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中共九大之后,中蘇關系緊張。是年9月,全軍召開戰備會議,傳達毛澤東關于“軍隊不要松懈”的指示,以防止敵人突然襲擊。10月,根據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統一部署,在北京的一些黨和國家領導人、高級干部被“戰備疏散”到外地。
葉劍英雖事先已判斷中蘇發生大戰可能性不大,“戰備疏散”是林彪集團把他們趕出北京,實行隔離監視、分而治之的陰謀,但也只能服從部署。
10月20日,葉劍英乘坐一架蘇制“伊爾- 14”飛機離開北京。出發前,周恩來曾親自向湖南省領導人打電話說明:葉帥到湖南要搞些調查研究,要盡量照顧好他的生活。然而,林彪集團卻通過部隊系統交代:對葉帥要保持距離。因此,在湖南期間,葉劍英備受冷遇。
體弱多病的他,依然心系黨的前途、國家的命運和百姓的疾苦。同時也掛念著受自己連累的幾個子女,尤其是二兒子葉選寧。
葉選寧在下放天津某農場改造時,右臂被卷進機器,受了重傷,并一直沒有脫離危險。葉劍英想了解兒子的病情,但他的住處只有一部老掉牙的手搖電話機,好不容易接通了電話,卻又因電話線路不好,雜音干擾很大,根本聽不清聲音。葉劍英在電話里請求湘潭軍分區總機的接線員幫忙想想辦法,減輕些干擾,但遭到了那個接線員的粗暴呵斥,直到最后,他始終沒能與家人說上一句話。在一旁的警衛員胡家虎看見葉劍英的手在抖,眼睛里含著淚,臉上的神情焦急卻又無可奈何。打電話不方便,葉劍英只好選擇用書信與子女聯系。
葉劍英在給葉選寧夫婦的信中寫道:
馨兒(葉選寧)、鈴戈(葉選寧的夫人錢鈴戈):
對于你的傷情,爸一直在惦念,不知結果如何?爸的想法:如果腦、手不能兩全,還是保護腦。大丈夫一舌尚存,還可以鬧革命,何況全部身心都健全,只差一只手,決不氣餒。……
爸也想到上海,不知你何時動手術?也不知“人大”何日開?北京有些同志又勸我相信醫生,不一定要去。總之正在考慮中。望與陳中偉醫生商量一下,大概何時手術?給一個大概的時間,以便進一步肯定。目前養傷期間,千萬注意飲食起居!
爸
葉選寧當時尚未脫離危險,因當地醫療條件差,他被轉送大醫院搶救,后來決定到上海第六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
葉劍英又寫了一封信:
馨兒、鈴戈:
會診結果,結論要手術,經肌電圖證明了。認識了必然,就產生自由。爸同意手術。葉大夫提出,手術前,先做技術上的準備,這一關鍵,特別重要。要研究好:如果在神經根部受傷,如何接法,會不會傷腦神經。萬分之一接不上,右手如何處理,讓它麻木地存在?還是要截除?五根神經如果接上一根的話,整個手膀會不會萎縮?可以這樣保持下去嗎?如果接上一根還不夠,那么接上幾根———一根、二根、三根,就可以活動?
醫生們“救死扶傷”,救人如救己,熱忱可感!但手術前要把各種問題都想到,問明。六月天熱,本來不大適合,不過久了又恐神經萎縮,以致手術增加困難。所以時間的決定,也要斟酌。當然最后還是聽醫生的。機關只奉行政手續罷了。
……
馨兒手術,爸應去滬參加會診。“老大夫”(指葉劍英自己)也許有些外行人的建議,會是合理的。萬一來不成,請馨兒原諒這個“逆流”的老爸爸吧!
在上海缺些什么?還有錢嗎?馨兒手面寬,現在要“細水長流”。沒錢用,望來信寄去。就寫到此。祝勝利地康復!
爸
和第一封信一樣,葉劍英在信中對兒子倍加關注,感情真摯,自然而然地流露了一個革命家的親子情懷。葉劍英當時的這些苦衷,從他的家書中可見一斑。葉選寧的右臂最終還是沒有保住。失去右臂后,他用左手苦練書法,練出了一手遒勁有力的好字。
(摘自《世紀風采》,王木/文)