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書記
先進模范不能忘記,牛玉儒同志是新時期廣大黨員干部的楷模。我們黨之所以贏得人民擁護,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牛玉儒這樣的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要學習先進典型,學習身邊榜樣。
———2014年1月27日習近平在看望牛玉儒家屬時表示
忙“非典”瘦了3公斤
牛玉儒,1952年生,內蒙古通遼人。2003年4月10日,牛玉儒被任命為呼市(即呼和浩特市,又稱“青城”)市委書記。到他去世,牛玉儒在呼市工作僅僅493天。但呼市的干部群眾,卻有一個共同感覺:這個書記與眾不同!
青城人從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認識了這位新任市委書記。牛玉儒上任第三天,“非典”疫情迎面而來!疫情兇猛,“封城”傳言四起。老百姓的心,一下子揪緊了,生活必需品被搶購一空。不法商販趁機哄抬物價,一斤蘿卜竟賣到了8塊錢!
就在這時,牛玉儒來到了百姓中間。他到的都是最危險的地方:“非典”醫院、疫情社區、垃圾清理場……新書記連口罩都沒戴,就和身穿防護服“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一一握手、親切問候,現場解決劃定病區、后勤保障等問題。
“人家書記都不怕,咱怕啥?”看到牛玉儒,人們懸著的心,很快落了下來。牛玉儒及時指揮調度,由政府撥款調運物資穩定市場,一場風波消弭于無形。
40多天里,牛玉儒的足跡走遍了市4區的大部分社區街巷;40多天里,牛玉儒辦公室的燈光幾乎沒熄過,每天開會到深夜。散會后,牛玉儒親自從網上下載北京、廣東等地抗擊“非典”的經驗和做法,分類整理,轉發各部門。其他同志早上一到辦公室,就會發現牛玉儒批的文件和資料早已擺上案頭,而此時牛玉儒早已到基層為居民、群眾解決急需的問題去了……兩個月艱苦卓絕的攻堅戰結束了。已40多天沒回過家的牛玉儒,拖著疲憊的腳步踏進家門,整整瘦了3公斤!
牛玉儒出門時愛“打的”,不少“的哥”不經意間就成了書記的“高參”?!暗母纭睏顦淞志驮谝粋€周日上午拉過牛書記,向他抱怨為找廁所,得繞行好遠才能找到,道路擁堵也影響出租車生意。此后不到一年,呼市街頭一下子冒出了許多現代、新穎的公廁。原來擁堵的馬路,幾個月內就拓寬了。路暢了,出租車生意就好?!暗母纭背闪伺S袢宓蔫F桿“追星族”,提起他就贊不絕口。
大街美了,牛玉儒還要看小巷:“光大街美不行,老百姓可生活在小巷里?。 彼l現很多學生下晚自習后,在漆黑的小巷里行走。他摸了摸底兒,這樣的“黑巷”有47條,隨后就一一點名讓城建部門裝上路燈?!昂谙铩币黄饷鳎习傩盏男母峭噶?。
要謀著做大事
牛玉儒常說:“不要謀著做大官,要謀著做大事,要做人民拍手稱快的好事、實事。生命一分鐘,敬業六十秒!”
1996年到2001年,牛玉儒在包頭當了4年多市長。經歷了大地震的包頭,百廢待興。在市委領導下,牛玉儒接連干了幾件大事: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實現稀土高科、北方重汽等企業股票上市;抓住震后重建機遇,引入資金進行高水準的城市規劃和建設,使包頭成為聞名全國的西部“明珠”,獲得聯合國“人居獎”。
2001年到2003年,牛玉儒到自治區任副主席,分管外貿。經過認真調研,他反復算“積極進取”的賬,硬把外經貿口引資、進出口貿易等任務指標,定得比原來的翻了一番。自治區領導不信:如果目標實現了,自治區財政拿200萬元獎你們!結果,獎金真被牛玉儒他們拿到了!
到呼市擔任市委書記,牛玉儒接到的是一個“燙手”的新職位。從自治區副職變為一個地區的主官,級別沒變,責任卻加重了,有點私心、沒點膽量的人,不會接這副重擔。
自治區黨委領導找他談,牛玉儒二話沒說,第二天上午就走馬上任。領導很欣慰:沒看錯人!向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市經濟要在全區做“老大”,在西部12個省會、首府城市中一爭高低!
