂”則使這一現象得到有效改善,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高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水平。通過具體論述高中物理實施“問題驅動課堂”的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
關鍵詞:問題驅動;高中物理;教學
在現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重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其中,在高中物理課程教學中,通過采用問題驅動課堂,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逐步解決,一方面可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另一方面也能促進自身物理素養的提升。
一、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主動性
目前,在高中物理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采用問題驅動課堂模式時應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問題,充分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從而全面提升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但如何使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的欲望,這就需要老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巧妙引導,設計良好的教學問題,從而促進課堂學習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運動的認識”這一知識點時,通過多媒體把枯燥的物理規律與趣味性問題教學相融,進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出來。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借助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科技之光》與《動物世界》的相關畫面,其中包括:天空中劃過的飛機、公路上疾馳的汽車、空中飛翔的小鳥、宇宙中運行的衛星等,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隨后,老師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1)請同學們結合剛才所看的視頻,想想所學習的機械運動知識,并思考哪些運動與這個知識點存在聯系。(2)如果你是文學家,你如何應用筆墨來描繪太空中遨游的飛船運動呢?(3)結合所看視頻,對物體運動的困難之處予以詳細描述。(4)在對物體運動進行描述時,我們是否需要知道物體各部分運動的差異在哪里?(5)能夠簡化問題嗎?原因是什么?科學家通過對飛船在空中的位置、離開地面的高度、飛行速度等進行全面深入研究,其過程需要綜合思考飛船的大小、形狀嗎?通過引入生活中的實例,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水平。
二、注重問題安排,拓展學生思維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問題驅動課堂”教學法時,需要老師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問題,以便讓學生在積極學習的過程中有效拓展自身學習思維。其中,應該格外重視所提出各個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準確把握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效拓展學生的物理思維,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規律。
教學“光的折射”內容時,老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首先提出:“初中階段光的折射的定性關系是什么?”然后再根據教學實驗的要求指出:“光的折射定量關系是什么?”這兩個問題呈漸入推進的關系,能夠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光的折射規律,以問促思,以思促學,有效拓展學生的物理思維。
三、重視問題引導,啟發學生探索
物理學探究的主要內容是整個物質世界中最重要的自然規律,需要充分利用哲學來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思維方法。因此,在高中物理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用“問題驅動課堂”教學法時,老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全面深入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質疑的知識點,巧妙設計教學問題,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知識點的內在規律,掌握更多物理知識。
在學習“光電效應”的內容時,老師可指導學生先了解光電效應的公式,光子量(光子):EK=hv-w,當學生初步了解公式之后,再提出:“金屬為什么可以帶電?”“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有關嗎?”以問題引導學生循序漸進,透過光電知識的表面現象來深入探究存在的本質規律,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記憶。通過采取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維。
總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問題驅動課堂”教學法,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問題,注重問題的合理安排和引導,有利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識,從而拓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高中物理老師應該深入研究問題驅動課堂教學模式,以便發揮最大的效用,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景秋.高中物理實施“問題驅動課堂”的教學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
[2]李威.高中物理“問題驅動課堂”的有效建構:以“功”的教學實踐為例[J].物理通報,2016(9):93-96.
[3]李飛.高中物理實施“問題驅動課堂”的教學實踐[J].好家長,2015(12):91-9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