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后,中紀委“一支筆”習驊曾多次在《人民日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及中紀委網站,發表歷史故事類文章,以輕松筆調通過眾多歷史人物故事,特別是在明清治國、吏治等歷史典故中尋求成敗教訓、總結得失經驗。
2015年2月25日,中紀委網刊發習驊《大清“裸官”慶親王的作風問題》一文。這篇千字短文講述慈禧太后的寵臣、巨貪慶親王奕劻,靠著阿諛逢迎,在皇宮“引進”麻將,然后安排自己的小老婆頻頻輸錢給慈禧,讓老佛爺備感“貼心”;另一方面,他賣官鬻爵致富,積累了巨額家產,并將錢都存入外資銀行,中國民族金融機構里沒有他一厘錢。
習驊在文中寫道:“要是遲生100年,慶親王肯定是個家小在外、見首不見尾的‘裸官’?!蔽恼伦詈筇岢?,“對于身處民族復興大時代的我們,慶親王是一本居安思危的好教材,是我們應該照一照的鏡子?!?/p>
(摘自《新京報》2016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