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批美國防長
2014年4月7日,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在其履新后首訪中國。但在訪華前夕,他公開且高調地發表了諸如“歡迎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中國在島嶼問題上的野心同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一樣”“某些國家不能隨意劃分邊界”等對華極不友好的言論,引發中國公眾的不滿。
就在媒體紛紛猜測中國會如何反應時,范長龍的回應來得迅速而直接。4月8日下午,在八一大樓會見哈格爾時,范長龍表情嚴肅、語氣強硬地對他說:“您與
東盟防長的講話和在日本政界的講話,講得挺硬、態度很鮮明,中國人民包括我個人看后十分不滿意……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對南海的主權主張是一貫的、有歷史依據的,菲律賓侵占中國南海島礁,部長先生卻袒護菲律賓,指責中國……中方希望美國站在負責任大國的高度,多做有利于地區穩定和兩國兩軍友好發展的事。”
外交場合這樣直白的發言,及中國軍人的強硬姿態,引起公眾與媒體的極大反響。路透社將哈格爾8日的訪問總結為“美國防長在中國挨了訓”。國內媒體也爭相報道這位“黑臉”批美國防長的中央軍委副主席。
事實上,在事關主權的問題上,范長龍從不吝嗇表明自己的強硬態度。2015年10月27日,美國拉森號軍艦未經中國政府允許,非法進入南沙群島渚碧礁12海里航行,引發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和抗議。此后6天就訪華的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哈里斯被外界揣測是前往北京“滅火”。但哈里斯11月3日在北京大學演講時,絲毫沒有顯示出立場的軟化,聲稱美軍將繼續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行使國際法賦予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南海不是例外。當天下午,范長龍在八一大樓會見哈里斯時,直截了當地表示,美方的行為“對中方的領土主權和島礁安全構成威脅,極易引發誤解誤判和意外事件”,并正面回應稱“中國軍隊將堅決履行職能使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
“軍人的生命不屬于自己”
范長龍的剛柔相濟與他的成長經歷密切相關。40多年的軍旅生涯,鍛造了他強硬的軍人風骨,而多年從事部隊基層政治工作,又培養了他深思熟慮、謹慎穩健的行事作風。
1947年5月,范長龍出生在遼寧省東溝縣大孤山鎮。他幼年就喪失了父母,由哥哥姐姐拉扯長大。貧寒的家境并沒有讓他放棄求學。在孤山讀完了小學、初中后,他考入丹東二中。高中畢業后,他回到孤山成為一名知青。1969年1月,他成為陸軍第十六軍炮兵團新兵連的新兵,從此走上了軍人的道路。
在這群新兵中,22歲的范長龍不僅算“高齡”,還是“高學歷”,被選為新兵連臨時團支部的支部委員。據與其同為新兵連支部委員的趙洪富回憶,團支委會的最后一次議題是關于“珍寶島事件”,范長龍的發言讓他印象深刻。范長龍說:“選擇了軍人這個職業,便注定了你的生命不完全屬于自己,在你填寫了《入
伍登記表》時,就注定了你與你服務的祖國和人民簽訂了協議。”
打破常規當上軍委副主席
離開新兵連后,范長龍被分到一二二炮營三連當炮手,很快當上了班長、入了黨。之后被提拔為指揮排長、連政治指導員,直至副團長。
擔任副團長不到一年,范長龍就率領團尖子隊參加沈陽軍區軍事比武,取得3項第一、總分第二的成績。1979年2月,軍炮兵團奉命執行“南打北防”任務,他以副團長兼參謀長的身份,率3位參謀組成前線指揮部,先期開進。1998年的抗洪搶險和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范長龍也是率部最先進入災區救災的將領之一。
1982年,范長龍升任團長。為了進行訓練改革試點,他到軍營蹲點,一字一句修改營長的匯報稿,逐個鏡頭把關訓練改革的成果錄像。在他擔任團長期間,軍炮兵團進入沈陽軍區和某軍先進團行列,被軍黨委樹為端正黨風的典型。2004年,47歲的范長龍被任命為濟南軍區司令員,繼續推行軍隊改革。濟南軍區成為“全國一盤棋”的改革試點,并進行了大區間的聯合作戰演練實驗。
在中共十七屆七中全會上,時任濟南軍區司令員的范長龍被增補為中央軍委副主席。這一任命打破常規,因為他沒有當軍委委員,就直接從大區司令員當了軍委副主席。有分析稱,這不僅因為范長龍是七大軍區里資格最老的司令員,還因為他有過多種經歷,在解放軍的很多改革創新行動中都做出成績。
(摘自《環球人物》2016年第12期 鄭心儀、王媛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