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們對于職業教育的進一步認識,職業高中的學生有了很大幅度的上漲,所以這也就促進了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的進一步提高。通過對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和探索,找尋出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
關鍵詞:職業高中;數學;生活化教學
職業高中一詞進入我們的視野是在近年,其主要目的是培養既了解基礎的學科知識,同時在專業技能方面也能夠熟練掌握的人才。生活化教學,簡而言之就是通過將數學學科和生活相結合,力求將學科知識合理地運用到生活中,能夠促進數學知識的滲透。
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教師教、學生學,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應該學會把課題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留出大部分時間給學生。本文通過對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實踐和探索,找尋出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一、新課導入中可以創設合適的情境
我們在教學中會不斷地把知識輸送給學生,這就需要用到新課導入。我們傳統的新課導入方式是采用規范的形式進行,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點就是守舊、趣味性低、不足夠引起學生重視,繼而無法引起學生對于數學學科的積極性。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或者杜絕此類現象的出現,作為教師首先應該設置有趣的課堂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很好地運用貫穿到生活中,實現生活化教學。
職業高中人教版基礎板塊第一章第一節“集合”這堂課的教學為例:在進入課堂之前先不要直接切入本課的主題。先說一部分和本課內容相關的一些知識:大家可以看下地圖上的七大洲,它們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很大的集體,也可以稱作是集合(數學術語);我們平常的基礎課程有數學、英語、語文等,它們也形成了一個集合。之后,我轉向學生提問:剛剛列舉的兩個例子涉及的知識點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集合。通過我舉得兩個例子可以得知:幾個指導對象放在一起可以形成集合。那么,大家相互討論,能分析出集合的特點嗎?經過小組討論,學生答:集合中的元素之間是不同的,所以具有互異性;而且它們之間的順序可以是無序,能任意改變,這是無序性;它們是已經被確定的,毫無疑問具有確定性。
所以,通過課前導入的兩個生活中的情境,學生之間積極討論,不但可以產生對數學學習的情趣,同時能夠促進數學知識的鞏固,教學效率很明顯。
二、專業知識與數學教學相融合
職業高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專業水平,數學學科是作為一門工具課來學的。而高中是將數學作為一門主課,在高考中也占據著比較大的比例。所以,職業高中的學生大部分對于數學課沒有興趣,對于數學教師是一個大的考驗。所以,教師應注重職業高中學生的特點和專業方向,指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不能和普通高中采用同樣的方法。只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將數學知識更好地灌輸給學生。
職業高中的數學教育不僅僅是教學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數學這門學科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將數學知識很好地利用到學生的專業中去。數學教學要先從了解學生的專業開始,只有進行專業的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將它們融合起來。當然了,并不能只是教師單方面的導入生活常識或者專業知識,適當的時候還要引導學生來積極參與,讓他們發現數學和專業知識也是息息相關的。當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的時候,學生的積極性被點燃,不僅能夠豐富數學教學,同時也能促進職業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生活化數學實踐課程的開展
在實際的操作中,不僅能提高職業高中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也能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全面發展。職業高中是介于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之間的,那么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區別也就很明顯,真正的教學中也就更比普高側重操作能力。所以,職業高中的教育教學必須采取實踐中學習,學習中加強實踐的方法。理論知識要加強,實踐能力更要不斷加強和提升。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只有對學習數學課程具有學習興趣,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和探討。學習知識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生活,死讀書、讀死書的套路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走到生活中去,將學習的知識貫穿于生活中,這是學習的最高境界,也是對于我們教師的基本要求。
興趣要有,創造力也是決定學生未來職業方向的一個重要因素。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可以促進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職業高中的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將知識與典型事例融合,教給學生正確是思維方法,讓他們自己發現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做到喜歡數學、思考數學。只有這樣做,在快速發展的21世紀才能培養出一批真正的社會型人才。
想要促進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生活化,首先做到的就是讓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做到摒棄教學純理論,高效提升教學新實踐。通過創設情境,新課導入,興趣教學、實踐課堂等方法,能夠更好地促進職業高中數學教學的合理化提升和轉變,把握職業優勢,更好地將數學這門課程融入專業課程。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