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如何備好上好常規的地理試卷評講課提出了一些頗為有效的方法和建議;針對一些收效甚微且不符合學生和教學實際的做法提出了一些批評意見和具體的改進做法,強調在認真分析試卷和充分收集信息和相關材料的同時,教師要努力琢磨不同的題型和錯誤規律及不同學生的特點,進而做到使講課內容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縱向閱題;心理誘導;歸因教育
根據教學反饋原理,教學系統只有通過信息反饋才能得以有效控制。我們常常通過信息反饋手段之一的考試來獲得學生信息,并認真對其進行分析比較,從而去發現日常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并設法及時采取補救措施,進行教學調整。這其中“備好”“上好”試卷評講課便是實現有效調控的重要環節。就此,筆者想談一下自己的感觸和見解。
試卷評講課是各科教學中一種重要的課型,其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分析得失,鞏固提高。但筆者發現在自己身邊還普遍存有一些試卷評講課的方法誤區,如:機械地采用逐題對答案,改正錯誤,單一的就題論題,簡單的面面俱到等等。單一的就題論題,學生的收獲只會解一道題,不能旁通一類題,未能很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及教師的主導作用。我想,為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教學目的,站在教師層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從而克服試卷評講的誤區弊端。
一、全面獲取準確信息,進行分析統計,備好課
1.縱向閱題捉信息
如平時單元小考,我們為迅速摸清并統計典型錯誤及知識點的正確率,閱卷時通常取縱向閱讀法,即閱讀完全班甚至幾個班的同一道題后再閱另一道題,并且逐題統計答題情況,供評講闡述。對于學校組織的階段大考,如期中、期末、高考模擬等,我們科借助學校的相關教學軟件進行逐題逐人的得分失分統計,并結合繪制出的圖表進行更為全面和翔實的綜合對比分析,只有這樣才能在講課開始時真實地向學生介紹并展現這次測試的翔實情況,試卷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甚至具體到某個學生的問題和不足。
2.分析信息備好課
(1)分析信息要重點放在對共性問題的分析研究上,比如在地理方面的分析其發生概念混淆及錯解的原因,剖析學生解題思路和方法上的劣勢等。
(2)確定講評重點、講評手段(如采用傳統課堂講解、多媒體技術教學、幻燈片投影、演示等等)和方法(如一題多變、歸類剖析、質疑求異及駁謬等等)。
(3)繪制整體分數分布圖,并計算出班級逐題得分率、班級平均分以及各分數段的人數、及格率和優秀率。
二、采用心理誘導,矯正深化相結合,上好課
1.重視心理因素作用,循循善誘
學生若無較為飽滿的情緒和較為舒暢的心情上課,任憑教師再評講得天花亂墜,也是收效甚微的,因此,筆者特別注意心理誘導,從而讓學生甩掉思想和情緒包袱,輕裝上陣。
(1)準確反饋班或校際成績情況,引導學生學會縱橫兩向的自我評價,使之明確一段時期內自己學習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上升或下降,起伏不穩定或保持平穩)及在群體中相對位置。
(2)充分肯定班級整體答題的優勢和成功之處,點名表揚成績有提高的學生,并推崇其答卷中的優點和獨到之處。
(3)揭示整體答題之不足與目標間的差距,以激起合理程度的憂慮感和壓力氛圍
(4)學困生在困難、挫折面前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教師不可歧視他們,應以鼓勵為主。可從答卷中尋找他們的閃光點肯定他們的進步。
總之,應努力使各類學生構建起和諧、平等和自如的學習氛圍,使之都能無壓抑感,能夠自覺地學習并有最佳的收獲。
2.矯正與深化相結合,突出針對性和啟發性
(1)評價答卷中的正誤傾向問題堅持矯正和深化并舉:對尚未達標的學生進行矯正教學,對已達標的學生進行深化教學,有效發揮評講課矯枉過正、點睛引路的功能。
(2)突出難點,把普遍存在的問題講深講透,錯誤率較高的問題逐題評講清楚。
(3)要有針對性地“趁熱打鐵”,布置適當難易搭配的相關作業題,特別是一些易錯上當題,讓學生課后再試鋒芒。
當然,試卷評講課在規避誤區、抓好基本環節的基礎上,講求一些策略也很重要。如,試卷講評要及時準確,分析問題要清晰到位;注重并感知學生心理,站在不同學生的角度重點分析其錯誤思路和方法的規律;教師在講評時要將嚴謹、富有邏輯性的解題規范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總之,試卷講評前,教師應把試題逐一分析,并對試題進行恰當地分類,即課堂上講評、分析的題目必須有所選擇,遵循典型性原則。一是選擇與本單元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教學方法有直接關系的題;二是選擇學生卷面上獨到見解的題;三是選擇出錯較多的題等來進行講評。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舞臺,倡導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要給學生表述思維過程的機會,增加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討論問題的機會,允許學生對試題“評價”。
參考文獻:
高文.教學模式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34-237.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