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山東省實驗中學2016年入校高一新生英語分層教學實施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并且探討分層教學的利與弊。分層教學能夠幫助高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有更高的積極性,同時還具備強烈的自信心,對于成績處于低層次的學生如果沒有產生積極的影響,有可能導致其成績下降等現象。
關鍵詞:高中英語;分層教學;教學研究
一、分層教學的背景
山東省實驗中學當前學生整體成績差異比較顯著,2016級學生英語滿分是150分,最高分可以達到145分,最低分有45分,雖然分數只是衡量學生的成績表現,但是成績考查學生整體知識水平,從英語成績中能夠看出學生對英語是否感興趣,是否存在偏科的現象,如果存在偏科,那么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應該及時解決類似問題,不能讓學生之間產生巨大的差異,這樣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二、分層教學的實施
2016級一共分成了四個班,其中有兩個班是實驗班,另外兩個班級是控制班。根據學生的個人意愿以及中考成績把四個班級一共合并成三個小班,我們可以把這三個小班用1、2、3即可。我們可以把1班為高分班,2班為中分班,3班為低分班。在學生上課的時候,教師應該對學生實施走班制度。學生在分班之后,并不一定要一成不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英語的情況進行上下滑動,在整個學期結束之后進行成績測試,規定哪個學生在1班或者2班或者3班。
三、分層教學實驗研究的過程
(一)對象和工具
兩個實驗班一共有105名學生,兩個控制班一共有104名學生。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采用的是SPSS11.0統計數據包,處理學生的期末成績,對實驗班學生和控制班學生進行調查分析。
(二)研究結果
為能夠證明實驗班、控制班在剛入學一年后采用不同方法的英語教學,學習成績是否發生變化,對實驗班和控制班學生英語期末成績進行了對比分析,經過實驗辨明發現分成教學的實驗班學生平均成績是70.46,而控制班的平均成績為66.36。經過仔細的對比研究發現,在分成教學中,實驗班學生的英語總成績要比控制班級英語總成績好很多,并且兩個班級的英語成績有著明顯的差異。為了更好地了解實驗班級和控制班級是否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我們采用了t檢驗,最后測的t=2.043,Sig=0.042,這說明實驗班和控制班在期末成績中有顯著性差異。也可以說明分成教學方法對高中生英語成績有一定影響。具體實驗班和控制班學生期末成績的平均分和標準差以及獨立下檢驗如下所示:班級分成實驗班1、2、3和控制班1、2、3,其中實驗班對應的Mean是70.46、Std.D是10.277,t是2.043,Sig是0.042,控制班對應的Mean是66.36,Std.D是11.629,t是2.043,Sig是0.042。
四、討論
(一)分層教學弊大于利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濟南實驗中學教師實行了走班制的分成教學方法,雖然這種教學方法有利有弊,但是利永遠大于弊,如果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滿足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提高學生成績,引導教學前進,這種方法是可以采用的。經過分析發現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壓力比較大,有時候自信心會有所下降,而自信心下降在3班表現得比較明顯,學生壓力增大和自信心下降等負面問題在1班和2班也沒有得到解決,另外在實行走班制分成教學時,英語課的教學內容會被打亂,那么學生接受課程的水平也是高低不等的。這樣就相當于每一名學生臉上都帶有特有的標簽。對于3班來說,這相當于向大家公布自己是學困生,這大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可以說采用這種分層教學方式是不公平的,也給班級管理和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
(二)提倡班級內分層教學
改進分層教學的辦法是實行班級內分層教學。對于班級,一名合格的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水平和教學的內容布置相關作業,并且進行全面評價,從表面上看,學生之間是沒有任何差異的,但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這些新鮮事物。不同層次的班級應該相互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創造出更多學習的機會,發揮每個學生學習的本質。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肯定自身價值,增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楊清宇.高職英語分層次教學改革探析[J].職業時空, 2008(8).
[2]王悅,姜微.“分層次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7).
[3]陶偉芳.初中英語分層次有效教學的實驗[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