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職校生源特點和生源結構,轉化學困生成了班主任的工作重心,從“短板效應”中得到啟示,談談轉化學困生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短板效應;中職生;學困生;轉化措施
木桶理論告訴我們,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長短不一,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這個木桶中最長的木板來決定的,而是由這個木桶中最短的木板決定的。所以它被稱為“短板效應”。由此可見,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短板”的長度決定其整體發展程度。同樣的道理,一個班級的好壞,往往取決于班級里的“短板”學生。因此,關愛、轉化“短板”學生,讓他們都有出彩的機會,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智慧和工作藝術的體現,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以夷制夷,化整為零
開學初,我們在感慨中職生源銳減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了小班化教學的優勢。因為整個班級很快就步入正軌,我甚至暗自慶幸手氣好,遇到了一個好班級,盡管班里一個女生也沒有。可是好景不長,由于職校常年招生的特點,開學近一個月,我班又來了三位本地的男生,第二天就發生了集體逃課的現象。我怒不可遏地撥通了他們的電話,命令式的把他們叫到辦公室,他們的形象更讓我氣急敗壞,染發,穿拖鞋,不佩戴校徽,一言不發。其中一個陳姓學生更是拿眼瞟了我一眼,顯出一副趾高氣揚、目中無人的樣子。我馬上意識到這個小群體是個燙手的山芋。果然不出所料,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曠課成了他們的習慣,遲到、早退更是家常便飯,對他們而言,根本不知道應該值日,更有甚者,還帶壞了原本表現很好的副班長。我決定采取以夷制夷、化整為零的方法。于是我不露聲色先找來為首的陳某,非常鄭重地交給他一個重要的任務:“你有沒有能力管好其他兩位同學,而且不要讓他們知道這是我有意安排?”這位學生非常自信地對我說:“沒問題,老師,他們都聽我的。”我不失時機給予鼓勵,“老師相信你有能力做到,但關鍵要看實際效果”。我又采取同樣方法,私下分別給另兩位同學布置同樣任務,他們都拍著胸脯對我承諾保證完成任務正愁他們不在我面前夸下海口,因為他們都是愛面子的人。于是他們在我設計的“陷阱”下互相較力,極力表現他們的能力,這正是我想看到的。我若無其事觀察他們一段時間,發現他們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前的不良行為幾乎沒有了。我為我的這一招取得的效果感到驕傲。
二、“短板”尋金,人盡其才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學生。”我們不僅要有愛的情感,還要有愛的藝術。一般的老師都喜歡好學生,對學困生缺乏關照,這是一種畸形的愛。其實,學困生才是班主任工作的焦點,我們要學會“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的缺點”。因此,對待學困生要善于從他們身上“尋金”,及時捕捉每一個閃光點,雖然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閃光點,但很有可能通過這個小小的閃光點就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們心里頭的大金磚,使其潛能得到更充分的發揮;然后根據學生的閃光點,努力尋找“突破口”,找到學生所感興趣的方面,在班主任的正確引導下,大膽委以相適應的班干部重任,讓他們抬起頭來做人,樹立“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都是成功者”的信心。
三、營造環境,激勵評價
好學生是表揚出來的。我們要把班會課作為班級德育教育的主陣地。對學困生的每一點的進步,都要如同放大鏡進入我們的瞳孔,并毫不吝嗇地把我們的贊美表達出來,告訴他們這件事做得真好!要善于表揚,讓學生在表揚聲中找到自信,要改變以往非對即錯的程式化的表揚或批評,打破常規的束縛,取而代之的應是充滿熱情的鼓勵性評價。如“有進步,你真棒”,“這個想法很有創意”,“你為班級爭光”,“這期黑板報出得雖然不夠理想,但我相信經過你的努力,下期會更精彩!”這樣會讓學生始終處于積極的亢奮的學習狀態中,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班會課上,還應營造一種溫馨融洽的氣氛,讓后進生有種“家”的感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此,我經常從微信公眾號下載一些美文,與他們共享、共勉。如公眾號“陳安之”:《感恩父母》《你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跟對人,走對路》《處理好與人的關系記住三句話》;公眾號“哲語心言”:《人生別上錯了車》《問佛》《給自己一個快樂的理由》;公眾號“天山百珍”:《逼自己一把,你就優秀了》等等,這不僅有利于創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而且還能讓學生受到美文的熏陶,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四、以“罰”代管,正確引導
可以說,“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我這里所說的“罰”,是動員、鼓勵學困生要么加入學生會,要么加入青年志愿者,要么加入學校文明督導隊,這對他們而言無疑是最大的“懲罰”,因為在參與督促、評比和管理中,他們的不良行為處處受到約束,剛開始肯定有種“作繭自縛”、“自作自受”的感覺。但“正人先正己”,這種“懲罰”,能讓他們思想上產生強烈震動,認識到自己平時行為的后果,特別是在班級量化考評時,他們會對自己平時的不作為而深感自責,從而引發反思,促使其改正錯誤。班主任要不失時機,因勢利導。慢慢地他們就會懂得服務別人,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從而學會遵規守紀,禮貌待人,團結同學,尊敬師長,感恩父母。這種出于對學困生的關懷和愛護,不僅不侮辱學生人格和不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且能達到培養、鍛煉、教育和轉化的目的,“借力使力”的方法,何樂而不為?
五、立志達標,人人出彩
要每想讓每一個中職生都成為好學生是一種奢望,事實上也是不可能的。“好學生”的評選制度只是針對部分學優生,起不到激勵作用。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期除要求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提出“立志達標”制度,做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效果,并在班級設立多個獎項,如管理獎、學習獎、勞動獎、文明獎、創新獎、尊師獎、助人獎、宣傳獎、進步獎、團結獎等。這樣不同類型不同個性特長的學生都有自己各自的奮斗目標,并將這種激勵措施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要求。到了期末總結表彰的時候,班主任要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表現,尤其是學困生,只要有點滴的進步或貢獻,都要毫不吝嗇地頒給他們相應的獎狀,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出彩的機會,獲得成功的喜悅。由于職校生源的特點,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有生以來拿到的第一張獎狀!但愿很多人的這第一張獎狀能夠成為他們今后學習的不竭動力。
轉化學困生不僅需要班主任有足夠的細心、耐心、誠心和愛心,更需要班主任有高明的管理藝術,希望“短板效應”能夠給我們更多的啟示。
參考文獻:
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M].漓江出版社,1993.
編輯 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