當“老大”,談何容易!可牛玉儒好像還嫌壓力不夠,又提出“三個翻番、一個第一”的目標:到2007年,全市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要在2003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即年均增長都要達到18%以上!全市綜合經濟實力和人均收入水平,要位居全國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首府城市第一!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04年上半年,呼和浩特引進區外項目和資金已連續3個月在自治區排名第一。牛玉儒提出的“翻三番”的目標,也有望提前實現。

保持著貧民本色
無論官位多高,權力多大,牛玉儒與老百姓總有著一種割舍不斷的深情。
2003年春節前夕,牛玉儒踏雪走訪貧困戶。行前,牛玉儒交代:“一定要找個最困難的,要雪中送炭!”
殘疾人孫震世喪失了勞動能力,為供養上大學的養女,欠下了2萬多元債。牛玉儒進門后,關切地問老人:“年貨辦了沒有?”老人以為領導只是問問,就簡單地回答:“有啦,街道都送來了?!迸S袢宀环判?,親手上前打開屋內唯一一個柜子———里面只有一袋面。他一陣心酸:“這哪行?過年不能光有一點糧啊!”他把民政部門的救濟款交給老人,又把自己口袋里的錢全掏了出來,對大家說:“我們捐點錢,讓老人先把年過了,再想辦法讓孩子把書念好!”
快離開時,他拉著老人的手說:“我們大家都幫你,孩子就能上好學了。我叫牛玉儒,我也算一個?!崩先烁袆拥卣f:“我知道你,我在半導體(收音機)里聽到過?!迸S袢逡汇?,馬上問道:“怎么是半導體?沒有電視嗎?”他問民政部門的同志:“這樣沒有電視的貧困戶有多少?趕快想辦法,一定要讓他們在年三十晚看上春節聯歡晚會!”老人一時不知說什么才好……
這一年,呼市沒電視的500戶貧困群眾,第一次過了一個“有聲有色”的春節。
多少年來,牛玉儒為與他素不相識的老百姓辦過無數實事、好事,可在親戚中他卻“六親不認”。牛玉儒的5個兄妹,至今全是普通百姓,他二叔家的孩子也大多在家務農。
二哥的孩子想找份工作,有人說:“你叔叔在自治區當領導,讓他說句話不就行了?”二嫂千里迢迢找來。牛玉儒把二嫂接到家,熱情款待。但一聽這事,一口回絕:“這樣的事不要找我!”二嫂當時就哭了。事情最終還是沒辦成。最后,孩子靠自己努力,進了一家企業工作。牛玉儒得知后非常高興。不少老家的親戚朋友聽說牛玉儒當大官了,去找他辦事,他總是婉言拒絕,然后讓妻子好好招待,領他們上街逛逛,帶上路費,送他們上車。
一些人說他“六親不認”,但身為老黨員的父親理解他。聽說牛玉儒果斷拒絕了親人們的相求,老人卻感到欣慰。他在電話中勸道:“玉儒,親戚越罵你,老百姓就會越信任你,親戚以后會理解的……”
生命最后一刻還記掛著老百姓
2004年4月,一直用止痛片對付“胃痛”的牛玉儒,被檢查出是“結腸癌肝轉移”。醫生和自治區領導要求他立即到北京作進一步確診,可牛玉儒硬是堅持等呼市“兩會”圓滿結束,才從人大閉幕會場出來趕往機場。
可是都病到這份兒上了,他還在與大夫交涉:要盡量在“五一”長假期間把手術做完,爭取3天下地,7天拆線,10天出院回家工作!他還安慰妻子:“我沒事,怎么也能再活個3到5年。我對呼市老百姓的承諾還沒兌現,要干的事兒還多著呢……”他對前來看望他的自治區領導說:“過去戰爭年代不少人二十幾歲就犧牲了,我已經夠本了!”
住院期間,牛玉儒3次回到呼市,每次都是在化療后的五六天,身體剛剛恢復。牛玉儒惦念著道路綠化、公園改造有多大進展,更想早點了解讓他日夜牽掛的工業園區項目的落實情況。盡管在醫院他每天都打電話詢問,可他還是想親眼看一看!
7月16日,呼市市委九屆六次會議召開。為牛玉儒的身體考慮,市委把他的講稿壓縮在40分鐘以內。然而,牛玉儒在會上激情澎湃,脫開講稿,講體會、談思路、說構想。知道內情的人不停看表,10分鐘,又10分鐘,分針、時針轉了一圈又一圈……他整整講了兩小時十分鐘!
8月9日,醫院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牛玉儒陷入深度昏迷。12日早上,妻子腦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她偎在丈夫耳邊輕輕地喊:“玉儒,玉儒,8點半了,要開會了?!迸S袢寰拐娴膭恿?。他最后一次努力地睜開了雙眼,凝視良久……
8月14日晚,一直關注老百姓的牛玉儒,悄悄地走了。
(摘自《人民日報》崔士鑫、盛若蔚、吳坤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