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很容易與現實世界達成妥協和諒解,歪曲和不得當地使用一些超然的智慧、利用這種智慧,結果也會讓庸俗社會學盛行起來。
——張煒
學一半,撇一半,未嘗全學,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鄭板橋
因為別人的評價,我們磨掉了多少棱角,丟掉了多少獨一無二的性格,在乎的時間愈久,我們就會分不清生命究竟是活給自己看,還是活給別人看。
——村上春樹
若要有優美的嘴唇,要講親切的話;若要有可愛的眼睛,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若要有苗條的身材,把你的食物分給饑餓的人;若要有美麗的頭發,讓孩子一天撫摸一次;若要有優雅的姿態,走路請記住行人不止你一個。
——奧黛麗·赫本
閱讀能養心,能養生,我還要加上能養顏。一個人讀不讀書,你從他的面容就能看出。一個人美不美不只是外在的東西,他有個氣質,讀不讀書氣質就是不一樣,從表情、神態、風度都會顯示出來的。許多老學者老得非常美,讓你驚嘆人老了還可以這樣光彩照人。
——《孤獨是生命的禮物》
常常聽人說:沒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么呢?是學歷,是經歷,是閱歷,還是……今日看到了一個很靠譜的解釋,說文化可以用四句話表達: 根植于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新浪微博
生活的時光,總會給我們柔軟的心留下傷痕,總會讓我們的眼睛看到黑暗,但它永遠不能剝奪我們的微笑,與我們追尋光明的勇氣。
——桐華《最美的時光》
如果為微小的收獲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種無價值的表現。最渺小的人常關注著成績和榮耀,最偉大的人常沉浸于創造和勞動。
——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