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一方面是語言學的研究對象,另一方面也是語言教學的研究對象,并且語言學理論同語言教學之間也有著密切聯系。簡要介紹認知語言學理論與英語教學之間的關系,并運用認知語言學理論來解釋英語研究型教學范式。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英語;研究型教學;教學范式
在我國目前的英語教學范式當中仍存在一些問題,研究型教學范式改革任重而道遠。教師應當意識到理論指導的重要意義,尤其要意識到認知語言學理論對于解釋英語研究型教學范式的作用,積極地利用認知語言學相關理論不斷完善英語教學范式。
一、認知語言學理論與英語教學的關系
認知語言學將語言學同認知科學相結合,從嶄新的角度進行語言的研究。傳統的語言學理論持有生成語法的理論,也就是認為人腦當中存在先天的語言習得機制以及普遍語法。語言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系統,語言學需要研究如何再現頭腦當中的語法規則,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語言能力。認知語言學認為,語言屬于認知系統,是人類心理以及智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語言屬于智能活動,能夠體現出人類的認識能力。認知語言學將認知作為出發點,重點研究語言的形式及規律,研究同認知相關的語言生成與習得過程當中的共同規律,尤其是語言知識的結構模式。該理論認為語言能力可以說是人類認知能力的組成部分,語言形成以及發展同人類經驗以及認知有直接的聯系。
英語的研究型教學一方面重視學習環節的理性認識,另一方面還高度重視感性認識,也就是學生的學習體驗。研究型教學轉變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作為認知的主體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突破教材限制,走出教室并花費時間通過其他的途徑挖掘探究,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知并且體驗。借助于各種專題研究,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點的意象圖式,建構出認知模型并逐漸實現概念化以及范疇化,最終形成認知結構。經過持續的擴展之后,新認知結構反復形成并且日益復雜,內化為學生的能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從知識點表達以及體驗擴展到專題研究,從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轉變為創新問題解決方式,以貫穿英語知識的體驗與感知。
二、英語研究型教學范式的認知語言學理論解釋
1.從學生的認知角度出發,重點培養學生的認知觀念
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經歷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影響他們的認知思維。教師應當主動去了解學生的學習經歷,從而把握他們的認知觀念,有效促使學生形成并且發展英語認知觀念,幫助他們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學生已有的學習經歷,并且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確定具體的英語教學范式。比如,在講授genre的時候,因為該詞是英語四級大綱外詞匯,學生對于該詞較為陌生。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接觸過同義詞type以及kind,因此就能夠借助這兩個單詞的已有經驗,促進學生認知掌握genre一詞。具體而言是通過讓學生對比兩個詞語的用法以及詞義等來分析genre的用法與詞義,從而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遷移,并且在此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推理能力以及認知觀念。
2.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
傳統英語教學范式忽視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因為無法跟上教學步伐而自暴自棄。這就需要英語教師在研究型的教學范式中,注重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個體情況制訂個性化的學習任務,太過簡單或者太過困難的學習任務都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應當通過課堂提問以及組織課堂活動比如表演、情景會話等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只有讓學生成為英語教學的主人,才可以更有效地進行英語學習,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3.重視學生的自我體驗,并鼓勵他們主動探索
傳統英語教學范式重視教師的權威性,強調教師教學而忽視學生學習,也缺乏學生的自我體驗環節。認知語言學理論下的研究型教學范式需要重視學生的自我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選擇適合個體情況的學習方法,強化對英語知識產生的印象,形成理想的認知結構。學生的自我體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是教師能夠傳授學生常用的英語學習策略,例如認知策略、交際策略以及元認知策略等,讓學生選擇合適的策略,堅持將其貫徹到英語學習當中。其次是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可以主動探索學習。例如,教師可以組織英語演講比賽、話劇比賽、寫作比賽或者是講故事大賽等。學生通過參加這些活動,一方面可以提高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性,從而形成有著個人特征的認知結構。
綜上所述,語言教學有著比較強的實踐性特點,掌握語言學理論并不意味著能成為優秀教師。在英語研究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能力,并且從實際情況出發,在實踐過程中持續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運用批判分析的思維方式,在實踐基礎上進行理論研究,并以認知語言學理論為指導不斷完善研究型教學范式。
參考文獻:
[1]呂筠,董曉秋.用認知語言學理論來解釋英語研究型教學范式[J].國外外語教學,2014,12(3):14-17.
[2]李亮,黃換乃.外語教學法中的語法翻譯法與交際法的對比研究[J].國外外語教學,2014,30(45):96.
[3]劉巖.PPP教學及兩種任務式教學的二語課堂詞匯習得效果之比較[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14,11(5):72-80.
作者簡介:黃燕珍,女,1976年6月出生,廣西柳城人,講師,本科(學士);就職于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從事英語教學法與語言學研究。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