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是高中教師隊伍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普遍存在種種現實難題,以至于他們的職業幸福感缺失。擬從幾方面提出具體舉措,幫助教師找回久違的職業幸福感。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師;考試壓力;轉變思想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生存現狀
1.工作范疇廣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作為高中教師中的特殊群體,因為具有計算機技術這一專長,他們在學校特別受“青睞”,工作范疇也分外廣闊:從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到信息學奧賽輔導;從學校網站管理員到各種活動的音響師、攝影師;從答題卡閱卷員到考試成績分析員;從機房管理員到多媒體教室維護員;從年級信息員到學校教務員;從兼職電教員到課件制作員;處處都有信息技術教師忙碌的身影。
2.課時難以保障
信息技術課雖是學測科目,但與其他學科相比,在課時保障上處于劣勢。由于總課時數難以保障,因此教師只能選擇那些與學業水平測試重點相關的章節進行講解,而省略其他部分。
3.學測考試壓力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也有考試壓力,這是肯定的。信息技術成為學測科目后,學校開始重視信息技術課,關注信息技術學測成績,關注信息技術教師。信息技術學業水平測試通過率的高低成為學校管理層關注的焦點。為了確保高通過率,在臨近信息技術學測考試的日子里,學校就會給信息技術增加課時。
4.科研素質不高
作為一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談到教育科研,往往認為那是教育理論工作者和教育專家的事,高深莫測、難以勝任,即使搞教育科研,那也是諸如語數外等老師的事情,在他們眼中,教育科研既沒有現實意義,也沒有長遠意義。
5.評職評優處于劣勢
長期以來,由于信息技術是非高考科目,相比于其他主要學科,信息技術教師在職稱評定,尤其是高級職稱評定方面往往處于劣勢,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上進心。同時,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全社會都把高考成績作為評判一名教師、一所學校,甚至一個地區教育教學成果的唯一要素。論高考成績,語數外等老師當然有他們的價值體現,音樂、美術和體育學科的老師也因為高考錄取有藝術特長生、體育特長生和高水平運動員等能夠體現自身價值,唯獨信息技術的學科價值體現不出來,以至在面對學校的各種評優機遇時,信息技術教師往往只能“擦肩而過”,望“優”興嘆。
二、改變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生存現狀的對策
1.轉變思想,找準定位
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認清形勢,轉變思想,給自己一個準確的角色定位,堅信“有為方可有位”,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參與學校的信息化建設,上好每一堂課,提高專業素養,走專業發展之路,努力拓展自己的成長空間,切不可“怨天尤人”,更不可“自暴自棄”。
2.上好每一堂課
“上好每一堂課”始終是所有教師,包括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的本職工作,是他們的“一畝三分地”。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切不可因為平時所從事的繁雜事務而耽誤課堂教學。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興學科,不像其他學科有成型的教學模式可以借鑒,這讓眾多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中無所適從,但也給了他們大膽探索教育教學新模式的機會。要苦練教學基本功,多聽課學習,及時反思,在課堂教學中取得長足進步。“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有了平時的反復打磨,才可能在諸如教學基本功大賽、優質課評比等活動中脫穎而出,實現自身價值,獲得職業幸福感。
3.提升科研能力
“教學是中心,科研是關鍵。”科研能力是衡量一名教師能否成為教育家的重要標志。行動研究就是適合基層教師開展的一種研究模式,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手段。高中信息技術教師最大的弱項就是科研能力不強,他們大都“重技術”“輕理論”,這就要求他們從行動研究做起,在學習專業技術之余,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書籍,夯實理論基礎,拓展專業知識,提高科研能力,促進專業成長。
4.構建網絡學習共同體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學習共同體、網絡教研逐步成為教師知識建構、專業發展的理想學習環境。這種方式既可以克服傳統教研的活動次數少、時間安排緊等缺點,又可以實現跨越時空的交流。相比于其他學科教師,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網絡學習和網絡教研的運用上駕輕就熟,不存在技術恐懼,有多種網絡教研平臺可以選擇。
總之,面對種種生存現狀,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勇于面對現實,善于轉變思想觀念,堅信“有為方可有位”,提高自身素質,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從而贏得別人的尊敬,同時收獲自己的職業幸福。
參考文獻:
[1]李宏偉.對教師職業幸福感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06(5):57-58.
[2]張兵,孫淑晶.中學信息技術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成因分析及對策[J].電化教育研究,2008(10):94-96.
[3]林剛,劉友林.從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現狀看信息技術教師專業化的必要性[J].中小學電教,2005(3):14-16.
[4]趙可云,薛慶文.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定位的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11):30-3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